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 御六气之辩 变化 逸兴遄飞 迅速
B.悟已往之不谏 挽回 怒而飞 奋发 责臣逋慢 逃脱
C.祖母刘悯臣孤弱 怜惜 犹蒙矜育 自夸 宇文新州之懿范 美好
D.门衰祚薄 福分 听臣微志 准许 刘病日笃 病重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浪漫主义艺术大师,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与莫泊桑、雨果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卡夫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之一,其作品大都以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手法表现主题,代表作品就是《变形记》。
C.狄更斯:19世纪美国作家,幽默和伤感是他的语言风格,特别注重描写上层人物的生活遭遇,代表作品有《双城记》等。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后半期苏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三部曲。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关于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
叶 朗
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问题,是西方美学界讨论的又一个热点问题。
我们认为艺术是可以界定的,艺术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因而,我们认为艺术与非艺术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是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由于美(意象)与美感(感兴)是同一的,因此区分也就在于这个作品能不能使人“兴”(产生美感)。王夫之说:“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王夫之在这里把可以不可以“兴”作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最根本的标准,这是非常深刻的。这是从艺术的本体着眼的。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此它必然可以“兴”,也就是它必然使人产生美感。如果不能使人产生美感,那就不能生成意象世界,也就没有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流派提出了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的主张。1917年大名鼎鼎的杜尚在美国纽约把一件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提交到艺术展览会,由此引发了一场争论:什么是艺术?艺术与非艺术有没有区别?这件小便器本是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是一件“现成物”,现在杜尚在上面签上一个名字,就把它从实用的语境中抽脱出来,并把它放入艺术品的语境中。杜尚这样一个做法,它的意义就在于抹掉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抹掉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在杜尚的影响下,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许多流派。都提出消除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的主张。其中以“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这两个流派最突出。
波普艺术家所做的就是把世俗生活中的“现成物”,如破汽车、破包装箱、破鞋、旧轮胎、破布等等,通过挪用、拼贴、泼洒颜料、弄成模型、奇异的组合等等手法,努力使其变得鲜艳、醒目,既像广告又像实物陈列。波普艺术家认为这样的“现成物”就成为艺术品了,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说:“每个事物是美的,波普是每个事物。”观念艺术也是受杜尚的启示而产生的,观念艺术家约瑟夫·库苏斯就说,杜尚的“现成品”构成了从“外表”到“观念”的变化,所以是“观念艺术”的开端。杜尚说过:“观念比通过观念制造出来的东西要有意思得多。”一个“现成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艺术家赋予它一种观念。在观念艺术家那里,一切东西,文字、行为、地图、照片、方案等等,只要是能传达观念的,都可以是艺术。
我们在前面说过,我们认为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所以我们认为艺术与非艺术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在于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能不能使人“感兴”。
拿波普艺术家来说,他们把工业社会的“现成物”通过挪用、拼贴等手法而命名为“艺术品”,但他们并没有解决如何使“现成物”的“物”性转化为精神性的问题。波普艺术家把废品从垃圾堆里捡出来,并且放置到美术馆内,却仍然没有赋予它们生命。因为艺术家没有赋予它们以“情”、“意”。波普艺术家成了艺术中的拜物教,艺术的生命不是“物”,而是内蕴着情意的象(意象世界)。波普艺术总让我们看到物,却很难让我们观到“象”,因为没有“情”,“意”便不能感兴,不能感兴便不能生成意象,不能生成意象便不是艺术。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某些波普作品那种奇异的组合也能产生某种奇异效果,但是那种奇异效果并不是审美的效果。
观念艺术家把观念作为艺术的本质从而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在理论上也是不能成立的。观念不是艺术。王夫之一再说,艺术不是“志”、“意”,艺术是“意象”,而“意象”与“志”、“意”是根本性质不同的两个东西。“意象”使人感兴,“志”、“意”不可能使人感兴。把观念作为艺术从而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的主张是不能成立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某些“作品”,没有任何意蕴,因而不能生成审美意象,也不能使人感兴.它们不是艺术。
(选自《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王夫之从审美意象着眼,把能否“兴”看作是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最根本标准。
B.杜尚的《喷泉》只是一件单纯的“现成物”,并非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C.文中引用了安迪·沃霍尔和约瑟夫·库苏斯的话是为了说明如何界定艺术。
D.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作品”缺乏审美意象,无法感兴,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
【2】关于“波普艺术”,以下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波普艺术主张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抹掉了艺术品与现成物的区分。
B.波普艺术认为,生活中的“现成物”通过挪用、拼贴等手法可成为艺术品。
C.波普艺术把生活中废弃的物品通过挪用、拼贴,让“物”性转化为精神性。
D.波普艺术总让我们看到物,但不认同能传达观念的“现成物”,都是艺术品。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诗言志”,能“言志”者即为艺术。
B.“咏言”者即为歌,即为文艺作品。
C.能让人观到“象”者方为文艺作品。
D.有“意”者即为作品,亦即为艺术。
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3)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 ,______ 。
(2) 《登岳阳楼》中“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 李白《将进酒》中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自我,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关心民生疾苦,为了政治理想努力自我修饰、自我约束,却仍被贬黜加罪,《离骚》中表达其为了心中的理想万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蜀相》中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也隐含着对理想君臣关系的羡慕之情。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批判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看淡生死的思想倾向。
7、补全下列句子所缺的内容
(1)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 (杜甫《蜀相》)
(3)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4)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8)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9)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10)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11)凌余阵兮躐余行,___________。 (屈原《国殇》)
(12)身既死兮神以灵,_________。 (屈原《国殇》)
(1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14)架梁之椽,_________;钉头磷磷,_________;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戍卒叫,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15)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_________;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先进》)
(16)________,春服既成,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如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视死如归的战争场面,展现了他们无我、无畏、无私的崇高情怀。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清澈无边,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村五绝(其五)
苏轼
窃禄忘归我自羞,
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坠,
方念平生马少游①。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其五)
苏辙
贫贱终身未要羞,
山林难处便堪愁。
近来南海波尤恶,
未许乘桴自在游②。
【注】①后汉马援素有大志,堂弟马少游却劝他说,做人何必胸怀大志,徒然自苦。后马援出征,在未开发地区毒气熏蒸的环境中,看到高飞的老鹰被感染掉入水中,想起堂弟的话。②桴:类似木筏。语出《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窃禄”是苏轼的自谦之语,首句表达了诗人在其位却未能尽其力的羞惭之意。
B.变“我”为“汝”,苏轼自问丰收之年为何而愁,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
C.苏辙诗标题点明这是按照苏轼诗韵脚作的唱和诗,两首诗的形式与内容形成呼应。
D.两首诗风格迥异,苏轼诗器宇轩昂不失浪漫旷达,苏辙诗冷静客观充满殷殷深情。
【2】清代诗人赵翼有言:“一典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请分析这两首诗的用典之意。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煊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①扆:官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B.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C.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D.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嘉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扶丧,即护送灵柩。不同于服丧,后者指长辈或平辈亲属死亡后一段时间带孝表示哀悼。
B.总裁,意思是“汇总裁决其事”,后逐步演变为政府、商业组织机构中的一种职位。
C.诏檄,诏书和檄文。檄,在本文中指用于声讨敌军的文书。
D.乙丑,古代纪年法之一,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四种: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乙丑”属于年号纪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孝孺幼时好学不倦,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方孝孺力主抵抗,终未成功。燕军起兵之初他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方孝孺忠正耿直,誓死不屈。明成祖请他草拟诏书,方孝孺认为明成祖不应该取代帝位,并连续三次质问他,坚持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今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于央视九套首播,随后爆红网络,获得近亿次的点击量。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人们,让大家为一部纪录片“燃”了起来?答案也许就是这部纪录片中一直深藏在故宫幽深角落、不为人知的修复师们用漫长的时间精益求精地做一件事,“择一事,终一生”的情怀吧。
材料二《朗读者》中徐静蕾在接受董卿采访时说自己是个很善变的人,很希望做一些没有做过的事情,什么东西做得不错了,就不做了,想换别的事去做。的确,徐静蕾做演员,当导演,写博客,写书,拍文艺片又转而拍商业片,在很多角色中转换,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多姿多彩。
对于上述两种人生态度,你怎么看?请你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据此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