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梅州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花之歌》内容填空。

    1.本文采用第_______人称来写,文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_

    2.读到“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我想到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读到“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场景。

  • 2、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__________

    2.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形容声音十分动听。__________

    3.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__________

    4.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__________

    5.音乐轻快,舞姿优美。__________

    6.指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形容读或背诵诗文、书画等自然流畅。__________

    7.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__________

    8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生动,或是雕刻得非常精美、 十分逼真。__________

    9.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__________

    10.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__________

    11.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__________

    12.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__________

  •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多次写到地名,把它们找出来。

       

  • 4、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 )( )同舟                    ②三( )( )

    ③与( )( )共存             ④与( )( )同辉

    (1)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木已成舟                    B.同舟共济                    C顺水推舟

    (2)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填序号)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只有和自然________,人类文明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能力考查

    (材料一)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材料二)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12岁的于谦写下《石灰吟》,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祥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因此,这首《石灰吟》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于谦人生的追求。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材料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清]郑燮《竹石》)

    【1】有同学对(材料一)中的“焚”字不理解,请你从汉字的字形、字义、字用等方面大胆解读“焚”字。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材料三)中空白处的诗句。

    【3】阅读(材料一、二),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七律·长征》“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闲”与《石灰吟》中的“若等闲”,有异曲同工之妙。

    B.于谦用“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C.于谦采用拟人化手法,把抽象的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

    D.诗人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石灰吟》与《游子吟》相似,都是思乡思亲诗,表达诗人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情怀。

    【4】(材料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材料一、三)两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请结合(材料一、二、三)或平时的阅读收获,写出你对孟子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渔歌子》描写的季节是 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

    【2】这两首词都采用了_____(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的写法,其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 8、课内阅读

    墨竹图题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些小吾曹指的是(  )

    A. 郑燮

    B. 天下所有的官

    C. 既写诗人自己,又指天下所有的小官

    2如何理解一枝一叶总关情”?(  )

    A. 诗人十分喜爱竹子,关心竹子上的每一枝每一叶

    B. 这里是夸张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C. 这句诗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1933年,陈毅同志在赣南的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右腿中了三弹,一块骨头给打碎了。不久长征开始,中央决定陈毅同志留下来,领导苏区的游击战争,他二话没说,就带领队伍上山了。

    山上的环境十分艰苦,吃没有粮,更不要说药品了。陈毅的腿发炎疼得厉害。一天晚上,陈毅坐在山坡上,看到战士们躺在地上睡着了。他望着月亮,咬着牙,忍着痛,不知道怎么想起了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当年关云长右臂中了毒箭,神医华佗拿刀子割开皮肉,刮他骨头上的箭毒,悉悉有声,而关云长却在饮酒食肉,谈笑弈棋,不哼一声痛。陈毅想:古人都能这样做,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怕疼呢?想到这里,他把被脓水粘住的袜子拽下来,解开绷带,用自己的手指把肿起来的皮肤撕开,挤里面的脓水、子弹、皮和碎骨头。挤着挤着,就昏厥过去了。当陈毅苏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躺在草棚子里,两个警卫员正焦急地守在他的身边,他微笑着,对两个警卫员说:“你俩能不能跟我去完成一个任务?”警 卫员说:“能!什么时候执行?”“现在就执行,你们把我抬起来,找一根绳子给我。”“这……这是什么任务?”“别问,你们照我的命令做就是了。”“是!”警卫员按照陈毅的指挥,抬着他绕过了两个山头,在一个长满青竹的山坡上停下来。陈毅说:“就在这儿!”“做什么?”“你们用这根绳子把我绑在这棵粗竹上,再把我这条腿绑在那棵细竹上。一个抱着我的头,一个人用力在我腿上挤,把里面的脓水、子弹、皮和碎骨头渣子,统统给我挤出来。你们俩的任务很光荣,是为我解除痛苦呀。快执行吧!”“这……”两个警卫员愣住了,他们谁也不肯下这个手哇。陈毅见他们不动,又是命令,又是恳求,非要他俩执行不可。警卫员没办法,只好执行这个特殊的任务,一个抱着陈毅的上身,一个蹲下来挤。一挤,陈毅就全身一震:挤呀,挤呀,抱着他的警卫员感到顺着自己胳膊往下淌水。他一看,这哪是水呀,原来是陈毅的汗啊!

    警卫员心疼啊,赶忙从身后抽出一条毛巾,想给陈毅同志擦脸上的汗。哪想当擦到鼻子下的时候,这条毛巾就像被什么东西挂住了,怎么拽也拽不动。怎么回事呢?原来陈毅把毛巾咬住了,几乎把这条毛巾都吞到嘴里了。

    1请写出加点的字的正确读音。

    被脓水住的袜子______ 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恳求:

    ②二话没说:

    ③刮骨疗毒:

    3按要求写句子。

    ①警卫员抬着他绕过了两个山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抱着他的警卫员感到顺着自己胳膊往下淌水。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怕疼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A.光线射在物体上; B.照相、摄影; C.照管、看顾; D.按着、依着。

    ①别问,你们我的命令去做就是了。   (   )

    ②早晨,我醒来时争阳光已到了我的床上。   (   )

    A.背、担任;  B.担负;  C.遭受;  D.败;  E.违背。

    ③陈毅同志在一次战斗中了伤。   (   )

    ④这局球赛暂时还分不出胜   (   )

    ⑤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言行责。   (   )

    5问答题。

    ①陈毅交给两个警卫员什么任务?为什么交给他们这个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短文,你觉得陈毅(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本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读美文,做题。

    8岁那年春节,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和小伙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连锁炮”“冲天炮”“炮炸猪鼻”“炮惊母鸡”……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

    不一会儿,一位50多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大喊一声:“放!”小伙伴们将一个个爆竹点燃后抛出。

    “啪!啪!啪!”

    “击中了!击中了!”

    小伙伴们(                 )叫喊着。

    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慌了手脚,摔倒在地上,整个人被自行车压着。

    小伙伴们一哄而散,但我没有跑,至今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老人想爬起来,我呆立了一会儿,跑过去使劲地把自行车拖开。老人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几分钟后,他终于站起来了。

    我的眼睛紧盯着地面,等待着老人的训斥。可是老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     )说:“孩子,你很懂礼貌。”

    老人推着自行车离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很平淡但令我永远忘不了的话:“孩子,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是你一生的财富。知道吗?”

    我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这个春节里,这句话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压岁钱,超过了新衣服。我甚至开始对自己的恶作剧感到内疚。

    一个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渐渐地,我长大了,经历了很多事情,领悟了一些人生哲理,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生气地        欢快地       意味深长地       面带微笑地

    【3】面对老人的摔倒,“我”和小伙伴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是(       

    A.“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B.“我”得到了老人的表扬与肯定。

    C.拥有一颗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心,是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5】当今社会,有不少人认为“一生财富”应该是金钱,是豪华别墅,是小汽车,是做大官……读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天堂里的老师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他写了这样的诗句: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

    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

    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

    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理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朗……

    【1】给加横线字注音。

    炯炯( )有神 )落   )折

    【2】找出最后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用横线标出并改正

    ——   ——

    【3】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4】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这句比喻起到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5】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一句,你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吗?

     

  • 12、阅读

    父亲的皮带

    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我心中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带着那么多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在后面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从候车室到车厢门,不足100米,我们却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我看见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向我欢快地招手。等我赶到时,父亲正坐在行李上,点上一支烟,惬意地抽着:“军军,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

    我随着人流挤上了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过包的一刹那,只听“啪”的一声,包带应声而断,旅行包从窗口垂直落下,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鸭梨、月饼、花生……父亲慌了,手忙脚乱地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个鸭梨捡了起来。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不要了!”“这梨是刚摘的,带在路上吃。”父亲笑嘻嘻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有了!”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了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包带。这时,汽笛声响了。

    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1】请简要概括父亲去火车站送“我”上大学的三个场景,以及不同场景下“我”对父亲的情感。

    场景一:_________情感:______________

    场景二:_________情感:______________

    场景三:_________情感: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年轻人的笑和父亲的笑意义一样吗?“我”为什么笑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一直珍藏着那根皮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引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钩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通通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1】根据下面的词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特别奇妙的想法______ 逗人玩,与别人开玩笑__________

    【2】请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给下面的内容进行排序,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①笑玫瑰 ②插玫瑰 ③摘玫瑰___________

    【3】我远远地站着,不敢往祖父那儿看,是因为(

    A.祖父不知道我把花插在他的帽子上,我一看就想笑

    B.我怕祖父发现会训斥我,所以不敢往他那儿看

    C.我和祖父玩捉迷藏,害怕被他发现,所以不敢看

    【4】阅读短文,你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我和一个___________的祖父。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流传下来的。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的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话就长了。

    母亲生完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  突然  忽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时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别无嗜好:__________________②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四段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填写并解释

    ________下床了这个词表示________,也表现了全家________的心情。

    3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这句话中的秉承是指___________,“父亲的精神是指_____________

    4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不释手。这句话中的字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留给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 16、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仿照下面的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1)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鲜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2)金钱能买来书本,但不一定能买来知识;金钱能买来

    但不一定能买来   ;金钱能买来但不一定能买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乐园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450字以上。

    (1)成长的旅途中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对你特别好的人,发生很特别的事,当时的场景一定令你终身难忘。请你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注意:先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把事情写具体,把场面写生动,将情感写出来。

    (2)想象可以让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果你飞到太空中去生活,如果你变身成书籍中的人物,如果你穿越到未来世界……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你放飞想象,把我们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要求:题目自拟,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