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登高》是一篇七言绝句,它的作者是被人们称为“诗圣”的唐朝诗人杜甫。
B.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他的政治思想基本属于儒家学派。
C.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是《离骚》。
D.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号半山,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参加者。
2、对下面语段中小张和小李两人的争论,选项中哪项论断是合适的( )
小张约小李第二天去商场,小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去爬山。”第二天,天下起了毛毛细雨,小张以为小李不会去爬山了,就去小李的宿舍找他,谁知小李仍然去爬山了。待两人又见面时,小张责怪小李食言,既然天下雨了,为什么还去爬山;小李却说,他并没有食言,是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
A.小张和小李的这个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B.小张的推论不合逻辑。
C.两个人对毛毛细雨的理解不同。
D.由于小李食言,引起了这场争论。
E.由于小李的表达不够明确,引起了这场争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罨画池[注]听雨
汪建中
①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就是没有去过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②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做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我的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③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
④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
⑤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地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⑥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唯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地等待。
⑦茶,浓了,又淡了。雨,去了,又来了。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罨画池里。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罨画池的一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⑧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
⑨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间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⑩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在我的眼前。
⑪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即点明所写之景,是“听”而非“看”,写的是听觉而不是视觉。开篇从罨画池的出处写起,作者直接写罨画池的美,让读者去欣赏罨画池的美。
B.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表明“我”被这罨画池的美景所吸引,表达了“我”对此处美景的喜爱之深之重。
C.第③段描写的是园中景物,用园中多个景物由近及远地展现了一幅罨画池美景图。照应第①段中“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一句。
D.倒数第二段转折回到现实,四个“还在”表明的是前人事迹后人并未忘记,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仍然充满希望的感情,一切又似乎豁然开朗。
【2】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作用。
【3】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试分析其内在意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文中主旨及诗人高尚情操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很多同学一直自责于过去没有好好努力,认为现在就是追赶,未来也不一定有好的回报。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陶渊明曾说过:“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他告诉我们,过去就过去了,但未来是可以积极有为的。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2)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
(3)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旅夜书怀》)
(4)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登临恨落晖。(《九日齐山登高》
(5)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
(6)___________________,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7)___________________,平林新月人归后。(《鹊踏枝》)
(8)疑怪昨宵春梦好,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春景》)
6、依据提示写出相关名句
(1)《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树木茂盛,流水明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上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形象地刻画自己年幼时孤独寂寞、凄怆无依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在论“小年”时,指出有的生命短暂得不足一月或一年的句子是: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远古传说中的古蜀国,来表明蜀道开辟之久远。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述自己吟诵《诗经·陈风·月出》中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声声慢》中运用叠词写出作者此时怅然若失、孤苦无依的句子是:“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雨霖铃》中描述艄公催行之时恋人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无法言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 (《诗经·兼葭》
(2)_____________,苒苒物华休。 (柳永《八声甘州》)
(3)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4)夕阳下,酒旆闲,_____________。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5)同声相应,_____________。 (《易经》)
(6)好学近乎智,_____________。 (《礼记·中庸》)
(7)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
(8)桐花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___。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10、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词
高启
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
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
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
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
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从养花说起,卖花人虽然觉得自家花开得较晚,但自信所养之花好卖。
B.卖花时“美人出帘”,卖花后“蜂蝶相随”,两处侧面描写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C.卖花人的篇末自白,从买花人角度抒写心曲,未尝没有寄托作者的一些思想。
D.本诗词浅意深,趣味盎然,充满现实生活气息,与新乐府一类的诗歌相似。
【2】本诗塑造了职业卖花人形象,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对待职业、他人和人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诗意简答。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馀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馀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 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平章政事的简称,位次于丞相。③淫祠:不合礼制而设置的祠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B.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C.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D.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正,中国古代文官官名,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B.辟,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古代征召布衣出仕,皇帝或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及地方召之称“辟”。
C.社坛,古代祭祀谷神之坛。社,是谷神;坛,是古代举行祭祀、盟誓等大典用的土筑的高台。
D.缗、贯,在古代皆指穿铜钱的绳子,也指成串的铜钱。一枚铜钱为一文,一千文为一缗或一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为官清正。不忽木到他家问疾,见他家里徒有四壁;他做县尹时,人们传言官舍不吉利,但是他还是住了进去。
B.张养浩体恤百姓。他免除了有偷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监督的规定;还为穷人提供文字尚可辨认的未毁昏钞,并做印记,避免百姓被刁难。
C.张养浩为民除害。李虎及其同党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张养浩到任后,以法惩处了恶人,百姓十分高兴。
D.张养浩勤于政务。到陕西任职四个月,他没有住在家里,而是住在公署,赢得了百姓的拥戴,他离任十年,关中百姓仍为他立碑颂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2月3日,杭州惠兴中学的晨会上,学校为优秀学生颁发了一件特别的奖品——两棵学校自种的青菜,这一“前无古人”的做法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的福建南安九都中学“‘期中考’表彰大会”上,学校将土猪蹄和腿肉作为奖励颁发给优秀学生,赢得了参会家长的一致好评。是效仿了古时候的功名肉做法,以祝愿学子们能够“筋膀蹄名”。
针对这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感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