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时泛指南方的天空

    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

    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登临意 会:理解,明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

    歌台 榭:建在高楼上的房子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 细菌的活动范围极广,无所不至

    C. 新的高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D. 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论述类文本阅读

    美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缺乏独立性,源自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代表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此书以治国平天下式的雄心壮志,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开篇《原道》一章,便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这种道统诗学上承曹丕《典论论文》所主张的经世致用文学观,即所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开文以载道之先河。唐代,韩愈提出文以明道;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儒周敦颐明确文以载道的宗旨,都不过是《文心雕龙》顺理成章的延伸。由此可见,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诗学缺乏独立的美学原则的感慨,洞见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

    正是这种阙如,导致中国的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总是无法进入精神层面,仅止于世俗的功用,越来越滑入俗世的纷争、功利的得失。诗言志沦为诗人得意或失意的渲泄;评话衍生出的小说,或聚焦于庙堂纷争的计谋较量如《三国演义》,或忘情于江湖造反的草莽传说如《水浒传》;更不用说《隋唐演义》《封神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既没有《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人的尊严、悲悯的情怀、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底线,在这类文学中被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的厚黑原则取代,这种审美趣味造就一代又一代的草莽,制作出一个比一个暴虐的帝王,进而滋生出民族诸多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诡计崇拜、暴力崇拜、权力崇拜等等。

    在这样的美学背景下,《红楼梦》的问世是一场审美革命:从容推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拒绝功名崇拜。《红楼梦》的问世使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不再纠缠于生存博弈而具有纯粹精神的存在意味,从而在美学上回归《山海经》式的混沌和《诗经》国风所具的清纯,达成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王国维指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大背于吾国人之精神,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正如《红楼梦》写出悲剧本身已经具有美学革命的意味,王国维指出了《红楼梦》的悲剧品质,中国诗学的眼界由此被打开。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与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调教出来的国民醉心于权谋和暴力的审美品味截然不同,而是关注人世间的苦难,并从宇宙的视野加以审视。

    佛学的东渐,禅宗的兴起,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引发了心灵的解放,终致中国诗学界异端突起。相对于李白急功近利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苏东坡信笔挥就的乃是心平气和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严羽的《沧浪诗话》顺流而至,借禅宗之名,挑战《文心雕龙》的道统诗学,连同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但比起王国维、陈寅恪的美学思想,严羽在《沧浪诗话》里的诗学追求,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王国维和陈寅恪之于中国文化的独到贡献,不在于学问的博大精深,而在于识见和思想的不拘流俗。中国数千年文化之所以江河日下,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审美上的疲乏。而王国维和陈寅恪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对这种审美疲乏的洞察。

    (摘编自李劼《王国维、陈寅恪的文艺复兴意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诗学追随儒家的政治功利主义和伦理实用主义,使得美学缺乏独立意味,使得诗学传统和文学传统无法进入精神层面,而止于世俗的功用。

    B.曹丕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开启了文以载道的先河,韩愈、白居易等人丰富了这种理论,周敦颐明确了文以载道的宗旨。

    C.刘勰的《文心雕龙》建立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诗学体系,确立了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的道统原则,影响到后世的文学思想。

    D.佛学的东渐和禅宗的兴起,引发中国士大夫阶层心灵的解放,严羽的《沧浪诗话》借禅宗之名挑战文以载道的诗学传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注人世间的苦难,表现人的尊严和悲悯情怀,不再只是宣泄得意或失意,不再纠缠于生存谋略,文学才能体现出纯粹精神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B.一些古代小说推崇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无毒不丈夫等厚黑原则,其实正是中国文学传统讲求实用和功利、纠缠于生存博弈的具体表现。

    C《红楼梦》体现出女性崇拜、悲悯崇拜,而拒绝暴力和权力,《红楼梦》彻头彻尾的悲剧背离了国人崇尚的乐天精神,在审美上具有革命性的意味。

    D王国维重视文学的审美属性,不赞同文以载道,提出从宇宙的视野审视文学,打开了中国诗学的眼界,带来了名副其实的文艺复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受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影响,民族也因此滋生很多难以治愈的病态心理,可见,文学对人的思想、对社会会产生影响。

    B在经世致用文学观的影响下,中国后世的演义小说既缺乏《山海经》神话中的阳刚,也没有《诗经》三百篇中的清纯,处于审美疲乏的状态。

    C文以载道思想强调文学的承载、阐明、传达的社会功用,强调文学的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宗旨。这一思想贯穿于我国古代文学之中。

    D王国维和陈寅恪以不拘流俗的敏锐眼光,洞察了中国文化中非功利、非实用的审美传统始终阙如的弊端,这表明他们对中国文化具有批判精神。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名句默写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他观点一致。

    (3)《短歌行》中曹操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把自己对贤才的渴慕比作姑娘思念情人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许多有志之士往往借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愿去侍奉权贵的态度。

    (6)杜甫《登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由过去跌入现实,顿生感慨,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感伤壮志难酬!

  •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垒筑高台为喻形象证明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借美人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理想的高远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以朝露为喻,表达自己余年渐少而功业无成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写易水诀别场面时,借助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陶渊明“引壶觞以自酌”的饮酒方式不同,王羲之更喜欢与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2)与陶渊明“门虽设而常关”的隐居生活相似,杜甫也只是在朋友来时才“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至》)

    (3)与陶渊明“实迷途其未远”的及时醒悟的感受相同,屈原也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是还有局限的,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

    (3)两句写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写秋风秋雨,连绵不断,天地之间,乌云笼罩。

    B.“浊泾”一句写秋雨之大,已经见不到“泾渭分明”的景象了。

    C.“黍穗黑”是说因为长时间下雨,黍穗受到雨水浸泡已经糜烂。

    D.“斗米换衾裯”写城中百姓很高兴,终能以斗米换昂贵的衣物。

    【2】“去马来牛不复辨”一句化用了《庄子•秋水》中的“两涘渚涯之间,不辨牛马”。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唐•李商隐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C.倚杖岩头秋独望,稀疏烟垄是人间。《北山岩》宋•郑樵

    D.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3】《秋雨叹》与《春夜喜雨》都是杜甫写雨的名作,请分别概括两首诗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遂 初 堂 记

    归有光

    宋尤文简公尝爱孙兴公《遂初赋》,而以遂初名其堂,崇陵书匾赐之,在今无锡九龙山之下。公十四世孙质,字叔野,求其遗址而莫知所在。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兴公尝隐会稽,放浪山水,有高尚之志,故为此赋。其后涉历世途,违其好,为桓温所讥。文简公历仕三朝,受知人主,至老而不得去;而以遂初为况,若有不相当者。昔伊尹、傅说、吕望之徒,起于胥靡、耕钓,以辅相商、周之主,终其身无复隐处之思。古之志得道行者,固如此也。惟召公告老,而周公留之曰:“汝明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当时君臣之际可知矣。后之君子,非复昔人之遭会,而义不容于不仕。及其已至贵显,或未必尽其用,而势不能以遽去。然其中之所谓介然者,终不肯随世俗而移易;虽三公之位、万钟之禄,固其心不能一日安也。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当宋皇祐、治平之时,欧阳公位登两府,际遇不为不隆矣;今读其“思颍”之诗、“归田”之录,而知公之不安其位也。况南渡之后,虽孝宗之英毅,光宗之总揽,远不能望盛宋之治。而崇陵末年,疾病恍惚,宫闱戚畹,干预朝政,时事有不可胜道者矣。虽然,二公之言,已行于朝廷;当世之人主,不可谓不知之,而终不能默默以自安。盖君子之志如此。

    公殁至今四百年,而叔野能修复其旧,遗构宛然。无锡,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过之者登其堂,犹或能想见公之仪形。而读余之言,其亦不能无慨于中也已。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B.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C.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D.自以其意/规度于山之阳为新堂/仍以遂初为匾以书/来求余记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公尝隐会稽 按:追究,查办

    B.汝明偶王 勖:辅佐

    C.违其好 夙:早年

    D.南方士大夫入都孔道 孔道:大路,要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初堂建在无锡,书斋的名字取自孙兴公的《遂初赋》,宋光宗赵惇(葬于永崇陵)曾为其书写匾额相赐,尤文简的后代在没有找到书斋遗址的情况下重新修建了一个遂初堂。

    B.“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为年老辞去职务,与“致仕”“乞骸骨”意思相近。

    C.归有光说,“后之君子”虽已显贵但仍“不安其位”,不免产生退隐之思。欧阳修“位登两府”,而有“‘思颍’之诗”“‘归田’之录”,便属于这一类情况。

    D.归有光由遂初堂这一书斋的名字,引发了自己对古人是隐居还是入仕的抉择的见解,虽是受人之托作记,但是却对书斋主人尤文简做了直接而严厉的批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则其高世遐举之志,宜其时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有不能自已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古今中外,人与人的竞争,国与国的较量普遍存在着,似乎个人、社会都离不开“比”。 “比”有时能成就人,有时也能毁灭人。

    你对“比”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