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杭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化。  ▲    ▲  ▲   ,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①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

    ②一般来说,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单纯的抒情写景

    ③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

    ④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体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⑤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

    ⑥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

    A. ②①⑥④⑤③   B. ②⑤③①⑥④

    C. ③⑥①④②⑤   D. ③①⑥④②⑤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用优美的文笔,动人的细节,娓娓叙说了夫妻两人举案齐眉的幸福生活。

    B.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广大贫困山区的人民,食不果腹,生活极其困难。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经常听见看见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误入歧途抱憾终生的人和事,我也会笑着感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它现在的贫乏并不致命,并不意味会被永远拒之门外。它自身的没落为其正本清源和准备改进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古典柱式中,建筑找到了它的最高表达方式:即使天才们也不能再对它做进一步的改进,就如同无法再改进人类的身体和骨骼一样。辛克尔宣称:建筑的进化在过去很显著,现在只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才能觉察到古典柱式中所需要的改进。

    这在所有的文化领域都是显而易见的:当说不好古典语言时不能就这样放弃;相反,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必要建立适当的途径来重构古典形式。有人说传统建筑语言已经枯竭并最终过时,这是一个灾难性事件的结果,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出于对传统建筑自身内在结构的评价,而是对传统建筑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滥用的拒绝。传统建筑远不是一种外来语,真正的传统建筑仍在和我们对话,而且效果很好。即使我们不能够发出我们自己的,它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传统建筑始终是一种有生命的语言,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过去的、现代的危机既没有侵蚀也没有污染传统语言:它的规则、含义、发明和词汇都只是在混乱中被暂时掩盖了起来或被人们所视而不见。传统建筑语言的知识构架以及了解如何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过渡期被硬生生地打断了。它的原则完全可能重现新貌,也可能已经正在进行中了。建筑价值的转变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自愿的,而是有决定因素和原因的——它是一个文化的选择。

    (选自(卢)莱昂•克里尔《社会建筑》)

    1下列不能支持“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传统建筑有可能会暂时没落,它的发展和完善始终不曾停止过。

    B.传统建筑如同一种活着的有机物,总是在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C.传统建筑由于并不致命的贫乏,目前被建筑师们暂时拒之门外。

    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

    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

    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被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3概括传统建筑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描写行人步履艰难、抚胸叹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与“光阴似箭,时不我待”意思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二十四桥边的红药,以乐景衬哀情,通过写红药的繁华反衬整个扬州城的凋残破败,再用一个诘问收尾,催人泪下。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的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长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 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荀子《劝学》中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劝学》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⑵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⑶《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说做人不讲诚信无法立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对“大丈夫”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类似庄子在《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中,也论述了学和思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②《梁甫吟》:古乐府中的一首葬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先写花伤客心,用衬托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再写万方多难的局势,前因后果,顺理成章;“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空间和时间上延展开来,形成了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了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其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C.颈联主要写国家战事,上句的“终不改”,照应颔联的“变古今”;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D.尾联借用典故,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怀抱,表明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体现了卒章显志的艺术特点。

    【2】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节选自《礼记·大学》)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虑而后能       得:处事合宜

    B.致知在       格:标准

    C.人之其所亲爱而       辟:偏向

    D.之其所哀而辟焉       矜:怜悯,同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学       吾为其无用而掊

    B.知止后有定       不仁,如礼何

    C.欲齐家者       恕乎

    D.小人闲居不善       之于未有

    【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B.跨者不行

    C.何不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B.《礼记》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美学等思想。

    C.曾子,名参。其父曾点,字皙,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D.“慎独”可以理解为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世界自己主宰。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它会越来越狭小;走出自己的世界,它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