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牛各一头叫“少牢”,这是两种不同等级的祭礼。
②在古代丧葬礼中,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常拿财物助丧家办理丧事,这一习俗,称之为赙赠。
③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中,推举孝悌之人为孝廉,才华出众之士为秀才。李密曾被举荐为孝廉和秀才。
④“世荫”,也叫世袭,指的是在封建时代,子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因而家中每一位子弟都能世袭官职。
⑤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为一乘。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极其强大的国家。
⑥刑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主管刑罚,在不同的朝代职责范围不尽相同,长官为刑部尚书。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天傍晚,义乌某公司突发大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接到报警后,义乌消防支队立即调派北苑、稠江两支现役消防中队9辆消防车46人倾巢出动,前往事发地。
B. 在暑期,去海边旅游是很多游客的首选,但时值九月,天气转凉,去海边旅游的游客急剧减少,旅游区的民宿、餐饮、艺品店都呈现出一派惨淡经营的模样。
C. 在我国现有的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比例高达62. 4%,其中1. 8%的人员不满18岁,这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应该引起我们警惕。
D. 随着市场的升温,这一届IFA(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各种飞行器比往届要多很多。不过纵使对手浩如烟海,终究有一款飞行器力战群雄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潜浮
陆颖墨
小说稿子写出来以后,我找到的第一个读者就是舰队司令。倒不是拍马屁,手头这部反映潜艇部队的东西得以写成,这位中将确实帮了不少忙,有他说句话,体验生活、采访乃至创作都遇上了绿灯。其实,他并不是对我情有独钟,他钟情的是钻了二十多年的潜艇。
中将破例在家里给了我一个小时,谈他连夜看完稿子后的看法。“昨晚他翻了大半夜的身。”他的老伴在一边表示了对我的不满,于是我非常感动,连忙掏出了笔记本。
临到谈话结束,司令顺手又翻了翻稿子,再合上,看一眼而后不经意地问:“就用这个标题?”
我点了点头。对这个题目我是非常得意的——《沉浮的国土》,拿这个来比作我们的潜艇,最贴切不过了。
“我提个建议,能不能把这个‘沉’字改成‘潜’字?”司令依旧是随意说说。
我没有吱声,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用‘沉’字好。”
“‘潜’字也不错,让人一下子看出写潜艇的。”大概是见我没有点头,又说,“我这只是参考意见,还是你们作家定吧。”我也赶紧说:“我回去一定认真考虑首长的指示。”
“不是指示,是意见,仅供参考。”司令更正道。
话虽这样说,回去后我还是费心思琢磨了半天,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用“沉”字比“潜”字好。首先,“潜浮”不符合一般读者的语言习惯,拗口。用“沉”字感觉上比较凝重,不仅表现了潜艇的运行状态,也喻示了新中国潜艇事业的坎坷历程。换了“潜”,是可以很快让人明白写的是潜艇生活,但这恰恰是小说题目的大忌,没有了悬念和想象的空间,自然失去了应有的诱惑力,而且文学味和作品气势也要受到影响。
我把自己的意见给出版社的编辑说了,他也有同感,还说:“要是真依他改了,没准书的征订数要下降。”
看来,只能用原来的题目。
可是,司令那儿怎么交代呢?
编辑笑了:“你也真是个实在人,你以为他那么大一个司令整天闲着没事,老是惦着你这个题目呢?他那样说,不过是表示一下对创作的关心,再则,也显示一下他在这方面不是外行罢了,这种事兄弟见得多了。你放心好了,他在军事上是天才,在文学上就比你差远了!”
于是我有些脸红,觉得自己过于自作多情了。是呀,一个舰队那么多兵,那么多舰艇,每天有多少事他都忙不过来,哪里还会有空惦记着我这本书的题目?退一万步,即使他果真还记得,不改也没什么了不得,他不也是说仅供参考吗?
就这样,稿子进了印刷厂。
大概是半个月之后,编辑突然来电话,说小说的标题变了,“沉”字改成了“潜”字。我吃了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
原来,司令亲自给出版社的头头打了一个电话,就是为题目上的那个“沉”字。他依旧是提出了那个参者意见。可是社里却不敢不认真地“参考”,马上通知改变书名。
我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老头子会在这件事上较上劲,何苦呢?这么大的首长,这样干未免有些太那个了吧?终于我明白了:他开了口,我却不尊重他的意见,事情虽小,却确实有个面子问题。只是他这样做未免……
我也是有个性的人,自此再也没去找过他。书出来了以后,也没给他送。当然,出版社自然会给他寄的,看着这封面上的那几个字,我心里总像塞了什么似的。
半年后,一位潜艇艇长到北京出差,顺便来看看我。他说那本书他们都看了,反映不错。还说,他们的老首长——舰队司令都说这个作家怎么不见了,连书也不送一本来。
“首长惦着你,你有机会到舰队去看看他。”他说。
他这么一讲,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激动就把改题目的事讲了出来。
“当然是用‘潜’了。你知道不知道,自从一次潜艇触礁下沉后,潜艇兵都不再说‘沉’字,就像舰艇兵吃鱼时不说‘翻过来’,航空兵不说‘一路顺风’一样。”艇长说。
我一撇,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幸好没用那个“沉”字!
“他怎么不跟我讲明呢?”
“你也不想想,这些忌讳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那么大的首长,怎么能说呢?”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他钟情的是钻了二十多年的潜艇”一句,看似不经意的交代,实则为下文埋下伏笔。
B.小说设置的两个次要人物——出版社编辑和潜艇艇长,都起着推动情节和反衬主要人物的作用。
C.当我把自己的意见告诉编辑后,编辑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而认为不用改,语言符合人物身份。
D.小说采用误会法设置情节,我对舰队司令的误会使小说情节产生波澜,充满戏剧性,引人入胜。
【2】本文塑造了舰队司令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有人觉得这篇小说标题应改用“沉浮”,你认为是用“潜浮”好还是用“沉浮”好?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村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王勃《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一幅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成的完美的暮江秋色图。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5)《归去来兮辞》诗中用“《归去来兮辞》诗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的《陈情表》中,直陈其事,用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的表现出来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晴天碧水、天水相接,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叙述自己亲朋相乐、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习近平主席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2)____________,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
(4)斜阳草树,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5)____________,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6)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7)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
(9)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____________。
(10)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虽短暂易逝,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由悲而乐的转折,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优秀才能。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善飞的鸟和善攀爬的猿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下句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又有象征意义。
B.颔联“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表现诗人情感态度。
C.颈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通过出山前后诸葛亮的表现,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
D.全诗以虚写实,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2】请结合本诗尾联与陆游的《书愤》尾联,试比较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茂字休连,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为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男。
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后为台郎,累年不调。亦知齐之将亡,求为边职。久之,为雍州长史。梁武便以王佐许之,事无大小皆询焉。人或谮茂反,帝弗之信。谮者骤言之,遣视其甲矟,则虫网焉,乃诛言者。或云茂与帝不睦,帝诸腹心并劝除之,而茂少有骁名,帝又惜其用,曰:“将举大事,便害健将,此非上策。”乃令腹心郑绍叔往候之,遇其卧,因问疾。茂曰:“我病可耳。”绍叔曰:“都下杀害日甚,使君家门涂炭,今欲起义,长史那犹卧。”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发雍部,遣茂为前驱。郢、鲁既平,从武帝东下,为军锋,师次秣陵,东昏遣大将王珍国盛兵朱雀门,众号二十万。及战,梁武军引却,茂下马,单刀直前,外甥韦欣庆勇力绝人,执铁缠矟翼茂而进,故大破之、茂勋第一,欣庆力也。
群盗之烧神兽门,茂率所领应赴,为盗所射。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加镇军将军,封望蔡县公。
茂性宽厚,居官虽无美誉,亦为吏人所安。居处方正,在一室衣冠俨然、虽仆妾莫见其惰容。姿表瑰丽,须眉如画,为众所瞻望。徙骠骑将军、开府同三司之仪、江州刺史、在州不取奉,狱无滞囚,居处被服,同于儒者。薨于州。武帝甚悼惜之,诏赠太尉,谥曰忠烈公。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B.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C.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D.茂因掷枕起/即袴褶随绍叔入见武帝/大喜下床/迎因结兄弟/被推赤心/遂得尽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男,中国古代封建爵制中的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五等爵位。
B.长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D.谥,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带有景、懿、灵、炀等字眼的谥号往往是一种美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茂具有先见之明,他看出齐朝将亡,请求担任边地的职务,过了很久,被任命为雍州长史。
B.王茂作战勇猛果敢,在朱雀门的战斗中,他下马挥单刀奋勇向前,在外甥的帮助下大败王珍国军。
C.王茂性情仁爱宽厚,能让吏民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做雍州长史时不取俸禄,监狱里没有滞而未决的囚犯。
D.王茂举止行为端庄,仪表俊美,为众人景仰;独处一室时也衣冠端正,即使是身旁的仆妾也没有见过他倦怠的样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后为台郎,累年不调。
(2)茂跃马而进,群盗反走。茂以不能式遏奸盗,自表解职,优诏不许。
12、写作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