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充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长;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③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________,无虞缺乏矣。

    ④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

    A.消失 衰落 旁征博引 情谊

    B.消逝 衰落 旁稽博采 情意

    C.消逝 衰弱 旁征博引 情意

    D.消失 衰弱 旁稽博采 情谊

  •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成为促进今年经济增长的最强支撑。

    B.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C. 今年,全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房价依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D. 2020年,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其考量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四大类30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老八样

    薛舒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厌倦了在家里过除夕。这是一年中最繁忙、最嘈杂的一天,她总是借故赶稿子而躲避着厨房。她身上穿着父亲的大棉袄,脚上拖着母亲的老棉鞋,像一只慵懒的家猫一样身陷沙发的怀抱。她的面前,小小的折叠桌上立着超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开着一页空白的文档,上面还没有留下只字片言。

    空调嗡嗡驱赶着寒冷,玻璃窗阻隔了正逐渐入侵的暮色,遥远的爆竹声渐次密集起来,“××酒”金红闪光的广告在央视春晚开始前试图夺人眼目。人们让喧闹留有余地,是对零点以后新年的莅临表示更为热烈的欢迎。一切都在拥挤着来临,旧年只剩下最后一日,“旧”,“一”和“日”的左右结构,将成为一段打上句号的往昔。

    母亲往花瓶里插入一束银柳,然后抓起一块抹布擦着早已亮闪闪的电视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冲好抽水马桶,在零点之前洗完脏衣服……大年初一,不可以做一切与“扫除”有关的事。

    父亲正在准备年夜饭,忙碌的身影不时从厨房进入客厅,又从客厅进入厨房。进出间,熏鱼和酱鸭的香味飘逸而来,油锅正发出“哔哔啵啵”和“哩哩啦啦”的欢快的哼唱。老八样,还是老八样,他三十年如一日地为除夕的餐桌奉上最古老的八道菜。她给他买过一本《时尚家庭菜谱》,他只粗略地翻了一遍彩页,并且对华而不实的菜式嗤之以鼻。他排斥“时尚”或者“流行”这样的字眼,他认为那是“浮躁”和“骗术”的代名词。他并未意识到他的过时,一如既往地操作着古老的年夜饭,并且永远保持着三十年前的热情。他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一大碗一大碗的菜肴,脸上流溢着满足的表情。他好像从不知道,她早就吃腻了老八样。整个春节期间,他把那八道菜端出端进,从除夕一直端到正月十五。

    这是她记忆中千篇一律的春节,她过够了。于是今年,她准备出逃,自然是有人领着她逃。她只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有一双大手牵着她的小手,长了翅膀一样,远走高飞了。去海南的机票竟不打折,原来那么多人和她一样,厌烦了在家里过年。满员的经济舱里空气浑浊,却浑浊得让她心安理得。深冬的海南没有一丝深冬的气象,绿意葱茏的热带植物染绿了她的眼睛,碧蓝的大海边,暖风飞扬起她单薄的衣衫,赤裸的脚趾里灌满了温暖的细沙……没有人忙于过年,没有人惦记着插银柳、大扫除、做年夜饭、放鞭炮,没有人记得,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个日子叫除夕。直到午夜,手机忽然发出一声布谷鸟的呼唤,是短信。白天的疯玩让她疲惫不堪,她打开昏昏欲睡的眼皮看短信:阿囡,新年到啦,爸爸妈妈祝你快乐,进步!

    新年到了吗?她以为她在梦中,梦中的新年为何是一盏昏暗寂寞的床头灯?怎么是一床除了白色还是白色的被褥枕头?怎么是一个没有飘逸出熏鱼酱鸭香味的标准间?她终于清醒地意识到,她逃离到了一个不需要过除夕的地方,可新年还是马不停蹄地来临了。

    她推了推熟睡的人:新年好!

    熟睡的人发出梦中的呢喃:好!……继续熟睡。

    内的生物钟醒了,她终于惦念起了某些食物,那些应该出现在除夕餐桌上的三十年不变的食物。她便问熟睡的人:现在,你最想吃什么?

    熟睡的人没有回答她,她便自问自答:第一想吃八宝饭,第二想吃白斩鸡,第三油爆虾,第四咸肉炖笋干,第五熏鱼,第六酱鸭,第七扣三丝……她掰着手指头数了一遍,才七个,还有一个,对了,还有一个,肉圆蛋饺三鲜锅。

    她简直胃口大开,她几乎要吃成一个大胖子了,她第一次用想象和回忆,品尝出了老八样的美味。美味的老八样,让她忽然有些想念她厌倦了的家。

    她忍不住又推了推依然熟睡的他:明天,我们还是回上海吧,我想吃我爸做的老八样。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她”由吃腻了老八样到想吃老八样的转变,情节一波三折,意蕴丰富。

    B. 母亲在除夕这天进行大扫除,不停唠叨着“要在零点之前扔掉垃圾,在零点之前……”,这表现了母亲的封建迷信思想。

    C. 父亲每年除夕都做老八样,女儿给他买了一本《时尚家庭菜谱》,他却对书上的菜式嗤之以鼻,他觉得自己做的老八样是世上最美味的菜肴。

    D. 第四段中提到父亲的老八样而不具体点明,吊读者胃口;倒数第三段通过“她”的口一一道出八样菜的名称,前后呼应。

    E.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同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的灵活运用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2小说中的“她”厌倦在家过除夕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这篇小说在线索安排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4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亲情,有人说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新旧两种文化的碰撞,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谈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情景默写。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二十四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比喻急躁冒进反而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3)《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明个体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与自然的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将进酒》中,批判统治阶级埋没人才,表现诗人不再抱有幻想,转而逃于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不宜异同。”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衬托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的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了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词人和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

    (2)《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名句名篇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

    (3)生命,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则是代代相传,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一哲理。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处理好公和私、是和非的关系。这与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

    (3)玉,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美感。古人常以“玉”命名,如贾宝玉、林黛玉,“玉”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3)庄周《逍遥游》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大鹏鸟的背和翅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文后各题。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江西萍乡东部。②缫,煮茧抽丝。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裴庄,字端己,阆州阆中人。以明经登第。归宋,历虹县尉、高陵主簿,本府召权司理掾。转运使雷德骧以威望自任,尝巡按至境,官属皆出迎候。庄独视事本局,徐谒道周,德骧称其有守。徙权忻州录事参军。先是,并州彳侍积军储,条制甚峻,掌出纳者常十余人,庄代之,独任其事。擢授绛州防御推官。

    雍熙三年,通判忻州,未上道,会魏咸信出镇澶州,改命通判。未逾年,咸信表其能,迁太子中允。端拱初,契丹掠赵、深,边将无功,庄上书以为“周世宗诛樊爱能、何徽二将,遂取淮南,克巴蜀。愿陛下申明纪律,无使玩寇” 。会诏建方田,庄复上言:“大役兵师,虑生事于边鄙。”上善之。

    淳化五年,李顺乱蜀,命与雷有终并兼峡路随军转运、同知兵马事。或言庄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许以便宜。事平,转工部员外郎,特召问讨贼方略。

    至道二年,遣将五路出讨李继迁,庄阴料师出无功,因请加恩继迁,俟其倔强拒命,俘擒未晚。既而诸将果败绩。真宗即位,迁度支,充河东转运使。上章言:“庆、邠、延州、通远军,咸处边要,请武干如姚内斌、董遵诲者任之。”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大中祥符初,东封,改鸿胪少卿,入判登闻鼓院。六年,出知襄州。明年,车驾幸南京,庄以逮事太宗恩例,授太府卿,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天禧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 裴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B. 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C. 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D. 又言田绍斌/尝被疑韩崇业/本秦王婿程德玄/始事晋/邸初甚亲近/后疏远外迁/皆怀怨/望不宜委以戎/寄未几/移知苏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车架可泛指马驾的车,也可专指帝王所乘坐的车,还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B. 封指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而东封指古代帝王在京城东郊住坛祭天。

    C. 太子又称王储、皇储、储君,是对古代王朝中王位或者皇位继承人的称谓。

    D. 明经是古代选举官员的一个科目,因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命名“明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庄奉旨讨贼,不辱使命。皇帝信任裴庄,派裴庄与雷有终一起带兵征讨叛乱者李顺,叛乱平定后,皇帝向裴庄询问讨伐敌人的谋略。

    B. 裴庄心忧国事,敢于直谏。边疆抵御契丹没能建功,裴庄希望皇帝对他们申明纪律;建设方田时,裴庄提醒皇帝不要大规模动用军队。

    C. 裴庄才能卓越,受到提拔。他独自承担十多位出纳人员的工作,被提升为绛州防御推官;魏咸信欣赏他的才能,推荐他做太子中允。

    D. 裴庄忠于职守,不喜逢迎。转运使雷德骧到所辖境内巡查,裴庄在官署处理政事之后才前往谒见,雷德骧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言庄本蜀人,不宜此任,上益倚信之,许以便宜。

    (2)阴料师出无功,因请加恩继迁,俟其倔强拒命,则按甲塞外,俘擒未晚。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他曾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