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惠州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篇课文作者采用 的方法描绘了  与众不同的美。进入天山时,欣赏到神奇的   ;往里走,领略   的幽深;再往里走,满眼烂漫的

    (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   这个字用的最好。原因是

     

  • 2、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山河   全神________

    居高________   斩钉________

    横七________   昂首________

  • 3、我会查字典。

    “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满”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②使满。③达到一定期限。④全:整个。⑤完全。⑥满足。⑦骄傲。

    请给下列句子中“满”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他满屋子乱跑。(_____

    (2)这台电视机买了还不满一年。(_____

    (3)爸爸对我的成绩很满意。(_____

    (4)取得这么点成绩就骄傲自满了吗?(_____

  • 4、按要求填空。

    “临”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临”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靠近、对着;2.来到、到达;3.将要、快要;4.照着字画模仿。“居高临下”的“临” 应取第( )种解释。

  • 5、根据拼音写汉字。

    小时候的shěn kuò(   )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后来经过自己的不xiè(   )努力,终于成了北宋的大科学家。他在教育他的后代子孙时这样说:学与问是相fǔ(   )相成的,只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展翅翱xiáng(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写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写了山村优美的风光。

    【3】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__________的生活情景,也写出老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通过写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_________之情。

    【4】补全文章中的诗句。

  • 7、课内片段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补充文中词句。

    2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_》。

    3词中描写的是_________季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4路转溪桥忽见一句让你想起《游山西村》里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 8、古诗阅读。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

    (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

    A. 雄奇阔达 B. 苍凉悲壮 C. 落寞凄清 D. 清新飘逸

    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

    A. 高洁 B. 卑微 C. 畏惧风雪 D. 不畏酷暑

    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B. 拟人 C. 对偶 D. 夸张

    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光污染:亮了城市,暗了星空》。

    光污染:亮了城市,暗了星空

    当人们将光照程度作为城市发达程度的衡量标准时,大都市的星光也正在“黯淡消失”中。

    一直以来,夜晚璀璨的星空带给人无限的遐思,对星空的探索也催生了天文学这门基础学科。早在4300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能“观天授时”,通过肉眼观测星空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发现,星星似乎“消失不见”了。

    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由于光污染问题,现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夜空中明亮的银河。

    研究表明,夜间光污染不仅让人难以看到银河,还会造成其他问题,比如浪费能源和金钱、损害生物多样等。研究人员建议尽可能减少晚间不必要的光照,尤其要减少能干预昼夜节律的蓝色光,同时要防止高于水平面的照射光线。

    我国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光污染的定义,包括两种:一是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二是影响光学望远镜所能检测到的最暗天体极限的因素之一。通常指天文台上空的大气辉光、黄道光和银河系背景光、城市夜天光等使星空背景变亮的效应。

    如此一来,天文光学观测与城市景观照明是否会无法达成一致?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并不想阻碍城市变亮的进程,只是希望可以科学用光。比如城市道路照明灯光不加灯罩的情况下,每个路灯可能需要20W的灯泡,因为灯光并不汇聚。如果在灯泡上方加装一个反光好的灯罩,算上灯罩的反射光,那么同样的照度只需要10W的灯泡就可以实现了。

    除了路灯外,一些霓虹灯等景观照明,如果按时关闭也可让天文观测与节能减排实现“双赢”。国际上,也有很多天文学家向其所在的社会推荐使用低压钠蒸汽灯,这是因为其单波长的特性使其释出的光线极易隔滤,而且价格不高。在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将所有街灯均改为使用低压纳蒸汽灯,这大大方便了其附近的利克天文台的观星活动。

    (选自《中国科学报》)

    【1】古人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方式是(   

    A.肉眼观测天气

    B.肉眼观测星空

    C.肉眼观测星星

    D.天文望远镜

    【2】以下选项不属于夜间光污染造成的问题的是(   

    A.让人难以看到银河

    B.浪费能源和金钱

    C.阻碍城市变亮

    D.损害生物

    【3】小刚同学想知道光污染的定义,他应该重点阅读的自然段是(   

    A.第2自然段

    B.第3自然段

    C.第4自然段

    D.第5自然段

    【4】第6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分类别举例子

    B.举例子列数字

    C.打比方作比较

    D.列数字打比方

    【5】“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发现,星星似乎‘消失不见’了”,句中“似乎”一词能否删掉?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阅读大地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并且把他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当时的读书人,都忙着追求功名,抱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观念,埋头于经书之中。徐霞客却卓尔不群,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读。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记述简略,而且多有相互矛盾之处,于是,他立下雄心壮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名山大川。

    此后三十多年,他行程九万里,历尽各种自然界的艰难和人为的险阻,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考察资料。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除晚上就是再疲劳,也一定录下当日见闻。即使露宿荒野,栖身洞穴,也从不间断。徐霞客的时代,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飞机,交通十分不便。他所去的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加上明朝末年社会治安差,盗匪横行,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又非常危险的事。

    有一次,他到湖南的麻叶洞考察,想请当地人为他做向导。当地人立即面露惊惶之色,又摇头又摆手,连声说“可不敢去,可不敢去!洞里有神龙,会吃人的!”徐霞客想,哪里会有吃人的神龙?我更得进洞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他携带一名仆从,手举火炬,摸进洞去。洞中有一段路十分狭窄,只有一多高,一尺多宽,还坑洼难行。徐霞客把火炬举到前面,自己像蛇一样向前爬行,肩背腹部几乎都贴在洞壁上。钻过窄路,内洞一下子宽阔起来,山石形状变幻万端,石头的纹理美不胜收。当他们安全出来的时候,洞外围了好几十人,因为好久等不到他俩出来,都以为他们被怪物吃掉了!

    徐霞客一生不畏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因此他的游记涉及范围极广。他以科学求真的精神进行实地勘探,现代地理学家证明他游记中的描述非常准确。加上他的游记文笔生动,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极具文学艺术性,因而被后世称为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阅读大地,描述自然,徐霞客成为了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同时也是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1根据短文填空。

    徐霞客是我国旅游写作的________,也是开创田野考察的________,他写成了《__________》这本千古奇书,极具___________

    2文章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自然段是对徐霞客及其成就的概括介绍,第________自然段写徐霞客立志走遍天下,第________到第________自然段主要写了考察工作的艰险。

    3用“________”画出第四自然段中描写洞内环境的句子。

    4第三自然段画虚线句子中运用攀险峰涉危涧,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字词语写出了徐霞客考察工作的艰苦。

    5第三、四自然段表现了徐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精神品质。

    6阅读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分条概括徐霞客的游记被称为“山水文学不朽的杰作”的原因。(每条不超过7个字)

    _________

    7第四自然段没有对徐霞客进行哪方面的描写?(画“√”号)

    [语言]   [动作]   [心理]

    8以下对短文分析不正确的叙述是(   )

    A.文题“阅读大地”,在本文中是“考察名山大川”的意思。

    B.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述的。

    C.第三自然段中有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D.第四自然段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 11、课内阅读。

    ①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②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③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④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对第①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拟人

    B.对偶

    C.比喻

    D.排比

    【4】下列对火星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上有四季更替。

    B.火星上有运河。

    C.火星上有植物。

    D.火星上的风会把表面的尘土吹来吹去,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5】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吧。

    泥土最珍贵

    两个欧洲人来到埃塞俄比亚,他们到处奔走,绘制地图。皇帝知道后,就派了一个向导去帮助他们。后来欧洲人结束了工作,向导回到首都,报告皇帝说:陛下,欧洲人把见到的一切都画到地图上了。他们到过尼罗河发源地塔那湖,然后顺流而下;他们找到了金银矿,把矿产、森林、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记了下来。皇帝对欧洲人的意图思考了很久,他决定接见欧洲人。

    欧洲人到了皇宫里,皇帝亲自接见并宴请他们,还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最后皇帝派了几个人送欧洲人上船。欧洲人到了河边,正要上船时,送行的埃塞俄比亚人要他们停下来,脱下鞋子。欧洲人脱了鞋子,送行的主人仔细抖他们的鞋子,还刮下鞋底的土,然后把鞋子还给欧洲人。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__欧洲人问__主人回答__皇帝要我们祝你们一路平安__还要我转告你们__你们来自远方的强国__亲眼看到了埃塞俄比亚美丽富饶的土地__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__她的泥土是我们最为珍惜的__我们在泥土里下种、埋葬死者;我们干活累了后在泥土上休息;我们在它的草地上放牧牲口;你们翻山越岭,过草地,穿森林,所走过的路都是我们祖先、孩子的脚在泥土上踩出来的。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是我们的父母、亲兄弟。我们款待了你们,赠送了贵重礼物。但是,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粒也不给。

    1)给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加上标点。

    2)查字典,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用部首查字法。_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奔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________款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3自然段的段意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埃塞俄比亚的泥土是我们的父母、亲兄弟。

     

     

    泥土是埃塞俄比亚最珍贵、最神圣的东西,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粒也不给。

     

     

    5)选文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的主题有哪些相同之处?

     

     

     

  • 1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着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1】这段话的特点是( )(多选)

    A.这段话是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

    B.这段话很有序地列举出生命存在的条件,并逐条进行说明。

    C.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

    D.几个条件结构相同、语气相同。

    【2】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多选)

    A.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

    B.可以吸引读者读下去。

    C.可以把条件表达得很有序,条理分明。

    D.可以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3】仿照上面的语段写一写。

    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①30年前,为了祖国的强大,他抛家舍业,隐姓埋名地秘密工作;30年后,祖国褒奖他,他的事迹令人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他,就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②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我国在耗资巨大、技术领域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批准立即成立代号为“19”的研究所,研制导弹核潜艇,年轻的黄旭华成为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因为机密和危险,黄旭华带着20几位舰船方面的专门人才,来到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且在地图上查不到的小岛上进行研究。为了保密,这里不通邮,也不通电话,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从此,黄旭华一家就在父母面前“消失”了(后妻子李世英也被调到北京,但对黄旭华所从事的工作一概不知)。

    ③荒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整年都是风沙弥漫。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发都得从零开始!因为所有人都没有见过核潜艇!直到有人从国外带回两个儿童核潜艇玩具模型,团队才总算有了实物参数。正是靠着拆解这两个核潜艇玩具模型,科研队伍才坐实了资料内容。为了一个数据,他们争分夺秒不停地计算。玩具模型与他们搜集到的媒体资料数据吻合,都是通过计算、比对完成的。

    在研究核潜艇的十多个春秋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甚至特殊时期对黄旭华和一些技术骨干精神的打击,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核潜艇是一个三千多吨重、像鲸鱼一样在几百米深的海底遨游的钢铁圆筒。它是在深水中运动的武器库和战斗堡垒,一艘核潜艇的发电量可以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其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必须集成航海、导弹、计算机及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才能将它制造出来。当时没有电脑,所有数据只能靠算盘和计算尺,起早贪黑工作是研究人员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黄旭华带领下,经过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⑤从1958年组建团队到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试航,不到13年的时间,对于当时科技落后、经验全无的中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⑥1988年4月29日,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试验的风险很大,任何一条焊缝、一条管道、一个阀门,若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62岁的黄旭华不顾大家阻拦,毅然决定亲自下潜300米。当核潜艇下潜快到300米时,潜艇顶壳多个位置“咔咔”作响,令人毛骨悚(sǒnɡ)然。黄旭华因承受压力过大,眼底、耳朵和牙龈都渗出了血,但他全然不顾,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⑦从此,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shè)力。

    ⑧黄旭华,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了!

    (根据相关报道改编)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能比较全面地概括文章第②~⑤段主要意思的一项是(  )

    A.1958年,黄旭华隐姓埋名,在条件艰苦和我国核潜艇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用十多年时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B.1958年,黄旭华带领团队,在条件艰苦和我国核潜艇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用十多年时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C.1958年,黄旭华带领团队隐姓埋名,在条件艰苦和我国核潜艇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用十多年时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创造了奇迹。

    【3】用“ ”在第③段中画出“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发都得从零开始”的原因的句子。

    【4】文章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是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黄旭华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国,像黄旭华这样的楷模人物还有很多,如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黄大年等,选择你了解的一位,用一两句话写写他(她)在你心中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 16、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不改变原意,换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整个大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红不但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干活,所以在学校也主动为同学服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河上的帆了,一张张白帆,像一朵朵白花,开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又像一片片白云,飘在蓝蓝的天上。

      这句话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9、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喜怒哀乐,也会有酸甜苦辣。泪水,它承载了这些情感的自然流露,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我们走过的历程,是我们成长的记录。请选择你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一次流泪写下来。注意:

    ①题目自拟。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③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④5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