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逻辑推断。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作案的是丙;乙:丁是作案者;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如果四人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今年重阳节,学校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老校友们通报了学校多年来的发展形势。
C.这些大妈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孙自法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给力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殊荣。
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年,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敏的极大兴趣。1947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4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
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1956年1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
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郑哲敏还通过对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认为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在郑哲敏眼里,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郑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
已89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作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1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钱伟长的课上,在清华大学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使他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
B. 郑哲敏是中科院力学弹性力学组组长,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C. 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础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
D. 郑哲敏创立了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和领域。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
B. 1955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学森的鼓励,他们回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
C. 郑哲敏早期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才开始爆炸力学研究。
D. 郑哲敏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唯一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E. 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
【3】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 ,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积极乐观生活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提出,要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错误的人,就应做到“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客人箫声“舞幽壑之潜蛟”,《李凭箜篌引》也有类似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4)《卫风•氓》中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是鸟也, 。南冥者,天池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3) ,则芥为之舟;
(4) ,而后乃今将图南。
(5)朝菌不知晦朔, 。
(6)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
(7)故曰: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9)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0)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绝云气,负青天。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借古代月宫的传说,以“ , ”二句,渲染了音乐不可抗拒的浸染力。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3)柳永在《望海潮》中,通过“ , ”,描绘了江南杭州商业繁荣、生活华侈的景象。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了广泛学习与不断思考的关系,他指出君子只有通过“__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3)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________?”
②________,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③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________。
④不失其所者久,________。
⑤岂曰无衣?________。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⑥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
⑦________,但愿长醉不愿醒。
⑧________,尘满面,鬓如霜。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久雨
王安石
煤炱著天无寸空,白沫上岸吹鱼龙。
羲和①推车出不得,河伯②欲取山为宫。
城门昼开眠百贾,饥孙得糟夜哺翁。
老人惯事少所怪,看屋箕踞歌南风③。
【注】①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②河伯:古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③南风:古代乐曲名,借指帝王之歌,用以颂扬明君惠政爱民或施惠于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标题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起到统摄全诗的作用,诗歌内容围绕“久雨”展开。
B.首联上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乌云的浓厚与广大,下句则是写河水因雨大而冲上堤岸。
C.颔联诗人想象羲和不得出来,河伯取山为宫衬托雨之久雨之大,运用神话增添奇幻色彩。
D.尾联以老人平素“惯事”与今日箕踞悲歌形成反差,欲扬先抑,蕴含作者对老人的同情。
【2】诗歌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雨?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而视之 发:发现
B. 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 干:求取
C. 而师法于千万世 师:效法
D. 于是就而学之 就:靠近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叙写了旧本韩文获得的经过,从时文与韩文的盛衰演变,也反映出古文运动的产生及其发展。
B. 杨、刘为代表的作品成为天下学者追逐的“时文”,道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文风的深刻影响。
C. 欧阳修十七岁应州试,被主考官黜退,认识到如果想获取禄位,就要好好在韩愈的文章上下工夫,来实现向来的志愿。
D. 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
(2)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本文叙写了作者读韩文的三个阶段,试作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3月12日长江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象征着我国又一次攻克了航天技术的发展难关,但其实中国航天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3月16日,我国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失利,看到这个消息后,一位有着航天梦的初中生非常的难过和着急,他利用课上课下积累的知识给科研人员寄了一封信,讲述了自己对于长七失利原因的分析。其间细腻的分析、仔细的推理透露其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在信件寄出约一周后,长江七号总设计师范瑞祥和长征七号总指挥孟刚便给这位初中生写了回信,“你分析推理很有逻辑,见解也很独特,相信长大后一定可以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近日这两封信的事情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刷爆网络。网友们被这两封信打动,鼓励少年再接再厉,“继续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同时也对航天事业送上深深的祝福:“继续冲,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读完上述材料,请从初中少年、科研人员和网友们三方中,选择一方写一篇文章来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