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的农民选手朱之文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的歌唱事业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②当今艺坛瓦釜雷鸣、目迷五色,急功近利、哗众取宠者比比皆是,而坚守自己的风格、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者尤为稀少。
③如今餐饮行业发展越来越好,广大群众最爱的“川味麻辣烫”在众多加盟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广大群众陈陈相因的美食。
④烂诗可以不读,俗曲可以充耳不闻,豆腐渣建筑却逼着你天天直视,事实上,一个不负责任的建筑师比一个没有天分的诗人罪孽更重。
⑤只要我们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⑥太湖石是古代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自然形成的观赏石,“瘦、皱、漏、透”是其主要特征,颇有玲珑剔透之姿。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⑤⑥
2、在下面一段话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 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连日来,如此 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 。
A.恶贯满盈 虚张声势 弹冠相庆
B.危言危行 大张旗鼓 弹冠相庆
C.危言危行 虚张声势 拍手称快
D.恶贯满盈 大张旗鼓 拍手称快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城市研究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提到:“我国目前存在两种城镇化率,一种是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另一种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城镇化率的概念对于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城镇化率的概念在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他说,我国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会导致行政区划调整时一次性提高了城镇化率。但有些地方,虽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却由于行政区划的因素没有被统计成为城镇化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率真实性;其次,城镇化正在以多途径方式进行,并且存在着大量市民融入到城市中,却并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而城镇化指标对这些情况的反应并不敏感。
(摘自《人民政协报》2017年1月12日李荣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
材料二:
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来看,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39.9%。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2016全国人口城镇化大数据分析:去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9.9%》)
材料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亿。“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从城市规模看,我国已有653个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达到140多个。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
(摘编自“百度文库”《 2016-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
【1】下列关于城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海交通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机构对我国未来五年城镇化增长率的发展态势做了预测。
B. 由于大量人口融入到城市中,但有些人不愿放弃原有户籍的情况,这使城镇化率难以准确预算。
C. 材料一中的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而材料二的预测是提高到45%。
D.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
A. 按行政区的统计方式来统计城镇化率,会导致已达到城镇化的标准与水平的城镇,没有被统计进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提高。
B. 从冯奎提到的问题来看,在统计城镇化率时,对城镇化率这一概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城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是有很大差别的。
C. 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使之达到较高的比例,就不能存在城乡区域间的户籍壁垒。
D. 虽然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与生态环境并不十分友好,但我国各地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E. 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因此城镇化快速推进,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居明生活水平的重大举措。
【3】我国在城镇化率的提升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3)_________________,自知者明。_________________,自胜者强。(《老子》)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理想。《大学之道》中指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治而后天下平。”
5、补写出下列名子句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换,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深秋景物的特征。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3)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借黄鹤表达山高。
(2)《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入蜀要道。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之笔写行路人到此的感受。
(3)在《兰亭集序》中,批判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王羲之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人实在不算什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4)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5)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6)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_________________”(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3)《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一并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宋]姜夔①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②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③,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①姜夔:南宋词人,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②笼纱:即纱笼,指灯笼。③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笼纱未出马先嘶”一句从正面着笔,描述了临安元宵节前士庶纵情游赏花灯的盛况。
B. “白头”二句,笔势骤转,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是词人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
C. “花满市,月侵衣”,谓花灯满市,寒月袭人,景色凄凉,此即“巷陌风光”的具体化。
D. 结句与起句形成对比、反衬: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何其冷清。
E. 全词着眼点不在写节日之乐,而在抒身世之感慨,以乐景写哀情,便是此词特色所在。
【2】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1)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2)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3)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4)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攻 (2)亏 (3)贼 (4)施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当察乱何自起 B.故不孝不慈亡
C.故盗贼有亡 D.故视人之室若其室
【3】翻译句子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揣摩上面漫画的寓意,以“理性·包容”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