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常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三江而带五湖。 B.来于秦。

    C.雄州列,俊采星驰。 D.千乘万骑西南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类媒体,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法很多,呼吁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的声音不绝如缕

    B. 在中科院化学所前期研制技术的支持下,圣泉集团的研发、生产人员殚精竭虑,攻克了工程化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许多难题,保证了“神八”的顺利返回。

    C. 今年,咸阳市旅游业已从单一接待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经营型转变,乡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该市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D. 几年间,从论坛、博客到微博,这种“自媒体”从无到有,风生水起,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每个人都有了“麦克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借给你的温暖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在塑造王老汉和吴亚龙时,都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

    C.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

    D.小说的结尾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吴亚龙“诚信”的形象更为突出。

    2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

    3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述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后用武力和刑罚征服天下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不可玩物丧志。

    (3)在唐宋诗词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屈原《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广阔而雄浑的秋景图,从而渲染意境氛围,并开创“悲秋”情结。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诸葛亮功业未就而身死,让英雄人物悲痛不已。

    (3)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草色青青,鸟鸣动听,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

    (4)陆游在《书愤》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年华逝去,空自期许却无法施展抱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早年充满豪情壮志,不知世事艰难。

     

  •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3)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6)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7)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8)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当年的风流余韵已经被岁月洗涤净尽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与“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表意相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年少有为,英姿勃发,苏轼曾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赞扬他于谈笑之间让曹操的军队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宠辱不惊的心态。

    (2)《逍遥游》用对比手法说明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寿命赶不上大的寿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想孤独之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水永恒的哲理。

    (2)《将进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首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出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日:“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祜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有删改)

    【注】①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B.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C.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D.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2】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学,文中指外出游历求学,其中“游”与“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游”同义。

    B.比冠,其中“冠”指刚成年。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文中指做官的人。

    D.膳进,“膳”是饭食的意思。在古代皇帝用餐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少有才学,得到赏识。在母亲程氏的教育和勉励下,苏轼年轻时就精通经典和史籍,后来范仲淹听说后主动约见他,对他的才学很是赞赏。

    B.苏轼当政期间,身先士卒。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遭遇洪灾曹村决口,他身先士卒,发动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C.苏轼路过金陵,关心国事。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尽管王安石的态度不是太积极,但表现了苏轼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D.苏轼空有才华,终不得用。苏轼的治政策略很得仁宗赏识,他的文章也得到宋神宗夸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透过白皮书中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可以感受到中国青年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青年的你,对“双向奔赴”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