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彦淖尔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选出下列常识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著名的叙事诗。

    B.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由屈原编著而成。《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骚”指《楚辞》。

    D.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作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有“诗史”之誉,他本人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名作。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提高绿地管理养护质量,我市制订、颁发的《市绿化养护技术标准》《市城市公园管理 标准》等多项规范性文件,市区绿地日常保洁、养护等均由专业单位承包。

    B.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C.鲁迅当年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的缘故。

    D.实习是年轻人的必修课,实习期或许短暂,却是一笔蕴藏机遇的珍贵财富。共同营造清爽的实习,为年轻人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摒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掏一捧海难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做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院子里的狗!

    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会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热爱大自然的人,一定会记得雷切尔·卡森的名字,她的不朽之作《寂静的春天》,是这位伟大女性,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是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她的《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你走进去。雷切尔·卡森曾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賜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源泉。

    雷切尔·卡森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半个世纪了,但她的作品带来的潮汐,一直回荡在我们耳畔,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一眼头顶的月亮,让我们能够满怀柔情,把一颗清晨的露珠当花朵来看待。看到她用朴素纯净的文字勾勒的那片缅因州的海,我蓦然想起了在都柏林海湾相遇的那位看海的盲人老妪,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观海者: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我心中,她们同样的清癯、内敛,同样的骄傲和高贵!

    雷切尔·卡森是大自然的修士,把芬芳采集,播撒给世人。所以她的音容失明于这个世界了,但她作品的光辉,从未落入黑暗之中。

    我们在捧读她著作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她那颗勃勃跳动的听海的心!

    (选自《青年博览》2017年第19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对母子动作神态做了精细描写,以中年男人精神的萎靡来反衬盲人老妪精神的昂扬,制造悬念,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也凸显了本文的主旨

    B. 文章说“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这一思想洋溢着“万物有灵”的神秘气息,给本文带来了瑰丽的神话色彩,令人神往。

    C. 文章语言华丽,综合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诗性与智性有机融合, 细腻而又张扬。

    D. 文章看似散漫,其实匠心独运。从都柏林的海湾到作者故乡的雪原,再到那片缅因州的海,文笔洒脱自如,而精神贯通,充分体现了现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含意。

    3文章以“听海的心”为标题,有何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描述自己形单影只自我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要达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必须做到“___________。”

    (3)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始皇北筑长城,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的威慑作用的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的《锦瑟》中,借庄生、望帝之愁来写自己哀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阿房宫无限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2)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之句写出了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之感。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一句便是那种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悲凉之感。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2)在《滕王阁序》中用“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密在《陈情表》中描绘他孤苦无依的句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对诸葛亮一生功业概括最精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描绘了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后,作者认为即使是如此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一句是“_______”,表达了诗人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4)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9、(1)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剌客列传》

    (2)画栋朝飞南浦云,____________。《滕王阁》

    (3)____________,别路绕山川。《春夜别友人》

    (4)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5)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6)水落鱼梁浅,____________。《与诸子登岘山》

    (7)少妇城南欲断肠,____________。《燕歌行》

    (8)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9)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10)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将进酒》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登黄鹤楼①

    陈恭尹

    郊原草树正凋零,历历高楼见杳冥。

    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

    昔人去路空云水,粤客归心向洞庭。

    莫怨鹤飞终不返,世间无处托仙翎。

    注释①公元1659年,南明朝廷宜告覆亡。此时,为抗清而奔走于河南等地的陈恭尹见已定,只得怀着无家无国的深痛巨创,颓然南归。他年末途经武昌,登临黄鹤楼作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诗歌题目,描写了岁暮时节草木凋零的郊原景象,营造了旷远迷茫的意境。

    B.颔联写登楼眺望之景,借地形山川的浮动、变色,表现了诗人对壮阔山河的喜爱。

    C.颈联诗人以“昔人”反衬“粤客”,化用前人成句,以抒家国覆亡的惆怅与深慨。

    D.本诗在荒凉中见气势,虚写处有实情,寄托深远,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愤慨悲痛之情。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所用的典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沔,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人。

    时宰相吕夷简求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陛下果召夷简还,自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謇切。

    知庆州。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日:“乘危伐丧,非中国体。”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日:“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日:“南事诚如沔所料。”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守杭及并所为不法,乃徙寿州。

    诏按其迹,而使者奏:“在杭州,沔爱许明所藏郭虔晖画鹰图,明不以献。初,明父祷水仙大王庙生明,故幼名‘大王儿’。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市卖纱、绢、药物。官庭列大梃,或以暴怒击诉事者,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____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B. 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C. 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D. 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2下列对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字,又称表字,旧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

    B. 中堂,为唐、宋时中书省政事堂之简称,因宰相办公于此而成宰相之别名。今多指悬于客厅的一种书、画形式。

    C. 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护佑农耕。古时以农为本,“本固则邦宁”,君主设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代称。

    D. 学士,即求学之士或饱学之士,入朝多为顾问秘书之臣。唐、宋时设翰林学士之职,因接近皇帝,往往参预机要。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沔敢于直谏。曾上书指斥宰相吕夷简推荐平庸之人担任宰相,孙沔也因此被贬谪。

    B. 孙沔不趁人之危。元昊去世,众人主张乘机攻打,但孙沔认为这样做有失国家体统。

    C. 孙沔假公济私。他在并州任职期间,私下役使官吏士卒,买卖物品,从中牟取私利。

    D. 孙沔性情残暴。暴怒时在公堂之上痛殴前来诉事的人;更有甚者,对盗贼使用酷刑。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

    (2)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进驻时,初冬伊始,寒意渐浓;归来时,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最美人间四月天,最美太空归来人。据航天专家透露,中国太空三人组回家以后,今年年内,会有六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拥有更高实验水平设备的空间站,将静待“宾客”入住。

    航天人的梦想飞船,随时都在启动,每一次出发皆为梦想,每一次归来都有壮志,结束意味着新的出征,结束是为了新的开始。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