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京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B.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C. 王勃,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代表作《滕王阁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东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之相关的故事有庄周梦蝶、紫气东来、贻笑大方等。

  • 2、对下列例句中“后人”的含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 “后人”①是秦朝人以后的唐朝人。

    B. “后人”②是指秦朝以后的人。

    C. “后人”③是指唐朝以后的人。

    D. “后人”④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护送

    旗子

    老唐蹲在院中大红石上,借着惨白的月光,抓出一把干烟叶子,揉碎了,卷成早烟简,用嘴刚吧嗒几下立刻满院子烟雾缭绕起来。

    这是氾城六月底的天,闷热无风,知了也扯着嗓子,直刺刺叫不停。老唐是氾城老地下交通员,昨夜他接到一条死命令:护送译电员张弓去豫南根据地。

    可不知怎么,消息被灰布褂(侦缉处)嗅到了,全城戒严,满大街乱叫乱咬,一时间,氾城,这个伏牛山麓的小城,风声鹤唳,像盖着盖子的大蒸笼,憋闷委屈。

    翌日天刚放亮,老唐就挑两捆早烟叶子,去了北城门口,他想去探探风声。他希望能找到出城漏洞,再完美的围剿都会有漏洞,老唐坚信这一点,无数次护送任务,他都是踩着点过去的,这一次他希望也不例外。

    需要临时路条,侦缉处盖红戳,军警处备案,核对氾城户籍,还要对脸识别……

    老唐眉头拧成了疙瘩,心里反复揣摩各种出城方案。

    对,用唐诚的路条!唐诚是他的独苗,你瞧瞧,唐诚那身形个头,稍微捯饬一下,和张弓还真有三分相像,也许就能蒙混过关。

    可夕阳落山时,老唐又反悔了,他反复衡量还是觉得不安,他不能把张弓置于危险之中。护送决不能有半点儿闪失,这是党交给他的任务,即使搭上自己的老命也要护他周全。

    想到这儿,老唐猛地从大红石上站起来。时间已经等不及了,他晓得,由地痞流氓无赖组成的民团为了十块大洋,已经像疯狗一样到处乱嗅,暴露那是迟早的事。

    他铆足劲儿猛吸两口早烟筒,又把烟屁股砸在地面上,用右脚尖狠命踩拧着,似乎要狠下心来,做一个能捅破天的决定。老唐仰起头,透过茂盛的皂角树叶缝,看那灰蒙蒙的天,没有一颗星星,只有泻下的灰白月光和无边的烦闷。

    说来也奇怪,那一夜夜半,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呼雷闪电,青涩皂角刮落满地,黄土沙尘席卷整个氾城,却没有下一滴雨。

    第二天早晨风停雷息,一切又恢复如常。张弓拿了唐诚的路条,二人从西拐街步行,去了北城门。他们上穿粗布纽扣小褂,下着阔腿扎脚裤,头戴一顶露顶破麦帽,一前一后宛然一对出城讨生活的父子。

    老唐心想,我就不信这帮狗腿子就没有打盹的时候。

    正想着突然听见噼啪一阵乱枪响,从城门口传过来。张弓大吃一惊,神经立刻要崩断了似的,怎么了?暴露了吗?只听见有人喊:有人闯卡了,快追啊,是共匪,抓住奖十块大洋啊。这一嗓子不当紧,像搅屎棍一样,一下子把城门楼搅乱了。

    老唐急促促说,快,快趁乱出城。张弓像受惊的小牛犊,被老唐牵着缰绳向城外跑。果不其然,城门大开,白狗子一个个像疯狗一样,没命似的向城外追去。

    那个闯卡人还是被抓了,白狗子推操着押他回城。

    当他们和老唐错肩的时候,老唐下意识压了压麦帽沿儿,似乎生怕被认出来似的。张弓觑了一眼那闯卡人,个头身形和自己无二,大腿上似乎中了枪,血顺着裤管向下滴,头上也许被枪托砸了,满脸都是血,面目已经分不清了。

    张弓突然觉得很愧疚,可自己又无能为力,要不是这个年轻人闯卡,我怎么能趁乱出城?这年轻人是谁?是我们的人吗?还是普通老百姓呢?

    他紧走几步追上老唐问,这个年轻人是咱们的人吗?老唐犹豫一下,好半天才说,不,不是,可能是抓错人了,别管闲事,趁乱赶紧出城。

    出城顺大路走不远,他们便钻进了烟海桑田。借着宽大翠绿的烟叶作掩护,他们顺利抵达汝河北岸,那里早有小船接应,这是老唐事先安排好的。坐小船横渡北汝河,便是连绵起伏的伏牛山,进了山人就安全了。

    一进龟山寨里,老唐便一屁股坐在大红石上,大口吸着他自己卷的旱烟筒子。张弓不知怎地,又想起那个闯卡的年轻人,愧疚绞住他的心,生疼。

    老唐,那个年轻人到底是不是咱们的人?

    老唐听了,突然浑身颤栗,他用右手使劲儿摁着双眼,似乎怕那不争气的眼泪迸出来,可眼泪还是弄湿了他的双手。

    我的儿啊……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弓第二次询问年轻人是不是自己人时,已经意识到被抓的年轻人是老唐的儿子。

    B.小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手法,为读者刻画了鲜明生动的革命者形象。

    C.小说对唐诚的描写不多,唐诚掩护张弓安全出城的行为,表现出了他的勇敢无私。

    D.小说的结尾交代了闯卡年轻人的身份,照应了前文的多处伏笔,使小说情节完整。

    【2】文中画横线处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老唐的形象特点,并分析老唐在文中有何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大学之道》中,阐述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要把修身养性作为根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天一色、孤月高悬的情景,引出了后面的遐想和追问。

    (3)李白《将进酒》中,诗人用对照鲜明的“白发”与“青丝”来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谴责秦对人民的财富掠夺无度、恣意挥霍的行为。

    (2)李煜《虞美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词人遥望金陵想象故国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3)庄子《逍遥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写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就没有沟通往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手法慨叹“人生短促、个体渺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大学之道》)

    ③自伐者无功,_______。(《老子》)

    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_______。(《无衣》)

    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⑥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将进酒》)

    ⑦相顾无言,_______。(《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⑧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书愤》)

  • 9、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2016年4月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梅葆玖先生逝世,《北京青年报》以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___”为题,刊登了回忆梅先生教授青年演员传承京剧艺术的文章。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宋廉《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外出求学时饮食的粗陋。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并巧妙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5)《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清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写顾虑衰老是人之常情,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交代了“不顾老”的表现。

    B.在诗人看来,年老既有短处也有长处,年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年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

    C.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于衰老不要有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D.诗歌前后两部分,一反一正,辩证地谈论对“老”的看法,转折自然,说服力强。

    【2】诗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两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石钟山记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②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

    2第②段面横线句的结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第②段画浪线句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该句运用比喻和比拟手法表现周围景致的阴森恐怖。

    B.该句解释了士大夫们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下的原因。

    C.该句突显求真不易,暗示寻求真相需要勇气和胆识。

    D.该句运用视觉与听觉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周围景色。

    4依据文意,写出第②段“余固笑而不信也”和“因笑谓迈曰”两处“笑”的内涵。

    5请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全文写作思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

    孔子称自己述而不作,意思是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人都不喜欢拾人牙慧,但有时自己的情思,怎样搜肠刮肚都想不出合适的句子来表达,别人的一句话就会一语点醒梦中人。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