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治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在震惊足坛的“1比7”惨案中扮演了悲情主角,巴西队急需为“五星桑巴”正名。是一蹶不振难以自拔,还是挥别悲伤______,巴西队明日一役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

    ②湖人队今年的竞争对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获得常规赛冠军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______,欲重温冠军旧梦。上赛季在西部决赛中惜败于湖人队的国王队把复仇作为他们今年的头号目标。

    ③20世纪50年代,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两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______。

    A. 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B.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C. 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

    D.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复燃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口语遭遇此祸   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B.某所,母立于兹   且举世而非之不加沮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D.且夫水积也不厚   安能以身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

    材料一:

    湖北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武汉联合发布《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7)。报告显示,我国阅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纸质阅读。从文化消费者市场角度看,2015年我国阅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首次明显超过纸质阅读方式。2016年6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人,网络视频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72.4%,其中手机端用户占85.6%。文化生产市场正在大规模向网络迁徙。2015年,我国公共文化设施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图书的增长速度高达63.9%;国内网剧真正进入“超级元年”,网络自制剧呈爆发式增长,国内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网剧近20部;微信公众号的数量依然在增加,调查显示微信阅读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电子阅读方式,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选择用微信来吸收文化知识。

      (摘编自雷宇、唐婉婷《数字化阅读首次超过纸质阅读》)

    材料二:

      (摘自《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701亿,较2015年的624亿同比增长12.30%,延续了2015年的增长势头。“纸质书阅读率的回暖,实际上跟近来国内倡导走进书店、阅读实体书的理念有一定关系。”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指出,长久以来,一些读者对“数字阅读”以及“纸质书阅读”的认识可能有一点误区,“二者不是相对立的、冲突的。恰恰相反,根据我们最新统计数据,北京市纸质书人均阅读量是增长了的”。

    数字阅读既有优势也有弊端,而传统的纸质书阅读一般都是深度阅读,其增加内涵、塑造良好价值观等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家也都能认识得到,“数字阅读与纸质书阅读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此消彼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仍将会并存。倡导阅读纸质书,绝不只是因为情怀。

      (摘编自上官云《数字阅读率攀升的当下,纸质书回暖只是因为情怀吗?》)

    材料四:

    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北京市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了纸质书阅读率。早前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也显示,2016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连续8年上升。但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其中纸质书为4.65本,高于电子书,51.6%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数据印证了纸质书阅读的逐渐回暖,这当然令人欣慰。事实上,尽管数字阅读势头迅猛,但现实中,喜欢“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朋友圈中也常有人晒自己正在阅读的书。至于各地为推动全民阅读而举办的各种书市、读书会、朗诵活动等,更是成为常态景观。这也表明,阅读其实是人的一种天性。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裕,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精神价值的诉求。纸质书一直都在那里,阅读数据可能有波动,但它一直都很暖。

    从接受的层面看,纸质阅读的“仪式感”无可替代。不仅书籍本身从装帧到排版、插图等都带给人愉悦感,而且阅读活动本身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着内在默契,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已经与书籍一样,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精神体验。不要以为这样的体验无足轻重,也不要以为这可以被随意置换,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积淀于人的意识深处。

    (摘编自胡印斌《纸质书一直都很“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未来世界里,数字阅读将会逐渐取代纸质书阅读,其中微信阅读将会成为最受公众欢迎的阅读方式。

    B. 材料二显示,2008年至2016年全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八年呈上升趋势,其中2012年至2013年上升幅度最大,2008年至2009年则几乎未上升。

    C. 纸质书阅读回暖会带来电子书阅读人数的上升,电子书阅读人数增加也会带来纸质书阅读人数的增加,这二者是共赢共损的关系。

    D. 数字阅读和纸质书阅读各有利弊,二者间会存有较量,读者也会择其一种或两种阅读;对纸质书阅读回暖现象,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乐观。

    E. 以上四则材料都用列举数据的方法来说明纸质书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发展情况,其中材料一和材料三呈现出了纸质书阅读回暖的现象。

    3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纸质书阅读呈现回暖现象”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连用两个问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为了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先后用了芥草和水杯做了实验,强调了舟的浮动对水深度的依赖性。

    (3)庄子的《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大鹏要想顺利“南飞”,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先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并且前方没有什么阻挡了,可见大鹏是“有所待”并不“逍遥”的。

  • 6、(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3)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 ,水波不兴。

    (5)观水有术,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7)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才不至于功败垂成。正如《老子》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默写。

    (1)《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力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喻人生是天地间的过客,光阴易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4)《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无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已经准备好武器,要一起战斗的高昂激情。

    (8)《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下列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 “云树绕堤沙”一句,写入云的高树环绕着钱塘江堤的沙路,写的是江边之景。词人要我们将注意力转向从城市东南流过的钱塘江。

    D. “怒涛卷霜雪”一句,写奔腾的江涛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是水上。“天堑无涯”一句,则补足钱塘江的雄伟、广阔和险要。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有名于时。金末,潞州乱,宋将彭义斌守太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贞率众归东平行台严实,实素闻其名,用为详议官,兼提举学校。先是,实每令人请事于朝,托近侍奏决,不经中书,因与丞相耶律楚材有违言。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太宗四年,实戍黄陵,金人悉力来攻。与战不利,敌劳颇张,曹、濮以南皆震。有自敌中逃归者,言金兵且大至,人情汹惧。子贞请于实,斩扬言者首以令诸城,境内乃安。汴梁既下,饥民北徙,饿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见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岁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贞至濮州,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而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入觐,拜右三部尚书。时新立省部,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李璮叛,据济南,诏子贞参议军前行中书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合,遂擒璮。又请建国学教胄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有旨命中书次第施行之。帝颇悔用子贞晚。三年十一月,恳辞,乃得请。特敕中书,凡有大事,即其家访问。子贞私居,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卒年八十一。

    选自《元史•宋子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

    B.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

    C.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

    D.子贞至/劝实致礼丞相/通殷勤/凡奏请/必先咨禀/丞相喜/自是交欢无间/实因此益委信子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不能用于女子。

    B.礼部,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C.提举,有提拔、荐举等含义,又可为官名,即某事或某地“主管”,文中为官名。

    D.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不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子贞才华卓著,且为官有道。他悟性极高,擅长词赋,并且在做僚属时规劝长官合理处理好与同僚关系,并赢得信任。

    B.宋子贞保全饥民,施行仁义。对饥民向北迁移,饿死的人充满道路,子贞多方救济,使保全活下来的人有万余,建议对投降者从宽处理以彰显仁德。

    C.宋子贞精通典章,也重视教育。在省部初建的时候裁决制定制度,后又奏请建立学校来教育贵族子弟,令州郡提学授课并测试学生。

    D.宋子贞洞察形势,有军事才能。在征讨李璮叛乱时,他单独出行观察形势,进言的建议和宰相的想法不谋而合,最终擒获李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尔。

    (2)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

    【5】东平地区的人才多于别镇的原因有哪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 3000 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 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 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