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时期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首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是歌行体诗歌,两首诗歌都具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的特点,具有感伤色彩,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B.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代表作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九辩》各1篇。
C. 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却难以出头的寒士心怀不平,常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这种不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的《拟行路难》正是这类文学作品的代表。
D.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据《晋书》记载,窦涛妻苏氏曾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给她的丈夫,后来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的丈夫的信。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中的“锦书”与之同义,都是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书信。
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三项是
A.《哈姆雷特》中克劳迪斯派哈姆雷特出使英国,想要借机处死他以绝后患,哈姆雷特察觉后装疯卖傻,克劳迪斯的阴谋没有得逞。
B.《茶馆》发挥作家熟悉旧北平生活的优势,,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避开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绘,构成了一个展览式的“浮世绘”。
C.《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在克劳迪斯祈祷时可以杀了他报仇,但他没有下手,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在祈祷时死亡,灵魂会上天堂,他不希望给克劳迪斯上天堂的机会。
D.《茶馆》中的常四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爷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表现了这位爷的怀旧情绪,也反应了当时革命的不彻底。
E.乔特鲁德没有参与十恶不赦的谋杀,在克劳迪斯的淫威下,乔特鲁德毫无选择的余地,虽然她有无情的一面,但她也是一位善良的母亲,本质上也是一位受害者。
F.《茶馆》中,掌柜王利发对自己经营的茶馆多次改良,但最终仍未摆脱失败的凄惨命运,只好发出“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的悲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与手
[美]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
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上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
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观察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句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而且我也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铐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两位乘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
【3】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郦道元《三峡》)
(3)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7)____________,勿临渴而掘井。(朱伯庐《治家格言》)
(8)牢骚太盛防肠断,____________。(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5、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人教版数材考生作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静女其娈,贻我彤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静女》)
(4)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间夜》)
(6)云中谁寄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以桑树起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2)《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的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面对世人赞誉和非议而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性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仰望明月,遐思冥想,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进行探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恨歌》中用萤火虫、孤灯烘托唐玄宗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着《长恨歌》全诗的节奏和笔调,有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的句子____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
(4)《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极大的释放。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写了桃花源中的老幼快乐自足的生活状态。
(2)《庄子·逍遥游》中关于鹏之背的阔大的描写有两处,前一处是“_____________”,后一处是“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高,并写了壁险奇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思念家人、感时伤怀的复杂情怀。
(3)《渔家傲·秋思》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____,____。”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中表现戍边将士骑术精湛,射技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文章结尾“孔子云:何陋之有”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主旨句,突出作者的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6)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不求扬名显贵的人生追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郦道元《三峡》中正面描写山峦高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首诗理解和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想象丰富,色彩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B.诗歌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照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C.诗中“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蛟,突出本已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本诗不但成功地描写了李凭弹的箜篌声之神奇美妙,而且直抒胸臆,赞美了他的高超技艺并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2】这是一首描摹音乐的诗歌,诗人是如何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秦之异人质于赵,处于(户卯)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后劝立之 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后劝立之/
B.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后劝立之/
C.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后劝立之/
D.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后劝立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厩,指的是宫廷外的马舍。厩,其本意为指马圈、马棚,后来引申为牲口棚。
B.山陵崩,在文中是帝王死亡的委婉语。“天子死曰崩”的表述见于《礼记·曲礼》。
C.“贾于邯郸”的“贾”指做买卖,与成语“商贾云集”的“贾”读音、用法相同。
D.避席,指古人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离开坐席而伏于地或站起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濮阳商人吕不韦有政治眼光,非常善于审时度势,他见到秦国入赵为人质的公子异人,便觉得奇货可居,准备做一笔拥君立国的大买卖。
B.吕不韦先去说服异人,谈及他危难的处境,说秦赵一旦开战,异人性命难保,并允诺有办法助异人回国并继承王位,获得了异人的信任。
C.吕不韦讲究策略,迂回前进。为说服华阳夫人,他先去说服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华阳夫人是楚国人,他为讨好华阳夫人,让异人更换名字。
D.吕不韦在子楚登上秦国君主之位后,被任命为国相,并被封为文信侯,获得了蓝田十二县的食邑,实现了自己谋立国家之主,获利无数的目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2)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
【5】吕不韦是怎样劝动阳泉君接受自己的建议的?请简要概括。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位郑州考生在高考前一天的晚上还在玩游戏,他的母亲忍不住骂了他几句,没想到惹恼了儿子。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准考证在家放着,儿子却不见了踪影,便急忙赶到考场。然而一直等到开考铃响,也没有见到儿子的身影,儿子手机也一直处在关机状态。这位无助的母亲忍不住在考场外大哭,自责不已。
这件事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议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