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红楼梦》中的贾府本是钟鸣鼎食之家,最后却落得个大厦倾颓,诸芳尽散,子弟如鸟兽散的结局。其中原因很多,但家族内部原因尤其凸显。
B.王煕凤协理宁国府,掌管府上几百人,依据名册分派工作。但很多下人暗中不服,阳奉阴违,众人于是人浮于事,办事推诿,做事马虎且逃避责任。
C.贾府曾为元妃省亲而斥巨资修建别墅,更为接待元妃而将大观园装点得如花似锦。如此大兴土木,极尽奢华之举无疑是贾府衰败的一大原因。
D.贾府子弟安享荣华富贵者多,贾珍父子便是典型。父子俩声色犬马,喝酒赌博等样样皆沾。如此不检点的风气也影响了众子弟,叮谓家风日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东汉后期的袁绍,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B. 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 在这次“希望之星”中学生绘画比赛中,一幅名为“扬帆”的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一等奖。
D. 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沿海大开发带来的巨大变化,却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实行分封制,每座城几乎都是大小不等的国。尽管这些国名义上都从属于王和上级诸侯,但都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无不将行政功能置于首位。由于人口稀少,土地富余,城的范围可以划得很大,城内不仅有手工作坊,还可能有农田。相比之下,普通居民的住所和活动场所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自秦以降,中央集权制度越来越巩固,城市的政治功能和等级制度也越来越明显。每座城都设有政府机构,实行逐级管辖;都筑有城墙,宫殿与城墙成为一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主体。作为地区性的行政中心,相应的衙署和其他行政、军事机构也会占较大面积,居民能享受到的设施很有限,城市生活的质量很低。
在一个农业社会,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离不开自己的土地和家园。除了不得不住在城里的皇帝、贵族、官吏、将士、商人、工匠等,其他人往往选择乡居,因为城市生活未必比农村生活更美好。
东汉末年分裂割据,饥馑反复,战乱频仍,宫殿毁坏,朝廷无力建造新的宫殿和衙署,民居在城市中比例相应增加;人口流动增加了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佛教传入后,寺庙成为城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首都与大城市中形成特殊的景观。
唐都长安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等构成,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五条干道宽百米以上。街道将城内分为110坊,各坊建有坊墙、坊门,坊内为居民住宅、宫衙、佛寺、道观等。两市筑围墙,市内店铺、作坊密布,商业繁荣。三渠引水入城,满足宫苑和景观用水,汇成曲江池等风景名胜。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范围最大、人口最多、设施最先进的城市之一,但封闭性结构还是对居民的生活有所影响,对商业和经济的发展有所限制,这些局限到宋代才得到突破。结合《清明上河图》的描绘和文献记载,可以肯定,至少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
材料二:
表一 2006-2016年中国城镇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
(图表国家统计局)
表二 2008-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变化情况
(图表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建设经历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高速发展,逐步进入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城市建设目标从追求规模和经济效益为主开始转向对生态、人文、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等立体的价值追求,尤其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城市向着“智慧化”建设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城市管理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使城市功能和产业的转型更加显著,为城市创造以技术为驱动的商业价值,最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有机生态城市系统。
早在90年代,IBM首次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后,中国也在1995年启动数字城市建设,这是中国智慧城市的1.0版本;随着2008年“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再次进入到3.0感知智慧城市时代;在2013年,WiFi、3G/4G的网络传输与云计算、大数据的后端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的技术进步下,4.0认知智慧城市时代开启;在不久的将来,数据积累以及传输带宽和速度的再次腾飞,使得智慧城市达到整体架构协同管理,“人工智能城市”的时代也将到来。
中国城市的政策方向则回归以人为本这一本质和核心,城市的发展都围绕着“高效、惠民、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城市建设迎来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但是,近年来“大城市病”——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高的城市效率、更优的城市运作、更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成了国内城市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摘编自艾瑞《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展望研究报告》)
【1】下列对中国城市建设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期,中国城市的主要功能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对居民生活关注相对较少,使得人们更愿意生活在乡村。
B. 复合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建设突破封闭性的局限,建设模式在逐渐改变,并进而促进了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
C. 新型城市建设追求生态、人文、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等立体的价值,在城市功能和产业的转型方面更为显著。
D. 随着城市建设的升级,“人工智能城市”建设引起的“大城市病”逐渐成为国内城市管理亟待解决的难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材料一显示出中国古代立足于政治功能的城市建设模式具有封闭性,而以经济为基础的城市建设模式则更具有开放性。
B. 材料二揭示了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增加城区面积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应将建设的重点放在改善基础设施上。
C. 材料三所描述的“人工智能城市”时代的到来是对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的颠覆和终结,它必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D. 从古至今,从传统城市建设到“人工智能城市”建设,虽然城市建设的功能和模式在不断变化,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3】如何才能在中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取”与“用”对比强烈,一针见血地批判了秦的“纷奢”。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3)“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诗文原句。
①群臣吏民,_________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③夫晋,______?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 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④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_______,庄不得击。(《鸿门宴》)
⑤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鸿门宴》)
⑥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7、名篇名句默写。
(1)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了一幅晚霞之中绝美的秋江暮色图。(王勃·《滕王阁序》)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记》中《大学之道》一篇中用三句话概括了大学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一文中,描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更痛心于民族在面对“衰亡”时的默无声息,为此,他强烈地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4)《<论语>十则》中,提出了学习的三层境界,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徐州①
汪元量
白杨猎猎起悲风,满目黄埃涨太空。
野壁山墙彭祖宅,塺②花粪草项王宫。
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
更上层楼见城郭,乱鸦古木夕阳红。
[注]①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灭亡,元朝一统之时,诗人来到徐州写下此诗。②塺:尘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层次分明,首联二句选取“白杨”“黄埃”等北方特有的景物,既点明了地点环境,又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B.颔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慨叹人世沧桑,“塺花粪草”暗示大兵之后的名胜古迹,无人游览,无人欣赏,景象凄凉。
C.诗人对国运无回天之力,只好借酒浇愁,“同归一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意蕴不相同。
D.“乱鸦”一句以景作结,含蓄蕴藉,夕阳、乱鸦、古木营造萧瑟清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凉之情。
【2】“满目黄埃涨太空”中的“涨”字颇具匠心,请赏析。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姿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B.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C.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D.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且分为三甲:一甲一人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 “檄”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
C. “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正直耿介。他反对刘瑾滥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向皇帝上奏章请求营救,触怒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 王守仁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在宁王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时,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三十五天就平定宁王叛乱。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相似。
C. 王守仁性格温厚,待人友善。张忠、许泰两人轻视他是文人,故意逼迫他射箭,他三次射中靶心,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
D. 王守仁文聪敏好学,苦思潜修。他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创立“阳明学”,弟子遍布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
(2))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12、2023年12月9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送给当代年轻人一句话“忙碌的蜜蜂没有悲哀时间”。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