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新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石拱桥架在水上,像一道虹。_____

    ②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____

  • 2、读拼音,写词语。

    zēng jiā tái xiǎn   péng jià   gān zhe pù bù yàn y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填空。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展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绩。

  • 4、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并选词填空。

    ____千里    翠____欲流

    ____飘带舞 群马疾____

    久立四____ 四季常____

    上面的词语中, “______________” 形容绿的范围广; “______________” 形容绿的动态美; “_______________” 形容绿的时间长。

  • 5、填空。

    (1) 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是(  )结构的字,在诗中的意思是(   )。

    (2) 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组词(  )。

    (3)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

    (4)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作者   ,他是著名的   诗人,他的诗还有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词阅读。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元]白朴                            [元]马致远

    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

    轻烟老树寒鸦,                    小桥流水人家,

    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

    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

    百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

    【1】这两首元曲的曲牌名都是_________

    【2】《天净沙·秋》中 “ ________”、“_______”和 《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表明两首小令写的都是黄昏之景。

    【3】两首元曲以不同内容表现诗人的不同心境,《天净沙·秋》写的是_____

    《天净沙•秋思》写的是_______

    A.秋景之歌       B.思乡绝唱

  • 7、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全诗句。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时偶然写的。

    3古诗从自身和_______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_______与淡淡的伤感。

    4诗句“_______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

  • 8、古诗赏析一。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

    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

    野塘漫水可回舟。

    【1】阅读两首诗,说说这两首诗的相同点以及诗人认为春雨好的理由。

    《春夜喜雨》理由:_________

    《春雨》理由:_________

    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春雨,表达了对_________

    【2】体会诗人是如何写春雨的。

    《春夜喜雨》前两句写了_____,后六句则是集中在写______;《春雨》一诗的一、二句从侧面落笔,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因春雨而带来的春意。

    【3】从诗句中想象画面。

    (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这两句诗从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图。以“江船火独明”反衬“______”,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今夜准能下一场透雨。

    (2)耕人扶来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的画面。

    【4】下列对古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人杜甫描写春雨融情于景,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充满诗情画意。

    B.《春夜喜雨》中的“喜”字是全诗的诗眼。

    C.《春雨》中的“漫”字能够让人想象到雨量的充沛。

    D.两首诗都描绘的是春雨来时的情形。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展示。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的生产过程就是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的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竟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威廉·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1】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妙处: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画水线句子中“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在同学们饮用塑料瓶装水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用本文所学到的知识,劝说同学们不要长期饮用塑料瓶装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1】根据上下文解释成语。

    叱咤风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精彩回放。(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   )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   ),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    )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在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 画“____”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解释说明  B. 声音延长  C. 表示转折

    (3)草虫的村落的大街和小巷分别指什么?

       

    (4)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但也有2015年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1)从给出的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1】

    (2)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2】

  •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公交车是常用交通工具,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让出行更顺利、快捷。小林同学家住盛唐附近,他希望早上9点以前赶到位于漳浦一中的表哥家聚会。他怎样乘车最合适?

    1(信息提取)认识公交站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图中,首班车时间是指最早一班车的发车时间,末班车时间是指最晚一班车的发车时间。_____

    (2)图中,站牌上箭头指示方向就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_____

    (3)一般来说,公交车停靠的站点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转车的次数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_____

    2(信息归纳)根据以上材料信息,下列乘车路线安排明显不合适的是(  )

    A.坐3路车直达,从盛唐站出发坐4站到漳浦一中站。

    B.坐2路公交,从盛唐站出发坐2站到县政府站下车,再换1路公交,坐1站到漳浦一中站。

    C.坐2路公交,从盛唐站出发,坐6站到黄仓开发区站下车,再换1路车,反向坐4站到漳浦一中站。

    3(对比判断)第2题中的可行方案哪一个更符合小林同学的需求?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穷人》片段

    【1】用“ ”画出描写渔夫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句子。

    【2】从“快去!别等他们醒来”看出渔夫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中的“熬”的意思是_________,渔夫这么说,说明他___________

    【3】当渔夫听到西蒙死了的消息时,心里会怎么想?请结合渔夫说的话,试着写一写渔夫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 16、虽然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但是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这件事他一定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盘旋在柴山峻岭之间的巨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人们都夸耀拥有高尚医德和医术的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楼建筑结构比较简单。主楼十分宽敞,别致美观。(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空的繁星,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比喻句)

  • 20、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本文通过对年轻母亲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年轻母亲的勇敢顽强、坚定镇静及对孩子的深爱。你能模仿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