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的一项是

    A.形容枯槁

    B.意气勤勤恳恳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颜色憔悴

  •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的文学对于神话的淘汰,或者说是神话的褪色,速度比希伯来,比印度,比希腊都要快,为什么?

    ①就是因为我们确立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文明,把神的意义贬低了。

    ②这是因为“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我们的文明都不太喜欢神话,甚至想把这东西去掉。

    ③我们发现,在商代的甲骨文文化中,神秘性和幻想性都很高,但到了周朝,很快就进入理性思想中。

    ④当我们满足于人的世界时,怎么会愿意去尝试飞起来呢?

    ⑤缺少了神话以后,你会发现我们的文明,少掉了丰富,少掉了对宇宙更大的好奇。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①⑤④

    C. ①③②⑤④

    D. ②③①⑤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有三部礼学经典,习称“三礼”,一部是《仪礼》,记述周代冠、婚、丧、祭诸礼的仪式;另一部是《周礼》,记载理想国的官制体系;还有一部就是《礼记》,是孔门七十子后学阐发礼义的文集,凡四十九篇,虽以思想隽永、说理宏通见长,但亦不乏细节描述。《礼记》全书主要有语录、条记、议论等形式,内容贴近生活,文字相对浅近。

    今人读《礼记》,至少可以收获礼仪规范。礼在社会生活层面属于行为规范,因而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的特点。《礼记》记载了许多言谈举止方面的细节,尽管时代不同了,但其中不少内容依然可以继承。例如《礼记》提到礼仪场合中的仪容仪态时说,“足容重”,步履要稳重;“手容恭’’,拱手要高而端正;“目容端”,目光不可睇视;“口容止”,嘴形静止不妄动;“声容静”,不咳嗽、打喷嚏,哕咳;“头容直”,头部正直,不左右倾斜;“气容肃”,不喘大气;“色容庄”,神色庄重。《礼记》还提及各种礼仪禁忌,如”毋嗷应”,不要用号呼之声回应对方的呼唤;“毋怠荒”,体态要整肃,不可懈怠;“坐毋箕”,坐着,不可将双腿向两侧张开;“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将裳的下摆向上撩起。这些都是文明时代民众必备的知识。

    如何得体地访客、与尊长相处,也是《礼记》多次谈到的内容。《礼记》说:“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拜访他人,即将上堂时,要抬高说话声,旨在使室内的主人知道客人已到,而有所准备。如果房门口有两双鞋,房内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就可以进去;如果说话声听不到,说明他们的谈论比较私密,此时不可贸然进入。《札记》还说“毋侧听”,就是不要耳朵贴墙偷听别人谈话,这样做很不道德,可见古人把尊重他人隐私作为做人的原则。

    《礼记》还屡屡谈及在尊长身旁陪坐时的注意事项,如:“长者不及,毋傀言”,长者还没有谈及的话题,不要插嘴;“正尔容,听必恭”,听长者说话,要端正容貌,虚心恭听;“毋剿说,毋雷同”,自己发言时,要表达主见,不要总是袭用别人的说法,处处与人雷同。

    《礼记》还说,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问焉,终则对”,先生有所询问,要等先生说完后再回话,抢答是失礼的行为。“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向先生请教学业,或者没听懂,希望先生再说一遍(请益),都要起身,不能坐着,以示尊师重道。

    《礼记》中有许多格言,立意深刻,堪称人生准则,是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的指南,而又朗朗上口,读之令人眼睛一亮,足以铭之左右,终身拳拳服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是内涵最大的概念,相当于西方人所说的“文化 ”,体系相当庞大,许多人对此不能理解,如果你读过《礼记》,就不会再有疑虑。若逐篇细读,如网在纲,有条不紊,有助于从源头上把握中国文化体系。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礼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礼记》是流传至今的儒家“十三经”中的三部礼学经典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仪礼》和《周礼》。

    B. 《礼记》是一部阐发礼义的文集,总共有四十九篇,并非一人创作,而是孔门七十子后学的集体创作。

    C. 《礼记》一书思想内容隽永,说理宏通但不都是抽象枯燥空洞的议论,其中亦不乏具体的细节描述。

    D. 《礼记》全书都采用分条记述的语录体形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相对浅近。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记》对人们的手、足、目、口、头、声等各方面的仪容仪态都有详细而严格的要求,要求人们在礼仪场合要做到言行举止端庄文明。

    B. 按《礼记》的要求,拜访客人要有礼貌,不能贸然进屋,不能偷听别人的谈话,要尊重他人的隐私,这些做人的原则在当今仍有指导意义。

    C. 《礼记》鼓励人们发言要有主见,“毋剿说,毋雷同”,意即不要袭用别人的说法,观点不能与人雷同,提倡独立思考,发扬创新精神。

    D. 《礼记》要求对尊长要谦恭尊重,听师长讲话要有耐心,不要随意插话,而且还要神态恭敬,请教尊长问题要起身,以示尊师重道。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读《礼记》仍可学到一些社会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

    B. 读《礼记》我们可学到许多为人处世之道,以及待人接物应注意的事项,例如怎样在尊长旁陪坐,如何得体访客等。

    C. 读《礼记》可以学到许多让人受益终生的格言,这些格言立意深刻,引领人们修身进德,勉为君子,堪称人生准则。

    D. 读过《礼记》,就会发现“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内涵最大的概念,就能够从源头上把握庞大的中国文化体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

    (2)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

    (3)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4)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

    (6)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

    (8)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9)《过秦论》中贾谊一言以蔽之,高度概括了秦王朝灭亡的原因:_______

    (10)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11)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1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在否定了宋荣子和列子等人后,明确指出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漫游于无穷无尽的宇宙之中,得到真正的逍遥。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穷奢极侈罔顾民生后,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问,对其行为做了有力的抨击。

    (3)因壮志难酬而抱憾终生,杜甫的《蜀相》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出了古往今来那些失意英雄的共同心声。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山势高危,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无奈的句子是:

    (2)李商隐在锦瑟》中通过化用南海鲛人和蓝田宝玉的传说来抒发情感的两个句子是:  

    3杜鹃,是我国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总括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诗人多次用“月”这个意象,如以“______ ”烘托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心情,以“_____”和四周的寂静衬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以“_____”烘托丈夫远离后琵琶女的孤独无依。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忆往昔,以“舞榭歌台”暗指往日繁华生活发出“ ”的感叹。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

    (5)《琵琶行》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 9、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又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达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试题

    武侯庙

    (唐)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1】第二句诗人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墨子《兼爱》(上)的片断,完成下面小题。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天下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人若爱身/未兆易谋

    B.视人室若其室/魏王贻我大瓠

    C.使天下兼相爱/彼与彼年相

    D.若此天下治/于其身也,耻师焉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使用设问句,明确指出,天下的纷乱之事,都是起于不相爱。

    B.作者正面立意,号召各方都要互相爱护,以此消除乱象,使天下大治。

    C.作者运用反复手法,追求百姓自由的相爱主张,不断重复,深入人心。

    D.作者在这里描绘的天下兼相爱一旦得以实施的理想社会,颇具感染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唐·权德與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是。

    ——李大钊

    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讲话

    读了这些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五四青年节之际,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在校团委组织的纪念活动上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分享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