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与“将有事于西畴”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奉晨昏于万里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南冥者,天池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2、下列语句中,划线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快
B.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准则
C.恐年岁之不吾与 等待
D.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举 成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多人都知道,第二次大战中,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外务省的密电曾被中国特工破译,情报也确实送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手上,可惜罗斯福不相信中国人有此本事,未采取任何防御措施,以致美国海军遭受惨重损失。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成功破译日军密电的功臣究竟是谁?这一直是个谜。作家吴越历经数十年研究、探访,积累了多方面珍贵史料,终于使这位鲜为人知的无名英雄浮出水面——他就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密码破译天才池步洲。
1908年,池步洲出生在福建省闽清县一个农家,因家贫无力上学,童年时代池步洲是在放牛、割草中度过的。直到他十岁那年,二哥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全家迁到福州,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改善,池步洲才有机会上学。凭着过目不忘、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高智商,他数次跳级,仅用九年时间,就以优异成绩修完了别人要用十二年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为了培养这个天赋甚高的弟弟,哥嫂变卖田产,送他到日本东京大学深造。毕业后,池步洲在中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署任职,并娶了出身望族的日本姑娘白滨英子为妻,婚后育有一儿二女,一家人其乐融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一心想回国参加抗战的池步洲历经周折,毅然携妻子及子女回国。为此,他的妻子白滨英子与自己的日本家人断绝了关系。
回国以后,池步洲通过同学的介绍,到“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科机密二股”(“中央调查统计局”的前身)去做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工作。
当时池步洲是个十足的书呆子,在驻日大使馆工作好几年,居然不知道“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科”是个特务机关,只以为那是政府的一个直属机构。他之所以能够“入污泥而不染”,没有参加特务组织,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李直峰很赏识他,觉得这样一个爱国青年,不应该让他蒙受污垢,就没叫他填表、宣誓。
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截获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日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根据当时情况池步洲判这是日美开战的先兆,结合此前译出的檀香山军事情报,池步洲作了两点估计:一,时间可能在星期天,二,地点可能在珍珠港。他把译出的电文拿给组长霍实子看,并提出自己的判断,霍实子点头称是,霍实子拿着密电译文跑步送交毛庆祥,毛阅后立即亲送蒋介石,蒋也立即将密电内容通知美国驻重庆使节。至于罗斯福总统接到情报后为什么未采取任何防御措施,一说麻痹大意,一说忍痛牺牲,究竟为什么,只能说是历史永远的谜团了。
1943年4月18日清晨六点,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分乘两架专机,由六架战斗机护航,从拉包尔机场起飞,但被美国空军紧紧咬住,穷追不舍,最终一架被击落在拉包尔机场附近的原始森林中,加一架被击沉于附近洋面的深海底。第二天,搜索终于在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坠机的残骸,山本五十六手握「月山」军刀,横倒在飞机残骸的旁边。
事后,日本方面对山本出巡的日程何以泄露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因为日本海军的密电码4月1日刚刚更换,不可能那么快被破译。日方只能根据种种迹象妄加推测,有的说日本海军内部有潜伏特务;有的说是因为两艘美国潜水艇袭击马琴岛,缴去了密电码本;还有的说这一段时间,所罗门群岛上空被击落的日军飞机上携带的密电码本被破译了。而真实的历史是,这份密电是池步洲破译出来的。
抗战结束,池步洲因反对内战,不愿继续为蒋介石效劳,于1946年秋带着妻儿回到家乡福建闽清乡下种田,侍奉老母。
1951年4月,在全国镇反运动中,池步洲因“抗拒反动党团分子登记”罪被捕入狱十二年。十年动乱中再度受到冲击。
直到1983年3月,池步洲在上海巧遇当年的顶头上司李直峰和霍实子。这两位八旬老人,一个证明当年池步洲虽身在中统,但确实没有参加过特务组织;一个证明当年他干的都是抗日事业,有利于国家民族。霍实子还特别指出他曾破译日军偷袭珍珠港的那份密电,因此不但无罪,而且有功。1983年4月1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为池步洲作了彻底平反。
晚年,池步洲陪伴妻子回到日本神户居住,但他始终保持着中国国籍。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神户辞世,享年96岁。根据老人生前“重返祖国,埋骨故土”的遗愿,他的骨灰被送回中国安葬。
(摘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池步洲十岁那年,二哥带领全家迁到福州,池步洲才开始上学,后来哥嫂看到他非常聪明,就变卖田产,送他到日本东京大学深造。
B. 池步洲凭借过目不忘、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高智商,数次跳级,仅用九年时间,就修完了小学到高中全部课程,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C. 白滨英子是一位出身望族的日本姑娘,为了和在中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署任职的池步洲结婚,断绝了与日本家人的关系,婚后他们育有一儿二女。
D. 池步洲回国后虽然在“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得机密二股”做破译日本密电码的工作,但由于上司李直峰很赏识他,就没有让他加入特务组织。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1937年,池步洲历经周折,携妻子及子女回国参加抗战。由于十足的书呆子性格,被同学利用,进入“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科”特务机关工作。
B. 池步洲借助美国缴获的密电码本破译出山本出巡的日程,使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分乘的两架专机起飞后被美国空军穷追不舍并击毁。
C. 池步洲通过截获了一份驻美大使的特级密电准确判断出日军可能偷袭珍珠港,但接到情报的美国国总统罗斯福未采取任何防御措施。
D. 直到1983年3月,池步洲的上司李直峰和霍实子证明当年他干的都是抗日事业,有利于国家民族,他才得以洗涮罪名彻底平反。
E. 池步洲爱国情怀始终如一,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回国参加抗战,他反对内战,即使晚年到日本神户居住,但他还是保持着中国国籍。
【3】分析第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 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论语>十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胸怀抱负的人要担当大任就应当具有刚强的意志品质的思想。
(3)《孟子》中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一脉相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出下面句子空缺部分。
(1)孔子以大车、小车为喻,阐明为人治国要讲诚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厚积方可薄发。庄子《逍遥游》中在谈到大鹏南飞时,用“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从反面强调了这一观点。
(2)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手法描绘箫声这一音乐形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从而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3)白居易《琵琶行》中为琵琶女的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和血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水”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重要审美意象。苏东坡对“水”情有独钟,夜游赤壁,正当月圆,放眼江面,“_______”,水静心亦闲,这是以“水”绘景,暗合心境。面对良辰美景,而客所哀者是“_______”,所羡者是“长江之无穷”,以水为喻,用“水”传情;在主客答辩中,“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借“水”明理 。李煜用“水”寄托故国之思,“_______,_______”,自问自答,以“水”喻愁,表现愁思的无穷无尽。而在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两句虽写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借助“水”的意象,烘托出新的境界、新的格调,反映出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注】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生活贫穷”,而后者则是作“缺少”讲。
B.颔联上下联两句形成对比,以战乱中社会的纷扰反衬了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品格。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词,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南王安与宾客左吴等日夜为反谋,按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
王召中郎伍被与谋反事,被曰:“王安得此亡国之言乎?臣见宫中生荆棘,露露衣也。”王怒,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复召问之,被曰:“昔秦为无道,穷奢极虐,百姓思乱者十家而六七。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今大王见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独不观近世之吴、楚乎!夫吴王王四郡,国富民众,计定谋成,举兵而西; 然破于大梁,奔走而东,身死祀绝者何?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而天下安宁万倍吴、楚之时,大王不从臣之计,今见大王弃千乘之君,赐绝命之书,为群臣先死于东宫也。”王涕泣而起。
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冗数。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阴使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
王患之,欲发,复问伍被。被曰:“必不得已,被有愚计。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可伪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高赀于朔方,益发甲卒,急其会日;又伪为诏狱书,逮诸侯太子、幸臣。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之,傥可侥幸什得一乎!”王曰:“此可也。虽然,吾不至若此。”
会廷尉逮捕淮南太子,淮南王闻之,与太子谋,召相、二千石,欲杀而发兵。召相,相至,内史、中尉皆不至。王念,独杀相无益也,即罢相。王犹豫,计未决。太子即自刭,不殊。
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王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欲勿诛。廷汤曰:“被首为王画反计,罪不可赦。”乃诛被。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B.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C.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D.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兵车干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战国时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
B.孽子,古称妾媵所生之子,本文取此意;又因“孽”有忤逆之义,故现常指不孝之子。
C.廷尉,古代官名,为九卿之一,是秦汉时期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后亦称大理。
D.二千石,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汉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而有此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伍被性情耿介,卓有见识。淮南王刘安想让伍被参与谋反,伍被表示反对,他直言谋反将会造成身死国灭的凄惨后果。
B.伍被通古达今,直言敢谏。他将汉高祖刘邦起义和吴楚作乱的情况进行对比,告诫淮南王要顺势应时,不能逆天行事。
C.伍被迫不得已,勉力谋划。他建议淮南王激起诸侯百姓的怨恨为谋反造势,如此即使再能言善道的人也挽救不了时局。
D.伍被主动认罪,仍然被杀。伍被平时言谈中虽有很多赞美朝廷的话,事发后也主动交代了谋反详情,但仍免不了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
(2)不害有子建,常怨望太子,阴使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武帝下廷尉治。
【5】伍被在反对淮南王谋反时陈述了哪些理由?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年轻时在给诸弟的家书中写道:“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恤。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上述材料能给正在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学子以启示,请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