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能以乐天知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际遇, 起码可以引导人们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生活,减少那些于事无补的优愁和烦恼。
②电影《影》的海报设计不落言筌,借用水墨画的技法,大面积使用黑、白、灰三种色调,使画面更加有古典水墨的质感。
③李自浪漫不羁,仕途之路坎坷,一生踌躇满志却无法施展,在辞官归乡后,心里依然记挂着朝廷之事,满怀政治抱负。
④号称“海上巨无霸”的航母战斗群攻防兼备,无坚不推,但航母攻防体系并非天衣无缝,比如它目标大,容易成为靶子。
⑤通过政策理论说唱团下乡巡演,推进政策理论通俗化、大众化,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品牌,而且群众也喜闻乐见这种说唱形式。
⑤整堂课,伍老师从容自如,幽默冷静,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引点拨,但却伺机而动,完全把课堂主动权放归学生。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然今卒困于此 (士兵);②杳不知其所之也 (遥远);③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④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伏地);⑥如土委地 (落)
B.①项羽乃复引兵而东 (率领);②南唐为奉化军节度 (管辖);③直走咸阳 (趋向);④虽不可拟小孤之秀丽 (比拟);⑤在庾之粟粒 (露天的谷仓)
C.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被宠幸);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遭受);③大孤状类西梁 (像);④有俊鹘抟水禽 (旋转向上);⑤与江山相发挥 (互相辉映)
D.①俄复开霁 (云开雨停);②项王自度不得脱 (估计);③族庖月更刀,折也 (众、一般);④盘盘焉,囷囷焉 (曲折回环的样子);⑤廊腰缦回 (萦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
鲁迅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褡裢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
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船的使命,赵家本来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惟有邹七嫂不以为然,说那不过是几口破衣箱,举人老爷想来寄存的,却已被赵太爷回复转去。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况且邹七嫂又和赵家是邻居,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的。
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折亲”。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现就塞在太太的床底下。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
“造反了!造反了!”
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他更加高兴的走而且喊道: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得得,锵锵!
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
悔不该,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赵府上的两位男人和两个真本家,也正站在大门口论革命。阿Q没有见,昂了头直唱过去。
“得得,……”
“老Q,”赵太爷怯怯的迎着低声的叫。
“锵锵,”阿Q料不到他的名字会和“老”字联结起来,以为是一句别的话,与己无干,只是唱。“得,锵,锵令锵,锵!”
“老Q。”
“悔不该……”
“阿Q!”秀才只得直呼其名了。
阿Q这才站住,歪着头问道,“什么?”
“老Q, ……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
“发财?自然。要什么就是什么……”
“阿……Q哥,像我们这样穷朋友是不要紧的……”赵白眼惴惴的说,似乎想探革命党的口风。
“穷朋友?你总比我有钱。”阿Q说着自去了。
大家都怃然,没有话。赵太爷父子回家,晚上商量到点灯。赵白眼回家,便从腰间扯下褡裢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阿Q没有想得十分停当,已经发了鼾声,四两烛还只点去了小半寸,红焰焰的光照着他张开的嘴。
“荷荷!”阿Q忽而大叫起来,抬了头仓皇的四顾,待到看见四两烛,却又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他起得很迟,走出街上看时,样样都照旧。他也仍然肚饿,他想着,想不起什么来;但他忽而似乎有了主意了,慢慢的跨开步,有意无意的走到静修庵。
庵和春天时节一样静,白的墙壁和漆黑的门。他想了一想,前去打门,一只狗在里面叫。他急急拾了几块断砖,再上去较为用力的打,打到黑门上生出许多麻点的时候,才听得有人来开门。
阿Q连忙捏好砖头,摆开马步,准备和黑狗来开战。但庵门只开了一条缝,并无黑狗从中冲出,望进去只有一个老尼姑。
“你又来什么事?”伊大吃一惊的说。
“革命了……你知道? ……”阿Q说得很含胡。
“革命革命,革过一革的,……你们要革得我们怎么样呢?”老尼姑两眼通红的说。
“什么? ……”阿Q诧异了。
“你不知道,他们已经来革过了!”
“谁? ……”阿Q更其诧异了。
“那秀才和洋鬼子!”
阿Q很出意外,不由的一错愕;老尼姑见他失了锐气,便飞速的关了门,阿Q再推时,牢不可开,再打时,没有回答了。
那还是上午的事。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一早去拜访那历来也不相能的钱洋鬼子。这是“咸与维新”的时候了,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尼姑待他们走后,定了神来检点,龙牌固然已经碎在地上了,而且又不见了观音娘娘座前的一个宣德炉。
这事阿Q后来才知道。他颇悔自己睡着,但也深怪他们不来招呼他。他又退一步想道:
“难道他们还没有知道我已经投降了革命党么?”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说明了未庄人对于革命的恐惧,渴望安宁生活的愿望。
B.把革命党谣传成“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可见,未庄人把辛亥革命误解成了“反清复明”的复辟闹剧。
C.“老Q”“Q哥”等称呼,和管祠的老头子“意外地和气”,让阿Q获得了“革命”中的极大的心理满足感。
D.假洋鬼子与赵秀才去尼姑庵革命,砸龙牌,打尼姑,偷走宣德炉,表现出二人对革命的投机。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大量的心理描写表现阿Q对革命的向往之情,反映了他真实的欲望,也深刻揭露了他的自私与狭隘。
B.本文通过夸张、讽刺、幽默的语言,写出了未庄人的众生相,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显示了作品的艺术独创性。
C.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如“赵白眼从腰间扯下褡裢来,交给他女人藏在箱底里”便活现出他的心机。
D.本文围绕着革命展开叙述,故事情节比较完整,这一点与小说前文中《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两章大致相同。
【3】本文的标题是“革命”,请概述阿Q的“革命”理想,并据此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
【4】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的命”,试分析阿Q认识迅速转变的原因,并结合阿Q对革命的认识来分析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
4、名篇名句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将鸟人格化,用来表现自己想“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两句是_______ ,______ ”。
(2)《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在领略到大自然的真美之后,感叹自然万物生逢其时而自己人生不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融情于景,不仅描写了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有一句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的鄙弃,却又无力改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与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极写游赏之乐,以至忘怀得失、超然物外。
(3)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大学之道》强调修身对人的重要性,无论身份高低贵贱,都要以此为本:“_____,_____。”
②思乡是游子永恒的吟唱,但就如《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两句所说,不知有几位游子能乘着月光回家,一解思乡之愁。
③《将进酒》中“_____,_____”悲叹人生苦短,却不直言,而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表情达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古人有许多写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诗句,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与对比,对秦王朝暴虐敛财的行径、穷奢极欲的生活进行质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作者和客吟诵《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情景。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①
(清)陆嵩
崔巍稚堞②尚前朝,形胜东南第一标。
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③。
秦淮花柳添憔悴,玄武④旌旗空寂寥。
往事何人更愤切?不堪呜咽独江潮。
(注释)①本诗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三年后,作者路过南京时有感而作。②稚堞:城墙。③崇朝:从天亮到早饭间。④玄武:历史上的玄武湖为南朝训练水师之地。
【1】颔联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最为形象地体现了时局变化之快和作者的错愕之情。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说苑·反质》)
【1】子贡认为文与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墨子认为文与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你赞同哪种文质观?请简述理由。古诗文默写。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怎样确保粮食安全,成了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
1.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科技创新。要让科技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李克强
2.餐饮浪费现象是触目惊心,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习近平
3.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
4.浪费粮食不但可耻,更是犯罪。——袁隆平
学校组织以“节约粮食,确保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