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B.怀王卒行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欲因此时降武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意气之盛
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既克,公问其故
C.池鱼思故渊 D.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自2018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来,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印发工作方案,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推进治理工作。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教育規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通知要求开展以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解决教师資质能力不合格、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治理。
当然,让幼儿园去“小学化”,不能寄予一纸禁令来破解。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治理“小学化”。像江西省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制作“小学化”治理自查表和汇总表,要求幼儿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摸底自查、依标对表,把存在的“小学化”问题逐一登记,列出整改清单,实行挂账销号管理,同时将纠正“小学化”纳入省、市、县幼儿园评估标准和督导评估内容等,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另一方面,各地要将学前教育的办学逐渐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使办学从无序的竞争,转向关注学前孩子应该得到的教育、引导等方面。另外,教育部门经常要到幼儿园、早教机构进行检查、指导、评估,对幼儿教育中有小学化倾向的现象和问题及时纠正,才能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让幼教回归“本分”,才能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把天真烂漫还给孩子。
(摘编自《治理幼儿园“小学化”让幼教回归“本分”》)
材料二:
很多幼儿“抢跑”背后的直接推动者都是家长,是他们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园进入学前班,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学前班的都是孩子家长。但事实上,最无奈、最焦虑的也是家长。现在的家长到底怎么了?
“有人说我们这是揠苗助长,但谁不想让孩子快乐,谁不想让自己轻松点?”在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外面,一位正在等待孩子下课的妈妈向记者抱怨。
她的孩子今年3岁半,刚上幼儿园,却已经上了一年的英语兴趣班。
她这样提前让孩子学英语,是为了孩子将来能通过她看中的一所小学的面试,并且入学后能有优势。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一些专家建议不要提前学习,如果早期形成一些错误观念,后期很难纠正过来。但一些家长的需求和专家的建议是冲突的。”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徐莉说。
她在跟家长的接触中了解到,很多家长觉得学过的东西再学一遍,孩子会比较自信,对于学业水平的提高比较显著。尤其对于一些资质一般的学生,通过提前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摘编自《人民日报·民生周刊》)
材料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最重要的,应该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摘编自《你的孩子真赢在“起跑线”上了吗?》)
材料四: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幼儿园在园儿童460.14万人,幼儿园教职工419.29万人,专任教师243.21万人,按照国家规定的1:9的比例计算,保教人员缺口大。在一些农村地区,“一师一桌一凳,屋里坐一天”成了民办幼儿园的真实写照。人手不足加上专业知识欠缺,一些幼儿园不得不向幼儿提前灌输小学的课程知识,导致幼儿刚入园就丧失了学习兴趣。
即便幼儿教育的缺口相当大,但由于待遇偏低、缺乏专业认同等原因,幼师这个岗位的职业吸引力依旧偏低。
同样有待提高的还有公办幼儿园的比例。一系列现象背后,是环环相扣的因果链,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进程。
(摘编自《幼儿园加码去“小学化”的背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已有31个省在《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指导下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推进治理工作。
B. 让幼儿园去“小学化”,不是一纸禁令就能破解的,江西省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度等系列做法让幼儿园去“小学化”走在各省的前头。
C.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幼儿发展的角度,表达对幼儿快乐生活的思考,突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D. 教育部公布的各项数据,表明我国幼儿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幼儿教育人手不足以及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还比较严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对这一问题应该加强专项治理。
B. 那位正在英语培训机构外面等待孩子下课的妈妈发出的抱怨,突出反映了当前部分家长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矛盾心理。
C.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徐莉的看法,反映出当前家长对专家说法的不认同。
D. “一师一桌一凳,屋里坐一天”是当前一些农村地区民办幼儿园的真实写照,也是幼儿园向幼儿提前灌输小学的课程知识的原因之一。
【3】请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从家长、幼儿园角度提出解决幼儿园“小学化”这一问题的思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真实地反映了在秦始皇的强硬政策统治下,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侵,各国勇士不敢武力反抗的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尽心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为轻”三句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表现。
(2)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责任,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论语·述而》中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教育学生时,要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在《琵琶行》中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琵琶女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 ,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的统治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苏轼写过“何妨吟啸且徐行”,陶渊明也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登阁所见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自勉。
(2)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老子四章》中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借云和鸟来表达自己无心官场,向往田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徐仲车(仲车耳聋)
苏轼
恶衣恶食诗愈好,恰似霜松啭春鸟。
苍蝇莫乱远鸡声,世上谁如公觉早。
八年看我走三州①,月自当空水自流。
人间扰扰真蝼蚁,应笑人呼作斗牛。
【注】①三州(原诗句中夹注):元丰八年予赴登州,元祐四年赴杭州,今赴扬州,皆见仲车。
【1】苏轼,字______,是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哪些思想情感?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违告罢七今。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载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盜,而请御史月下数十 摗。及摗累下,淳笑曰:“盗道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更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貲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诚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日:“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述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日:“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渐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日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注】①两造:诉论的双方。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淳日/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B. 淳日/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C. 淳日/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D. 淳日/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参加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B.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等各种事宜。
C. 在古代,“就车”和“下车”都是指官吏新到一个地方赴任的意思,如《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
D. 礼部。管典礼、学校、科考等。礼部长官叫礼部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称员外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淳善于断案。百姓都说张淳断案就像当年的包拯一样迅速,他们只带了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
B. 张淳聪明机智。他故意放出盗卢十八逃跑造好久没法抓的风声。令他放松警惕,然而再用计,将卢十八缉拿归案。
C. 张淳体恤百姓。永在县人贫穷,生下安文就不抚养,张淳耐心规劝,又拿出自己的俸禄给百姓,使很多人活了下来。
D. 张淳料事如神,离开永康县之前,他告诉下属,有个逃跑的盗贼就在附近,现在可以去抓捕他,手下人按照他的话,果然抓到了监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2)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而共享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3个多月前,成都街头开始兴起共享单车,为市民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系统接轨换乘提供了方便。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单车被盗、私自加锁、用户私藏、改装兜售等。特别是近日三圣花乡共享单车被烧案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人据此断言:“凭国人现在的素质,共享单车我们还玩不起。”
是“共享单车提供了方便”,还是“共享单车我们还玩不起”?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