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之二虫又何知
A.而莫之夭阏者 B.彼且恶乎待哉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孟学士之词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②臣 以险衅,夙遭闵凶
B. ①死日然后是非 乃定 ②至于鞭箠之间,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C. ①盘盘 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 焉
D. ①怀帝阍 而不见 ②纤歌凝 而白云遏
3、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健雄:“中国的居里夫人”
在浩渺的星空,有一颗小行星,它的名字叫“吴健雄星”,是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名字命名的。吴健雄女士以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中国的居里夫人”的桂冠,并最终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永恒的星空。
1929年,吴健雄出生在今天的苏州市太仓市,太仓文化底蕴厚实,历代人才辈出,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吴健雄的父亲吴仲裔十分重视教育,还创建了明德学校,让家乡的子弟接受现代教育。不仅如此,他更是突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让女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吴健雄幼年的成长和发展,无疑受到了她父亲巨大的影响。她成年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那是一段“美好而快乐的生活”,她和她的兄弟三人看了许多书,而这都是因为父亲的缘故。吴仲裔还不时将当时上海《申报》上刊载的一些科学趣闻,念给识字不多的吴健雄听,在吴健雄的心田上种上了第一颗科学种子。
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的吴健雄便远走他乡了。她怀揣梦想前往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向诺贝尔获得者劳伦斯学习原子物理。跨出国门、远在异乡的半个多世纪里,吴健雄全身心投入物理实验,对现代核物理学,特别是在原子核β衰变实验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首次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不过当时属于推论,还未经过实验证明。在看到杨李二人的论文量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实验,在极低温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从而观察钴60原子核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吴健雄几乎日日夜夜都钻在实验室里,饿了啃个面包,渴了喝杯牛奶,每天睡眠只有4个小时。经过几个月复杂、紧张的实验,她领导的小组惊奇地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过去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是错的。报告发表后曾在国际物理界引起轰动,产生了极 为深近的影响,也促使杨振宁、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而吴键雄也于1958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后来还在1975年出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
“少小离家老大回”,1 973年,吴健雄和老伴袁家骝博士第一次回到了阔别37年的家乡,因为在那里有一所由她父亲吴仲裔和母亲樊复华创办的明德学校,她自己也曾经在那里接受过启蒙教育。据原明德高中几位老教师回忆,吴健雄当时心情无比激动,两位老人走进校门,迫不及待地巡视教室……从这以后,吴健雄不顾年届高龄,先后6次回到母校,为母校题词,设立以其父亲命名的吴仲裔奖学金,建造吴健雄实验室,还把一生节约下来的500多万元捐给了母校,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原明德高中的教务主任焦桐说:“在我面前,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袁家骝博士噙着泪花在明德计算机中心捐赠仪式上宣读吴健雄教授的致词:一张是袁博士请乔国瑜女士拼接的旧睡裤。我凝视眼前两张照片,视线模糊了。”
1980年,吴健雄退休了。绚烂的生活趋于平淡,但她的炎黄情结却更浓烈。她非常关心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台湾同步辐射加速器等大型物理实验设备关怀备至,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并亲自参与筹建工作。
1997年,吴健雄在纽约病逝,老伴袁家骝根据她的遗愿。将其骨灰迎回太仓安葬。2003年,袁家骝先生去世。现在太仓的明德学校有吴健雄、袁家骝墓,墓园不大,但令人惊叹的是,园名由杨振宁题写,吴健雄的墓文出自李政道之手,而李远哲为袁家骝墓碑题字,丁肇中则为其撰写碑文。正如何学良先生在《海国学志》中所说的那样,四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的题字、撰文齐聚一墓园,这是绝无仅有的。
(摘编自潭江《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链接:
①在美国的这些日子里,吴健雄从来没有忘记她的中国根源,外在形式上都是中国的,内在精神上更是中国的,旗袍装束的她始终坚持着中国的饮食习惯,这些已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吴健雄,行事为人处处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摘自江才健所著的《吴健雄》
②做学问就得认真学习,认准目标,坚决向前走,没有捷径,也不能遇难而退,半途而废。
——吴健雄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父亲的启蒙教育对吴健雄影响深远,不仅在幼年的吴健雄心中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还为吴健雄日后能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础。
B. 吴健雄的研究结果证明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科学性,虽然她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但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却并不比杨、李二人逊色。
C. 吴健雄生活简朴,却把节约下来的钱捐给了母校,退休后意识到祖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落后,就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并积极参与筹建大型物理实验设备。
D. 吴健雄处处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在跨出国门、远在异乡的半个多世纪里,不管是外在形式上,还是内在精神上,她都是中国的,哪怕是遗愿,也要求“落叶归根”。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吴健雄对物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为了纪念和缅怀她,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吴健雄星”
B.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杨振宁和李政道经过实验分析,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吴健雄在看到二人论文后,进行了大量复杂、紧张的实验,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正确。
C. 吴健雄曾在其父母创办的明德学校接受了启蒙教育,解放后她多次回到明德学校进行访问、题词,并设立奖学金,建造实验室,这体现了她心系故土、造福乡梓的情怀。
D. 本文完整详细地记叙了吴健雄的一生,重点刻画了她的成长、求学、科研以及回国建设等片段,突出了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3】吴健雄为什么能赢得“中国的居里夫人”的赞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正如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4)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善用比兴手法,在《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以枯黄飘零的桑叶,来形容女主人公容貌衰老、容颜憔悴。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在奖赏进谏的政令刚刚下达时呈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3)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故事、水流曲折回旋突出山之高峻、蜀道险阻不可逾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这和《滕王阁序》中“_________ , __________”表达早年时光虽已逝去,珍惜未来岁月为时不晚,有异曲同工之妙。
(2)_________ ,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作了铺垫。
(2)《蜀相》中表达对诸葛亮的崇敬惋惜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写作目的和文章主旨,委婉的给统治者以讽喻。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援引东汉马援“大丈夫立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句子,强调“失路之人”坚持理想、不忘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绘晚霞飘飞,野鸭上翔,水天一色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运用冯唐和李广的典故来抒写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的“___,__”与孔子所说“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意思基本相同。
(2)古代诗人经常在诗词中用杜鹃(又名子规)意象表达情感,如“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杜鹃无语已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类似的还有“____,____”。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_”两句描写了沙场点兵时兵士饱餐牛肉、军中奏乐的热闹景象。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亭子言怀①
张谓
数丛芳草在堂阴,几处闲花映竹林。
攀树玄猿呼郡吏,傍溪白鸟应家禽。
青山看景知高下,流水闻声觉浅深。
官属②不令拘礼数,时时缓步一相寻。
【注】①本词约为诗人大历年间(766年11月-779年12月)潭州刺史任上所作。②官属,主要官员的属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数丛芳草”“几处闲花”写西亭子景致之清丽、环境之幽雅,流露出诗人的恬适之情。
B.颔联第二句诗人通过推测溪水旁的白鸟应是农人的家禽,突出表现了此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诗人看景知高下、闻声识浅深,描写中包含着自己经过人生历练对人间高下、世事浅深的体验。
D.这首言怀之作,语言朴素平淡,而平淡之中又有着深远的情致,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极其相似。
【2】本诗尾联的意思是什么?它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阐说。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必大字子充。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久之,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权兵部侍郎。一日,诏同王之奇、陈良翰对选德殿,袖出手诏,举唐太宗、魏征问对,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优劣,苦不自觉,命必大等极陈当否。退而条陈:“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上善其言,为革二弊。江、湖旱,请捐南库钱二十万代民输,上嘉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祐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乞归,弗许。除参知政事,上曰:“执政于宰相,固当和而不同。前此宰相议事,执政更无语,何也?”必大曰:“大臣自应互相可否。自秦桧当国,执政不敢措一辞,后遂以为当然。陛下虚心无我,大臣乃欲自是乎?惟小事不敢有隐,则大事何由蔽欺。”上深然之。久旱,手诏求言。宰相谓此诏一下,州郡皆乞振济,何以应之,约必大同奏。必大曰:“上欲通下情,而吾侪阻隔之,何以塞公论。”拜枢密使。上曰:“若有边事,宣抚使惟卿可,他人不能也。”上诸军升差籍,时点召一二察能否,主帅悚激,无敢容私。创诸军点试法。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选自《宋史·周必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B.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C.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D.陛下练兵以图/恢复而将数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择人以守郡国而守数易/是责实之方未尽/诸州长吏倏来/忽去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宏词科”也作“博学鸿词科”。“博学宏词科”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
B.“教授”原指传授学业,后成为学官名。教授之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经筵”是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权”指暂时代理官职,与“摄"“假”“署”“行”“转”意思一样,文中指周必大暂代给事中这一职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必大受母教诲,学业有成。年少时父亲去世,由母亲娘家抚养,母亲亲自教授他学业,他在绍兴二十年时考中进士。
B.周必大为官刚正,不避权贵。皇上问他治政好坏时,周必大一一陈述,连皇上都赞赏他不迎合别人,不附会权贵。
C.周必大治政有方,重视人才。他的建议多得到皇上的肯定,任参知政事期间,还奏请皇上闲暇之时储备人才。
D.周必大考察将帅,严格有法。对各位统帅呈上的升迁名单,不时点名召见一二人并考察其才能,统帅们不敢徇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
(2)上欲通下情,而吾侪阻隔之,何以塞公论。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吏当广所失亡多 判决 四维不张 纲纪
遍赞宾客 赞扬 吊民洛汭 慰问
B.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扶持 三人亡马步行 没有
五霸之伐 功绩 汝等出入游从 交往
C.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治罪 而公子亲数存之 问候
知与之为取 给予 乐天顿首 磕头
D.枉车骑过之 拜访 其意不厌 满足
古人与稽 探究 直谅多闻 原谅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其平实、接地气的风格,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人民日报》做出评论:“说到底,是因为节目中体现的浓浓亲情让人心存暖意,也点燃了人们心中回归家庭的渴求。”
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人的内疚之情,在工作之余也应该常回家看看。
“去哪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请以“ 去哪儿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不能填“爸爸”或“时间”),使题目完整。
2.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