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实施新政策不到三年时间,咱村就已改头换面:不仅重见青山绿水,而且家家都致富了。
②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③读个好大学是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也是很多家长的梦想,但是家长们总把这个目标挂在嘴边,让孩子们不胜其烦。
④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动作片《战狼2》上映12天后,票房达34亿元,火爆荧屏,其他同步上映的电影与之相比显得相形见绌。
⑤很多案例表明,公租房管理乱象背后往往存在着腐败问题,一些政策执行者上下其手、内外勾结,把公租房变成了“私家产”。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2、对下列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犬吠日:形容事物的出现异常罕见,多比喻事物珍贵而稀少。
B.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C.甚嚣尘上:原指军中忙着准备的状态,现多形容议论纷纷。
D.时乖命蹇:形容时运不好,命运不佳。指处境不顺利。
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亦短亦长多伦路
(1)多伦路终于安静下来了。当开发的热潮渐渐降温,繁华与喧闹逐步消退,多伦路又回复当初的宁静和闲散。或许只有这个时候,承担着许多盛名的多伦路才能稍稍喘一口气。那些历史的惊涛骇浪,自由进步灵魂的慷慨激昂,渐渐演化成马路淡淡的背景。
(2)我在多伦路长大,在这条马路上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它于我而言,只不过是一条亲切温暖的马路。
(3)这条不长的马路位于四川北路最北端的一隅,呈L形。我家便在这L的折角处。在我初有记忆的时候,多伦路甚至比现在更加人流如织。那时,大半条马路都是菜场,总是充斥着讨价还价的叫嚣声、运输蔬菜家禽的卡车的来往之声。到了雨天便会污水横流。马路上用塑料顶棚遮蔽,那时你若要走过多伦路,多半也不会注意它两旁的各色洋房。即使是晴天,你也看不见湛蓝的天空。
(4)多伦路文化街改造项目的启动,让菜场在瞬间轰然倒塌。菜场顶棚被掀掉的那天,我站在一边相当诧异,多伦路的天竟会如此明澈和灿烂。那时翻新工程还未开工,老洋房也未被整修,放眼望去,一幢幢灰扑扑的房子掩映在各家门前的绿树中,倒也质朴可爱。
(5)多伦路开发后不久,我搬离了那儿。城市开发热潮让本已隐退的多伦路又开始充斥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躁动。这条交织着革命历史和海派文化的小马路将何去何从?
(6)穿越了历史的回廓,这里曾经是一条多么悠闲和富丽的街道,一条隐蔽着激情和青春的街道。景云里,那是当年鲁迅先生从北京南下,辗转厦门广州后,于1927年10月来到上海后一直到死都居住的地方,是鲁迅与许广平相恋相识之地,是一个痛苦而伟大灵魂的栖身之所。这条不过10余米的巷子里,还住着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叶圣陶、丁玲、夏衍、冯雪峰和柔石等当年左翼文化运动领导人以及进步文化人士,年少的我似乎能感觉到他们呼吸的气息。
(7)短短不过500米的多伦路上汇聚了荷兰,西班牙、法国新古典主义等不下十种风格的建筑。如果要找一个可以代言多伦路的地标,我会选择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鸿德堂。只因为它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在上海甚至在中国的教堂建筑史上都算一个异类。教堂的设计打破了西方传统,屋顶采用中国的斗拱飞檐结构,外墙用青砖砌成,檐下彩绘,中国韵味浓郁。里面那些昭示着历史的物件尽管蒙上了尘埃,却依旧典雅地显示着当年的风貌和雅致。它们老了,旧了、可是依旧风情万种,依旧让人赞叹。另外名闻遐迩的公啡咖啡馆、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等遗址,更使得多伦路仿佛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8)当年,我最钟意的去处是永安里对面的旧书店。书店充斥着萧瑟兮兮的怀旧气息。一本本泛了黄、卷了边的古旧书籍、海报被主人用透明玻璃纸袋仔细装饰起来,标上了让你没有任何理由再把它们当作故纸堆垃圾的价钱。然后,你就学着去发现它们的价值与有趣;然后,你开始动了心;再然后,你就会流连于书香,迷恋于历史,久久不愿离去……
(9)如今,这条见证近代中国命运变迁的著名城市街道,被冠了名,立了牌坊。街道两头矗立着颇具石库门风格的崭新银灰色牌楼,赫然刻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几个大字,不长的街道两旁除了博物馆和展览馆,更多的是古玩字画、书屋文苑和茶室吧廊等各色店铺。马路东头靠近四川北路的地方便是如今文艺青年汇聚的多伦美术馆。这幢灰红相间的建筑虽然显得有些突兀,却应和了80年前多伦路存在的意义。而我则更喜欢这里不定期举办的艺术普及活动。在六楼那个有着玻璃天花板的咖啡馆里,数十人围坐倾听,或是古筝,或是昆曲,或是哑剧,无不让人获益匪浅,陶醉其中。
(10)多伦路作为上海变迁与发展的“软名片”,它有充满魅力的过去,也有发展求新的今天,走在这条改造后的老街上,感受到的是“百年上海滩”的人文风情,还有“文化搭台”衍生出的商业气息,她让我亲切,又感觉陌生了。
(11)多伦路将亲切温暖植入了我的记忆,也为这个城市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文化上影响着这个城市,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居民,多少还影响这个城市的未来走向。
【1】文章标题中“短”指的是______________,“长”指的是_________、文化底蕴的悠长。
【2】多伦路给我的“亲切温暖”的记忆体现在哪些方面?
【3】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从“多伦路居民”的独特视角来打量多伦路的变迁。
B.本文对多伦路历史风貌的描述富于诗意,充满老上海风情。
C.鲁迅的定居与左翼文化人士的活动是多伦路久负盛名的原因之一。
D.鸿德堂因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被“我”当作多伦路的地标。
E.多伦美术馆在多伦路上显得突兀,与文化名人街不协调。
F.多伦路因冠名为“文化名人街”而成为“百年上海滩”的“软名片”。
【4】第(8)段中的划线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5】本文与《胡同文化》的作者对叙写对象在城市发展中的变化都表达了复杂的感情,结合文章内容评析两者的异同。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5)长安回望绣成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过华清宫》)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为学》)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概括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理和行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动作熟练,用“______”写相邻船的反应,从侧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
(3)在《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作者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指出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中,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表现李白藐视富贵利禄,但同时也有些消极避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高音清脆激越和音乐时而低回时而轻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7)《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概括出了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后取得的效果。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2)《〈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情境式默写:
(1)点与染,这种绘画技巧,被我国古代许多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请分别写出白居易《长恨歌》和韦庄《菩萨蛮》(其二)中运用此手法的句子。
白居易《长恨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古代诗人写诗多爱用诸葛亮之典。请写出以下诗篇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
杜甫的《蜀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的《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的《阁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反映离愁别绪的文学作品,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咏愁叹怨之情。愁,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
《湘夫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湘君邀请湘夫人相会,他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然而望穿秋水也不见湘夫人的影子,心中万分忧愁。
李煜《虞美人》中的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在《一剪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是描摹秋思的绝妙好辞。
《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用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抒写万古寂寞之愁。
《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梦中神游故乡无着无落的离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本以太学生身份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实为不如归去之意,乡愁虽深,出语却淡然。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晚①
范成大
荒园萧瑟懒追随,舞燕啼莺各自私②。
窗下日长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诗。
吾衰久矣双蓬鬓,归去来兮一钓丝。
想见篱东春涨动,小舟无伴柳丝垂。
【注】①本诗作于南宋宋孝宗淳熙六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因与孝宗政见不合而落职。②各自私:这里是说燕子、黄莺不管人的心情而只顾自家欢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描写“舞燕”“啼莺”,但呈现出的是荒园萧瑟之景。“懒追随”说明诗人无兴致。
B.颔联点出暮春时令,暗示诗人心绪。樽前花老,诗情难觅,止不住把满怀愁绪抒写出来。
C.由眼前“花老”而联想到人老,慨叹南宋朝廷不能振作,收复失地无忘,自己心力交瘁。
D.本诗描写景物,作精雕细刻,形神兼备;描写心境,只是略现迹象,情意表达委婉含蓄。
【2】本诗尾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此联的妙处。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④,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⑤,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释]①筮(shì):占卜。②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③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④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⑤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雌性的犀牛。⑥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B.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C.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D.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B. 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C. 古人以地名、书室名、谥号、名字、号、官职、年号命名书集,如《饮冰室集》以书室命名,《文山先生全集》以名号命名,《稼轩长短句》以地名命名,《杜工部集》是以官职命名。
D. 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京的赞许。
B. 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但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 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却未被采纳。
D. 辛弃疾写了《美芹十论》的起因是孝文帝一心想恢复中原,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项针对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调查让人出乎意料。多数受访者表示,虽然中美在教育、媒体、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让这些中国学生对美国青睐有加,但对美国的尊重增加并非意味着对中国开始抵触。超过五成的人认为,在美学习后,对中国形象的看法更加正面,同时,他们也对中国政府治理偌大的一个中国心生敬意。
材料二:“大陆和想象中的不同,这次交流活动有大陆同学陪同,透过彼此沟通与交流,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以及大陆经济、科技、风俗民情等。”来自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的梁为翔在北京结束参访行程时,对记者表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