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雄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凡在故老,犹蒙    ②本图宦达,不名节

    B.①门衰祚              ②日西山

    C.①听臣              ②至至陋

    D.①慈父              ②府吏叮咛

  •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非我也,岁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的方方面面都能与互联网结合,结合的过程会不断产生新的用户消费习惯和新的市场需求。“互联网+”时代,新型文化共享模式深入千家万户,使不同阶层的人群都能获得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为巩固文化自信奠定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在文化共享中不但能够获益,同时也能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重要力量。

    “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变革,改变了原有信息来源的固定模式,任何一部移动终端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来源。微博、微信、QQ等信息交流互动平台,让信息发布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彰显。这种互动形式能让发布者根据信息反馈改进信息质量,从而推出更高质量的文化信息。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服务机构都可通过网络与访问者互动,这对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大有裨益。“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多种因素、多种力量长期协作,能够体现出文化主体潜移默化的思维转变。在“互联网十”时代,我们要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之路。

    利用互联网传播优势进行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互联网舆论引导作为建设重点。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移动终端的使用上,网络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增进文化认同的主要渠道。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门槛低、途径广,在传播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为一些低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对人们共享文化资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线上线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我们很难对线上资源进行精准管控,而且每一位移动互联网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一来,互联网监管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文化话语权的把控,要让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信息成为互联网的舆论主调,以此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那些对主流价值观念进行曲解和误读的网络言论。例如《战狼2》,在舆论的一片赞誉声中,就有人对这部爱国电影进行歪曲,否定影片中的军人热血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四川九寨沟地震后,有网民以电影票房高为由,提议《战狼2》主演吴京应捐款一亿,这种道德绑架性质的言论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和,对社会舆论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和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工作,营造具有正能量的网络舆论氛围和文化氛围,成为当前的必要之举。

    (摘编自任振宇《“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自信培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时代,新型文化共享模式能使人民群众在文化共享中获益的同时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

    B.在“互联网+”时代,像微博微信、QQ等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文化信息来源的重要平台。

    C.“互联网+”时代中的人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网络平台上,进而去获取信息、增进文化的认同感。

    D.网络道德绑架对社会舆论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和负面影响,因此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成为当务之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文化共享模式的好处来探讨培育“文化自信”的措施。

    B.第二段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多样化的优势。

    C.第三段既承接上文指出培育“文化自信”需要的条件,又引出下文该怎样培育的问题,使文章。结构十分紧凑。

    D.以《战狼2》为例,论证了当前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和营造有正能量的网络舆论氛围和文化氛围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华大学在抖音直播开课,打造实用、有趣且多元化的线上课堂,是一种新型文化共享模式。

    B.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主观的文化认同与客观的文化资源建设相结合。

    C.精准的互联网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些低俗文化的传播,让人们共享文化资源更放心。

    D.为了让正能量的文化信息成为互联网的舆论主调,当务之急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原由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新旧代序,昼夜轮回,时光流逝最容易引发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充满理趣地写出这种情感。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秦统治者如能调整治理方法,则可长久延续,他在文中写到“_____________”。

    (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热烈赞颂刘裕叱咤风云、气势非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旁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天也,__________________!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

    (5)__________________,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6)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

    (7)蛾儿雪柳黄金缕,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从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下面横线上。

    林家祖上曾袭过列侯,而林如海乃科第出身,前朝探花,因此林家既是__________________,亦是翰墨书香之族。林黛玉的教养才华可说是来自家族的耳濡目染。然而黛玉不幸,父母早亡,在贾府寄人篱下。《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悲叹,绝非少年人__________________。在势利的贾府中,一个没有倚仗又心思敏感的少女,即使能骄傲地挡回旁人的轻慢,但受到的伤害却不会少,而这些伤是难以向人道明的。

  •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3)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天吴: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神。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词上片描写杭州风光与繁华,下片描写西湖,展现杭州的生活景象。

    B.柳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白描式地勾勒出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C.陈词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

    D.陈词下片通过重重幻想,层层转折,将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婉深刻。

    【2】“十里荷花”和“三秋桂子”在这两首词中的作用一样吗?请结合两首词的词意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①,冀愧王心。”

    久之,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不视事。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录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朝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②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子十八人,长子修琦嗣,为长乐王,馀爵公。垂拱中,六人死诏狱。神龙初,更以少子修信.子涉嗣,开元中,授左骁卫将军。薨,子湛然嗣,从玄宗至蜀,擢左金吾将军。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注)①下上考:唐代的对官员实行考评制度,考课成绩在中上以上的,每进一等就奖赏一季的俸禄;考课成绩为中中的,无赏无罚,俸禄不变;中下以下,每降一等就扣发一季俸禄。有下下考的,削除官职。元婴的成绩是下上考,要贬降。②蒋王:李恽(?―67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七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

    B.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

    C.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

    D.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

    B.旬,一个月分为三旬,一旬为十天。视事,官员处理政务;接任治事。

    C.薨,《礼记·曲礼》中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或大夫死曰薨,士死曰卒。

    D.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元婴担任金州刺史时,骄横放纵,不遵守法纪,为害百姓,被高宗写信责骂,并且把他的考课评为下上考。

    B.李元婴和蒋王都贪污钱财,所以高宗没有赏赐他们丝织品,而是给他们麻绳,要他们拿麻绳去串贪污的钱,以此羞辱这两人。

    C.崔简的妻子郑氏被李元婴逼迫,但她勇敢抵抗,不惜抓破了自己的脸,这让李元婴自感惭愧,就放了郑氏,郑氏得以免受污辱。

    D.李元婴有十八个儿子,开始由长子李修琦继嗣,后改由小儿子李修信的儿子李涉继嗣,李涉在开元年间,授任为左骁卫将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

    (2)录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朝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

    (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以上这六句话摘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所刊登的《最高领导人对青年所说的9句话》一文。请任选两三句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题材不限,不要脱离所给材料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