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
②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③冰岛已成为本届欧洲杯当仁不让的黑马,要知道,他们在最后两场比赛中战胜的奥地利队和英格兰队都是世界强队。
④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
⑤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上,物品琳琅满目。
⑥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新中国温暖的阳光,自己却在黑暗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百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死得其所。
A. ②⑤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①④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讯。
B.各级党校应该树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学风,学员长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才可能成为讲究实事求是的人。
C.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D.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墙壁
岛崎藤村
嫂嫂说起话来,总是啰啰嗦嗦的,在旁边听着的弟弟早就不耐烦了,他用“嗯、嗯”,“然后又怎么样了”之类的话应付着,后来实在应付不下去了。
“那就是说,山胁的意思是不能再照顾阿吉了,是吧?”弟弟打断了嫂嫂的谈话。
“不,倒也不是这个意思呀!”嫂嫂苦笑着说,“山胁也是个赋闲的人,倒也很愿意照顾阿吉。无论怎么说,阿吉终究是个很拖累人的病人呀,物价又一个劲儿地上涨。”嫂嫂想了想接着说:“听说阿吉也有点过分呐!山胁跑来说,以前对付着吸烟丝就行了,最近却提出要吸纸烟,没办法,只好买来给他了,现在是每天吸两盒朝日牌香烟……”
弟弟急着要结束这场谈话,插话说:“如果有十圆的话,阿吉的生活过得去了吧?”
“问题就在这儿呀!山胁说如果每个月不多给两圆的话,他照顾不了阿吉的生活。”
“嫂嫂,怎么样,”弟弟摸着下巴说,“你把阿吉接来照顾,我每个月拿十二圆,这对你来说岂不是更合算吗?”
嫂嫂消瘦的身体颤了一下:“算了吧!让我和阿吉住在一块儿,那我死也不干。”
嫂嫂特地从下谷来的用意,弟弟这时候才忧然大语。“好吧,就这么办,请你告诉山胁吧!”弟弟沉吟了一下说,“难为嫂嫂跑了一趟,今天可实在没办法。”
正在这时候,弟弟的妻子进来了。
弟弟对妻子说:“你先拿两圆给嫂嫂,剩下的让阿君来取吧!我出去一趟,你把衣服拿来。”
弟弟开始换衣服。妻子从壁橱的柳条包里拿出几双洗干净的布袜子,看了看,从里边挑出一双好一点的,递给了丈夫。弟弟漫不经心地扯断了连缀的线,硬将皱巴巴的布袜子套到自己的脚上。
“嫂嫂,桦太那边有信吗?”弟弟扣着袜扣问道。
“嗯,前些日子来信了,说工作挺好,——还向大家问好。”
“只要他好好干就行了。”
“是啊,我也这么想呀!”
“还没往家里寄生活费吗?”
“到外边干活,刚刚才一年!”
弟弟戴上帽子,离开嫂嫂,随后走出本所的家门。
哥哥住在筑地的公寓里,弟弟来他家的时候,正巧哥哥打完电话回到二楼的自己房间,说要写封信,就伏在桌子上,急急忙忙地挥动着笔杆。然后又把写完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封上口,在把身子转向弟弟的同时,拍拍手叫人。
“这是封急信,马上给我投送出去。”
哥哥对公寓的女仆吩咐说,然后打量着弟弟。
弟弟说:“今天我来有点事。”
“哦,等等!”哥哥从橱柜里拿出一个新的装着点心的铁盒子说,“别人送的,尝一块。”
哥哥已经有些秃头了,弟弟呢,黑发里也早已夹杂着白发了。兄弟两个几年来一直承担着住在下谷的嫂嫂一家人和阿吉这个不幸的弟弟的生活费用。哥哥的秃头和弟弟的花白头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段历史的斑斑痕迹。
“阿吉那份生活费想请你给垫一下……”弟弟说,“这个月我太拮据了。”
“哎,你也竟至如此?”哥哥苦笑了,“我以为你满应付得了呢,下谷那边的费用我也没给送去。哈哈哈哈哈!都困难到一块儿去啦!”
“还有咧,山胁又要求增加费用了。刚才嫂嫂来说了这个意思,我已经答应了。”
“阿吉这家伙真是个使人操心的人呀!”说着,哥哥捋起袖子,“唉,话又说回来了,第一,他的思想方法就是错误的。既然是个窝囊废,就应该像个窝囊废的样儿,老老实实地听从大家的安排。残废到那样,还动不动要责难别人。”
刚才我和嫂嫂商量:“把阿吉接到她那儿,这样在经济上岂不是对她更合适吗?可是嫂嫂说,算了吧,和阿吉住在一块儿,死也不干。”
“受照顾的人还说这种话!”
“说起来阿吉也真够可怜的了!”弟弟说着,又改变了语气,“我的岳父指责说,我们这样帮助兄弟不对头,哪有借钱帮人的道理。”
“嗯,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哥哥爽快地笑了,“而我呢,也有我的想法。我在公寓住了十多年,尽管世人认为我是个无所事事的人;但是,我不记得我麻烦过什么人,我从来也没有从哥哥那儿要过一个铜子。尽管这样,我还是帮助了下谷的嫂嫂一家人。总之,我是在尽力而为。”
“这种事呀,一个月两个月算不了什么,长年累月,可就有困窘的时候了。”
“可不是嘛,真是困窘极了的时候呀!”
既然哥哥的情况不允许,弟弟站起来,准备再到别处去借钱。
“你看,特意来一趟,实在抱歉。”哥哥说,“喂,等等,我把这些点心分分带回去给孩子吃吧!”
弟弟把哥哥给的点心放进袖兜,离开了公寓。对着冰冷的墙壁,寂寞地卧着病躯;给吃的就吃,不给吃的就不吃;这就是阿吉的生涯。直到四十岁的今天,阿吉对世事不闻不问,像生活在黑暗墙壁的阴影里的什么似地打发着日子。只要是一想到阿吉,弟弟的眼前必定同时浮现出那堵冰冷的墙壁来。墙壁可以说就是阿吉的一生。而且一想到世上还有阿吉那样的人,弟弟不由得为自己的奔波忙碌而感到可笑起来。但是,又觉得只要是阿吉活一天,就不能不养活一天。那天,弟弟也因为还有别的事,风尘仆仆地整整跑了一天,好容易凑够了钱,回到家里。
第二天,按照约定,嫂嫂的女儿来拿照顾阿吉的生活费。当弟弟从钱包里拿出十圆交给她的时候,却反而觉得受到了阿吉的嘲笑:“虽然兄弟很多,却都不够意思啊!”
1908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嫂嫂有意提起阿吉要吸纸烟的细节,是为了让弟弟同意增加阿吉每月的生活费用。
B.哥哥常年住公寓,雇佣女仆,还有人给他送点心,暗示哥哥的经济状况其实很好。
C.弟弟向哥哥转述嫂嫂表示不愿意和阿吉住在一起的话,含有对嫂嫂行为的不理解。
D.兄弟俩谈论阿吉时,弟弟的语气发生变化,显示他在借钱帮助阿吉上的纠结心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主要借助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吸引读者。
B.小说的语言平实、自然,真实地展现了社会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C.哥哥和弟弟承担着嫂嫂、阿吉的生活费用,让小说的氛围在冷暗中也不乏温暖。
D.阿吉虽未出场,但不可或缺,因为小说是围绕解决阿吉的生活费用展开叙述的。
【3】小说以“墙壁”为题,请简要分析其寓意。
【4】小说中嫂嫂、哥哥和弟弟三人对阿吉的态度各有不同,请探究其原因。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各行业的工匠要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要通过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2)《礼记·大道之行也》中体现“大同”社会老弱病残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种树郭橐驼传》文末用“____________”直接点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4)《长亭送别》中用设问的手法,融情于景,突出莺莺内心极度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1)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面对“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的社会环境,世人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尺度,而屈原却把“宁溘死以流亡兮”作为自己的选择。
(2)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作者面对深邃的蓝天,连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疑问,引发了对宇宙的思考。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迟疑后才娇羞出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月”是我国古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它能够营造幽美的意境,承载诗人的丰富情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读者,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飞过鉴湖;白居易《琵琶行》的开篇“______,_______”两句,以朦胧月色来渲。染饯别的愁绪,令人倍感凄惨;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结尾“_______,______”两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令人心醉神迷。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成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六国王宫中收藏的珍宝是其统治者经过不知多少代多少年“_______________”,才能够“______________”的。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能够爱惜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如果秦的统治者能爱惜六国百姓,“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贪婪掠夺而又挥霍无度的丑陋行径。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①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沧浪:指汉水支流沧浪江。《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缪。”随遇而安之意。②筱(xiǎo):细小的竹子。娟娟净:秀美光洁之态。③裛(yì):滋润。红蕖:粉红色的荷花。冉冉香:阵阵清香。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 颔联描写草堂景物,景中含情。上句言翠竹迎风,呈其疏秀;下句言红荷沾雨,吐其芬芳。
C. 颈联写客中少助,生活局促的情境。昔日厚禄故人书信断绝,稚子形色凄凉。用语十分沉痛,欲扬先抑,为下文张本、
D. 尾联点题,升华主旨。诗人不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狂傲的态度来对待世俗人生,这就是诗人的“疏放”。
E. 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2】“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出。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困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酆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日:“诸君知猎乎?”日:“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汉十一年,陈稀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巳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B.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C.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D.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亭长,秦官名。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
B.关中是古代地区名,所指范围大小不一,一般泛指大散关以西战国末秦故地。
C.所食邑即收食禄的封地,由皇帝封赐给臣下,受封者以其中民户赋税为食禄。
D.相国是辅佐君主治理国政的最高长官。韩信死后,丞相萧何被刘邦拜为相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何勤勤恳恳,长期辅佐刘邦。萧何在刘邦做亭长时就经常帮助他。楚汉战争中,萧何以丞督事身份留守巴蜀、关中,使刘邦有稳固的后方。
B.萧何深谋远虑,志在经世济民。汉军攻入咸阳,将土们忙着哄抢财宝,萧何却收藏秦律令图籍档案,使刘邦能了解天下地形、户口等情况。
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猎狗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刘邦的一番话过后,武将们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D.萧何忠于刘邦,献计斩杀韩信。楚汉战争中,萧何为帮助刘邦战胜项羽,举荐了韩信;刘邦称帝后,因韩信谋反,萧何又帮吕后杀死了韩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2)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钢琴教师鲍里斯·戈尔德夫斯基经常使用的《勃拉姆斯随想曲》曲谱有一处印刷错误,但是这个错误一直到一个水平较差的学生按照谱子演奏时才被发现。
2007年,俄罗斯国家电视频道播放“北极之旅”的新闻节目。节目中,俄罗斯潜水艇进入北冰洋宣布主权,还配了现场画面进行报道。该画面被许多电视台转播到了世界各地,谁都没感觉有问题,芬兰一个13岁男孩觉得电视画面可疑,他发现该画面居然是从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剪辑下来的。
2008年4月,一个来自密歇根州的小学五年级男生在史密森学会的航天展上发现了27年来一直没被发现的错误,纠正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的预测。
上述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
上面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