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传真
1.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___________ ,这故事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冯雪峰曾在《论,<野草>》中说,《好的故事》的主要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仇恨( ) 胜利( ) 崎岖( )
沉着( ) 英勇( ) 进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郑重——____ 允许——____ 熟识——_______
反义词:熟识——____ 允许——____ 伶俐——_______
4、根据具体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四字词语。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欣赏了________的草原,参观了_____的故宫博物院,认识了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的桑娜、______的老支书……
5、根据原文填空。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低吟________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3.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___。
4.钟子期死,__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素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长征》是一首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__。
【2】对全诗起概括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
【3】“_______”这个词语概述了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艰难困苦。“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绘了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战斗,具体表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红军历尽艰险,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4】诗中的“万水千山”,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诗中的用词__________写出了五岭山脉高低起伏,连绵不绝;__________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可在红军眼里五岭只不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山只不过是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 “暖”字表达了红军渡金沙江的___________心情;“寒”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__________________。
【6】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到今天止,已经80多年了,但红军的精神却被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起来,请你来谈一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红军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九曲:___________ 簸:_______
【2】写出了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的两句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下列诗句中,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D.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阅读快乐屋。
劝 学 诗
(唐)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1】“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对读书有四“患”:一患 ;
二患 ;
三患 ;
四患 。
【3】结合本册书中两首阐明读书道理的古诗和自己读书的实际情况,写写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
山林之晨
杨炳阳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就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雨悄然而住了。就在这迷蒙的早晨,我信步踏上了幽深的小径。
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走了不久,我的衣襟已是湿漉漉的了。我不禁想起了“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两句诗!
山林中的小歌唱家——小鸟,倏地一下,已从这边的树枝上飞到了另一边,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唱着,叫着。那叫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或许是因为“鸟鸣山更幽”的缘故吧!
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诗,如画,如幻。山披着雾,雾拢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好似一种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又好似一幅清幽曼雅的山水画。
渐渐地,群山好像一个维吾尔族少女,掲开脸上白色的轻纱,脸颊飞起了一抹的淡淡红云,脱去白色的纱裙,换上了淡橘黄色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有的地方亮晶晶的一片,有的地方只折射着一缕光芒。在这迷离的地方,我不由得注目凝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她美丽的身躯,为她镀上了一周金色的光晕……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了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
恍惚之中,我仿佛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悠远深邃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此时此刻,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就足够了,并在心底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
【1】“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的色彩美。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的形态美。
C.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群山的色彩美。
D.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3】这篇短文运用了大量的想象。请用“﹏﹏﹏”在文中画出一处,并为此作批注,写写其作用。
。
【4】第2~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事物,运用了___、____等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少年闰土》(节选),完成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刺猬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流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希奇:_____________。
【2】“闰士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给我讲的这些“希奇事”指的是:
(1)______
(2)______
(3)看瓜刺猹
(4)看跳鱼儿
【3】下列句子各体现了闰土的什么特点?选一选,填字母。
A.善良懂事 B.机智勇敢 C.聪明能干
(1)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
(2)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
(3)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
11、阅读与理解。
《月光曲》(节选)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恬静——( ) 波涛汹涌——( )
【2】联系课文,说一说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 ”画出实写的景物,用“﹏﹏﹏”画出联想的画面。
【4】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有什么变化?根据文中的叙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月光照在浪花上,海上波涛汹涌
②月亮升起来,海上波光粼粼
③月亮升高了,海上卷起巨浪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们仿佛听到了贝多芬《月光曲》的音乐节奏:时而______,时而______,时而______。
12、课外美文欣赏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3岁时就是村里儿童团团长。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呲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们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地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西对日本鬼子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警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发下的警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捉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年仅13岁的小英雄王朴英勇地为自己的祖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请用双横线、曲线、双曲线分别画出描写王朴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
【2】画横线句子是对人物__________的描写,该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原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试
再过三天,小保姆的试用期就到了。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还不错,不过,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最终决定是否留用她。
清早,小保姆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客厅中的茶几上,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
第二天清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妇人,怎会丢三落四?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然而,她认为女主人是个体面的人,怎么会玩这种幼稚的小把戏呢?不会的,可是,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地皱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看客厅中的动静。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客厅中,把手伸到茶几脚……这一镜头令小保姆看呆了。她狠狠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
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看到了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了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
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您是不是说我捡了十元钱?”“是啊,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不,我已经将十元钱还给您了!”“咦,你何时何地还我钱了?”“早上七点,公共楼梯!”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她顿时面红语塞,羞愧难当。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七点钟都要到楼下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十元钱悄悄地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十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忙捡起钞票,匆匆揣入了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1】短文围绕“试”写了以下这些事。
(1)女主人想通过对小保姆的测试,决定是否留用她。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5)__________
【2】通过测试,试出了女主人和小保姆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
【3】整个测试过程是按______顺序写的。其中第3自然段主要是对小保姆的________描写,作者连用________个问句写出了小保姆内心的_____、_____、_____……第4自然段中,小保姆暗暗下定的决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蜘蛛
①不知什么时候,蜘蛛在我家门前的树杈上结了一个网。我常常趴在窗台上看蜘蛛怎样捉虫。
②一天,一只小小的飞虫碰到网上,被粘住了,蜘蛛飞快地爬过去,一下子逮住了小飞虫。过了一会儿,一只飞蛾又投到网里了,蜘蛛就从尾部抽出丝来,把飞蛾缠住,一直到它不再挣扎为止。
③最难捉的是甲虫,因为它的甲很厚,身体很重,力气又大。有一回,一只甲虫飞到网上了,蜘蛛立刻爬过去,用丝缠它的脚。蜘蛛不停地缠,甲虫的腿东一蹬,西一撑,拼命抵抗,整个蜘蛛网都摇晃起来。忽然“啪”的一声,甲虫掉到了地上,网也被撕破了。蜘蛛望了望甲虫,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④蜘蛛捉虫也会遇到危险。有一回,一只细腰蜂悄悄地飞来,振动着翅膀向网上撞。蜘蛛以为飞虫粘住了,赶快爬过去捉。细腰蜂用最敏捷地动作捉住蜘蛛,飞走了。树杈上只留下了一个破了的蜘蛛网。
1.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尾。
2.填空。
( )地爬 ( )地缠 ( )翅膀
( )抵抗 ( )飞来 ( )动作
3.短文中,蜘蛛先后捉了哪几种虫?成功捉到的有哪些?
4.第③、④段的开头一句,各起什么作用?
15、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夏天是悠闲的。夏天是有趣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把下列句子中的“说”换一个说法。
小明一家去桂林游玩,看见美丽的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说“真美呀!”
________________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你在横线上改写。
我对晓彤说:“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___________:“对不起,我生病了,不能和你去滑雪了。
18、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大作文。
从下面两题作文中选其一做。
1.下面是关于读书的几则名言,相信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选择读过的一本好书(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和受到的教益。
材料: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岁月流逝,往事会淡忘,但照片中的一切永远不会消失。翻开自己的相册,你会看到在母亲怀中啼哭的你,刚长出两颗门牙玩耍的你,戴着红领巾学习的你……哪一张照片让你久久难忘呢?你想对过去的岁月说些什么呢?
请以“照片”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