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湖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B.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C.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贪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该店青年服务员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

  •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B.通知:兹定于6月5日下午3时在报告厅召开高考考务会,请全体工作人员按时参加。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其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锁麟囊》

    王虹莲

    那年,她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也许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吧,读完了博士,又从国外镀了金,她却没有很好的前程,在公司里遭受到排挤。于是她整夜失眠,或者,干脆想自杀,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一直是她心里的念头。她知道,许多大师都是严重的抑郁症,海明威、川端康成,他们都自杀了,前些天,她还听说了一个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也是这种病,看了好几年了。

    其实这是一种精神世界的折磨和挣扎,如果不是念着母亲,她真的就去了。母亲抚养她实在是不容易——父亲有了外遇,母亲那时又没有工作,一个人糊火柴盒供她上学,她读到博士,是母亲一分钱一分钱供出来的,她想给母亲一个最好的回报,但是却越来越抑郁,她给了母亲经济上的回报,精神上却还依赖着母亲。

    母亲文化不高,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那却是她不喜欢的,她不喜欢单田芳,挺粗的嗓子说:话说什么什么……,她觉得那是下里巴人爱听的东西,她宁愿一个人选择沉默地呆着。有一天黄昏,她还是一个人发呆,看着外面的天空,暮色沉沉,天好像要下雨了吧。她就突然又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在这寂静的黄昏里,那评书更显得沙哑吵闹,她歇斯底里地嚷了一句:你能不能不听这种东西!

    声音马上就没有了,以后几天的黄昏也是沉静的,死了一样的沉静。她反而又觉得太安静了。反正是烦闷,永远的烦闷,好像这个世界是那样的无聊与寂寞,她想,真的太没有意思了。

    第七天的黄昏,她听到外面有人唱京剧。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婉转婀娜的调子,倒是那戏词更吸引了她: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

    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享定,

    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

    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

    到今朝只落得旧衣破裙。

    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

    他叫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休恋逝水,振作精神。

    她呆住,这么有禅意的戏词,真是美丽得不像样子,她随便对母亲说了一句,这京剧唱得可真好。

    第二天,那个女人的声音又响起来,她伸出头去,看到一个快四十岁的女人,微胖,在那里认真的唱着,而且还穿着戏衣,甩着水袖,还是那段,她站在楼上,看呆了。

    母亲过来说,是程砚秋先生的《锁麟囊》,传统的程派戏,程派,是知识分子的流派,周总理也喜欢呢。

    她惊讶地回过头去,因为没想到母亲知道这么多。

    程派的调子,倒蛮符合她的心境。

    她说,不知她还会唱什么呢?那天晚上,她睡得很好,因为听了戏的缘故?还是因为想着第二天黄昏再听这个女人唱程派?

    后来的每一天,她几乎都能听到这个女人在楼下唱戏,总是程派,幽咽婉转调子婀娜,非常让人喜欢。喜欢,是那种禅意的喜欢,她觉得,自己心里的什么东西好像放下了,用心似菩提形容是不过分的。

    她活得多好啊!她对母亲说。

    母亲说,你以为她很快乐吧,其实,她下了岗,丈夫前年出车祸死了,儿子还有痴呆症,你看,人家都活得这么快乐。母亲没有指责她的意思,但她觉得真是让母亲跟着自己受了很多苦。

    不仅仅是心里放下了,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她居然也喜欢了京剧和程派,她出去买了好多光盘,都是京剧的——程砚秋、张火丁、李世济……家里,终于又出了动静,而且有一天她说,妈,您接着听单田芳吧,我觉得他说得蛮好的。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去了。她休息了半年之后换了公司,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她想,她得感谢楼下那个女人,是那个女人让她重新脱胎换骨的。

    那时,她谈了新恋爱,有了新职位,开着自己的本田车,车里放着京剧,她看叶叶美,看花倾城,觉得所有的日子都甜美芬芳,她还准备做五月的新娘,她的冬天终于过去了。

    女人不是常常来楼下唱戏了,有一天她休息,女人又来了。

    她出去买了一大束香水百合,然后来到楼下找那个女人。

    大姐,她说,谢谢您的京剧。

    她告诉了半年来她的经历,然后说,是您那段《锁麟囊》救了我。

    她笑着,别谢我,谢您的母亲吧。

    母亲?她疑惑地说,与我母亲有什么关系?

    女人回答她,半年前,我儿子又犯了病,我心情烦闷,于是我一个人跑到这里来唱京剧,那几乎是我所有的寄托了。我本来只是偶尔来,但第二天,你的母亲找到了我家里,她请我再去唱。她说,我女儿得了抑郁症,她喜欢听您唱的京剧,您能再来唱吗?如果你再来唱,我可以付你钱的。

    她的母亲,还问了她唱的京剧叫什么,并且问了程派是怎么回事,最后,她被感动了。

    她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再去唱……

    听到这里,她已经泪流满面。而女人说,其实我也应该谢谢你的母亲,正是因为唱了这半年的京剧,把我的心又唱活了,本来,我的心里早就一片灰暗了,甚至,我都想带着傻儿子自杀,但最后我想,我们要好好地活下去,因为这世界上,还是有爱的,至少,我为儿子活着,他离开我活不了,而你也应该活得更出色,因为,你有一个那么爱你的母亲。

    母亲的《锁麟囊》,那是她的最爱,她已经不仅仅是爱京剧,她爱的,还有京剧里面那份深情,那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最深的爱和呵护。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中,“她”难以忍受母亲听单田芳的评书这一细节,与后面觉得单田芳的评书好听相呼应,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精神状态的改变。

    B.小说篇幅虽短,但却运用了景物描写、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C.“她”之所以为唱戏女人的京剧所感染,就在于她那不幸的命运、悲惨的身世,这让“她”从唱戏女人身上找到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也得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D.最后一段再提母亲的《锁麟囊》,既是点题的需要,也是对主题的升华,将对京剧的喜爱升华成了对伟大的母爱的由衷赞叹与感激。

    2文中特意引用了一段《锁麟囊》的唱词。仔细阅读这段唱词,结合整篇小说内容与结构,说说引用这段唱词的好处。

    3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安排了几条线索?分别表现了什么?请概括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2)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英雄孙权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在《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队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队历史的缅怀。

    (3)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蜀相》中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也隐含着对理想君臣关系的羡慕之情。

    (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庄子生死观的否定。

    (3)《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陆游奉诏赴临安,在寓所等候召见,一夜未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根据文意补写横线上空缺的句子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诗歌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1)“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两句借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抒发诗人的一种无限惆怅之情;而(2)“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则紧扣“秋水”与“秋色”来写秋天,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美妙图画,彰显了作者青年才俊的豪气;李煜在《虞美人》中,则是用(3)“____________”两句以春水喻愁,抒发了一种既重且深、难以遏止的愁绪。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4)王勃《滕王阁序》用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真正逍遥的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人生在世,顺从内心的心愿,才是最好的选择。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被奉为经典,尤其是   两句,将秋日山水之色彩和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3)李密的《陈情表》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命途多舛、孤苦无依的悲凉人物,文中形象的描写其孤独的处境,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顿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几共女,庆端阳”写山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和节日中共享天伦的乐趣。

    B.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给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悼念屈原奠定了情感基调。

    C.“《离骚》读罢总堪伤”,写出了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包含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和文人的惺惺相惜。

    D.“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喜之情蕴含其中。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长子继承制。

    C.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D.契丹: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克思深刻洞察历史发展的规律,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自觉承担起创建革命理论、领导革命实践的重任;林觉民矢志拯救国家民族,为天下人谋永福,不惜牺牲个人幸福,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国家的危亡和民族的灾难,让钱伟长认识到,要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不受别国的欺负,就必须有强大的科技,他毅然决定弃文从理,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大山的女儿黄文秀放弃了进入央企工作的机会,投身基层扶贫第一线,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她将生命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一代人有一人的使命。马克思等人将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这对你思考“抱负与使命”这一命题有怎样的启发?联系当下社会生活,以《我们的使命》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