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方都市报记者吴斌就国家去年追回7.3亿元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扶贫资金提问,成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第三个获得提问机会的记者。
B.随着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交汇,南方雨势将增强,广西、广东等地明日或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甚至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C.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着力演绎“幸福中国”的主题。与往届春晚相比,节目更加精准,主题更加集中,铺陈更加合理,现场观众的反响更加热情。
D.中国是盛产美食的国度,在全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吃得清新脱俗,有趣,甚至健康。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B.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橹:使船前进的工具。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D.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B. 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 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 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B.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D. 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 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C. 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 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___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2)月亮是客观事物,但在诗人的笔下,月亮也带有主观感情。诗人张若虚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孤单之情油然而生,因此他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的月亮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一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3)“征夫”“思妇”与战争的苦难密切相关,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借代和比喻描绘了这种苦难。
(4)陆游《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的《过秦论》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多用对比,如陈涉与山东之国的对比就涉及地位、武器、人员和谋略,其中表现人员状况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感叹诸葛亮出师雄文,既流露出了“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郁愤之情,也表达了“报国欲死无战场”的不甘之意。
(3)大漠深秋,钲鼓声声,旌旗逶迤,血刃翻飞……高适《燕歌行》中就写了这样一场边关战事,其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军事文书飞速传递、外敌进犯的危急局势。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滕王阁序》中,描绘了一幅晚霞秋水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2)子曰:“_____________,非道弘人。”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4)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______________,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8)_________________,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9)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1)王勃 《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4) 《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宋荣子豁达面对社会中的赞誉和责难。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百里者半九十”,人们做事常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所以老子告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
雍陶
古县萧条秋景晚,昔年陶令亦如君。
头巾漉酒临黄菊,手板支颐向白云。
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相思不恨书来少,佳句多从阙下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写景起笔,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为后几联抒发情感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借用典故,塑造了殷尧藩率真洒脱和闲散自适的形象,也隐含了诗人自己的不平之意。
C.颈联用“骥”和“鸡”来喻指殷尧藩,表达了对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愤懑。
D.诗人思念殷尧藩却并不遗憾他来信少,这看似违反常情的一笔实则更具艺术张力。
【2】诗歌尾句“佳句多从阙下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请具体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①赵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②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朝毵sān:地名),杀北地都尉昂。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③,曰阃④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
注:①大父:祖父。②搏髀:拍着大腿。③推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④阃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⑤莫府:将帅出征时设在野外的营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B.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C.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D.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食,官名、官署名,掌供奉皇帝膳食。秦官有尚食,为“六尚”之一。汉初沿置。东汉后,其职并入太官署。北魏于门下省设尚食局,为掌管皇帝膳食的官署。
B.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C.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天之骄子”。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D. 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司马迁《史记》索隐:“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郡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B. 文帝发怒是因为冯唐在众人面前说他即使有李牧这样的贤才也不会任用,使他难堪。
C. 冯唐在仕途上一直很坎坷,景帝让他做楚相,不久又免了他的职.武帝求贤时,他已老了。
D. 冯唐认为士兵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执法吏却徇情枉法。他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
(2)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两条视频流传于网络。
视频一:
吉林长春一男孩被选为班干部后在班级里分享心得,一开始略显拘束,双手不停搓着衣角,脸上洋溢着喜悦。在随后的分享中,男孩显得非常紧张,多次看向老师:“我也不知道说啥好,就俩字,‘高兴’!”“小学以后,啥班级干部,老师同学们都不选我,这次投票大家都选我,我很开心……”说着,男孩激动落泪,随后,老师说:“最近我觉得他的表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一起给他鼓掌,鼓励一下。”
视频二:
陕西安康旬阳市赵湾镇塘兴滑坡点,年轻交警张少东蹲坐路边,将一位满身泥浆颤抖不止的女子轻拥入怀,暖心安抚。帅气的脸庞、温柔的双手、警惕的眼神,张少东瞬间圈粉无数。对于自己的突然走红,张少东表示有点意想不到:“我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被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还得到了那么多点赞,这件事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工作赋予我的责任,感谢网友们对我的支持。”
读了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