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新一届中央领导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如果风调雨顺, 文恬武嬉,百姓自然能够安居乐业,社会自然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B. 参加“为了孩子的明天”教育论坛的学者专家都阐释了自己对未来教育的新理念,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 一得之愚.
C. 评论要有全局.大局的利益观.假如我们的报道起于愤青而止于愤青,都是些鸡零狗碎. 骇人听闻的炒作,那传播就没有价值了.
D. 《饥饿游戏》整部电影从画面看并不像大片,却以剧情主线取胜,制造了一个大冷门,然而故事立意上确实老套庸俗, 乏善可陈.
2、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茫的惆怅,失败的痛苦,是 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2)这恶魔似的铁马,那 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浑浊了。
(3)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 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A. 寄寓 振聋发聩 融化 B. 寄寓 震耳欲聋 熔化
C. 寄予 震耳欲聋 融化 D. 寄予 振聋发聩 熔化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什么时候才能再出一个裘盛戎
我和盛戎最初认识,是和他到天津去看戏。演员们知道裘盛戎来看戏,都“卯上”了。散了戏,我们到后台给演员道辛苦,盛戎拙于言词,但是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朴素的,他的谦虚是由衷的谦虚。他是真心实意地向人家学习来了。回旅馆的路上,他买了几套煎饼倮子,有滋有昧地吃起来。他咬着煎饼保子的样子,表现出很喜悦的怀旧之情和一种天真的童心。我一下子对这个京剧大演员产生了好感。盛戎睡得很晚。晚上他一个人盘腿坐在床上抽烟,一边好像想着什么事,有点出神。不知是为什么,从这以后我总觉得盛戎的许多唱腔、唱法、身段,就是在这么盘腿坐着的时候想出来的。
盛戎的身体早就不大好了。编排《雪花飘》的时候,他那几天不舒服,但还是跟着我们一同去体验生活。《雪花飘》写的是一个送公用电话记录的老人的事。我们去访问了政协礼堂附近的一位送电话记录的老人。老头子六十好几了,一脸的白胡茬,还骑着自行车到处送电话记录。盛戎在那间屋里坐了好大一会儿,还随着老头子送了一个电话记录。
《雪花飘》排得很快,一个星期左右,戏就出来了。幕一打开,盛戎唱了四句带点马派味儿的“散板”:“打罢了新春六十七哟,看了五年电话机。传呼一千八百日,舒筋活血,强似下棋!”我和导演一听,都觉得“真是这里的事儿!”
为了编排《杜鹃山》,1969年那次我们到湘鄂赣体验了较长时期的生活。我和盛戎那时都是“控制使用”,他的心情自然不太好。他总是默默地跟着良伍走,不大说话。但倒也不是整天愁眉苦脸的。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虽然是“控制使用”,但还能戴罪立功,可以工作,可以演戏,他在心里又是很感激的。我觉得从那时起,盛戎发生了一点变化,他变得深沉起来。盛戎平常也是个有说有笑的人,有时也爱逗个乐,但从那以后,我就很少见他有笑影了。他好像总是在想什么心事。用一句老戏词说:“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他的这种神气,一直到他死,还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里。
那趟体验生活,是够苦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难捱。不生火,墙壁屋瓦都很单薄。那年的天气也特别,下大雪,同时却还打雷,下雹子,下大雨,一块儿来!盛戎晚上不再穷聊了,他早早就进了被窝。这老兄!他连毛窝鞋子都不脱,就那样连着毛窝睡了。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没有叫一句苦。
和盛戎合作,是非常愉快的。盛戎很少对剧本提意见。他不是不当一回事,或者提不出意见。盛戎文化不高,读剧本是有点吃力的。但是他反复地读,盘着腿读。我还记得他那读剧本的神气。他读着,微微地摇着脑袋。他的目光有时从老花镜下面射出框外。他摇晃着脑袋,有时轻轻地发出一声:“晤。”有时甚至拍着大腿,大声喊叫:“晤!”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台上不“用”裘盛戎了。但他也并不闲着。有人上他家学戏,他总是很认真地说。而且是有教无类,即使某个青年演员条件差,他也还是手把手教。他不上台了,还整天琢磨唱腔。不单花脸,老生、旦角都研究。
盛戎得了病,他并不悲观。他大概已经怀疑或者知道是癌症了,跟我说:“甭管它是什么,有病咱们瞧病!”他还想唱戏。他为了清静,一个人搬到厢房里住,好看剧本。《杜鹃山》这个剧本,他一直不离手,他死后,我才听他家里的人说,他夜里躺在床上看剧本,曾经两次把床头灯的罩子烤着了。他病得很重了,有一次还用手在床头到处摸,他的夫人知道他要剧体。剧本不在手边,他的夫人就用报纸卷了一个筒子放在他手里,他这才平静下来,安心了。然而有志未酬,他到临终也没能再演《杜鹃山》!
什么时候才能再出一个裘盛戎呢?
(摘编自汪曾祺《自得其乐》)
相关链接:
裘盛戎,京剧裘派艺术的创始人。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裘盛戎的表演艺术到达巅峰状态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老舍、曹禹及出租车司机、掏粪工人、饭店服务员等都提他的朋友。为了强强联合,他奔走于马连良、谭富英等艺术家之间,积极促成了当时实力最强的艺术团体——北京京剧团的成立。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湘鄂赣体验生活期间,裘盛戎心情不太好,但也不是整天愁眉苦脸,因为他知道自己还可以通过演戏、工作戴罪立功,解除“控制使用”。
B. 《雪花飘》开幕时裘盛戎唱了四句带有马派味儿的“散板”,作者和导演都觉得“真是这里的事儿”,可见裘盛戎对送电话记录的老人的生活有着深入的体察。
C. 作者和裘盛戎初识于一起到天津去看戏时,因为这个京剧大演员的诚恳朴素、谦虚好学、有怀旧之情和有童心,而对他产生了好感。
D. 裘盛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读剧本有些吃力,但他却非常勤奋,经常通过反复研读剧本来把握、领悟其内容,到顿悟处他便不禁“晤”的一声。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主要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记叙了裘盛戎先生献身京剧艺术的一生,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B. 裘盛戎认真研究京剧艺术,耐心培养后辈,并积极促成了北京京剧团的成立,为我国京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作者觉得和裘盛戎合作很愉快,裘盛戎从不对剧本提意见,并不是他不当一回事,或者提不出意见,而是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剧本研读上。
D. 裘盛戎平常是个有说有笑的人,到后来却变得很少有笑影,并且好像总是心事满足的样子,这说明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E. 裘盛戎身体早就不大好,但这并未影响他对艺术臻于完美的追求,即使在病中仍手不释剧本,文中流露出作者对他的极大赞扬和深深惋惜之情。
【3】作者在文末问“什么时候才能再出一个裘盛戎呢”,暗含对裘盛戎精湛技艺和高尚人品的赞誉。你认为裘盛戎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描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总结。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作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向他人学习以提升自己。在《论语·学而》篇中,他告诫君子要“________”;在《论语·里仁》篇中,他倡导人们“________”。
⑵《庄子·逍遥游》中,庄子用“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惠子五石之瓠的价值之所在。
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用推测语气指出:屈原之所以写作《离骚》,“__________”。
⑷《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奇妙景象。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指出“质”与“文”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写一旦约束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中的“三纲”,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6)《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描述大葫芦剖成瓢后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
(8)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一个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却可以万古长青。
7、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概括描写周瑜当年指挥赤壁之战时作为指挥家从容风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用元嘉年间军队草草出军,指挥者并无北伐的深思熟虑,只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此加以辛辣的批判和讽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以“ ____________ ”的淡雅之色,隐寓诗人的恬淡之心,之后又以映入帘中的草色点出恬淡中的生机。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出下列句子空缺内容。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师者,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
(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电。(庄子《逍遥游》)
(6)________________,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7)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并诗》)
(8)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①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②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痴儿:作者自指。②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了却”二字,说明诗人痴迷于公务,在完成工作之后才登阁赏景。自称“痴儿”则让诗作有了一些自嘲、兀傲之气。
B.诗人登上快阁,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
C.“朱弦”指琴,“佳人”指知音,诗人运用典故,慨叹自己心怀志事,知音难觅,唯幸有美酒聊以遣怀。
D.“归船”“与白鸥盟”表明了诗人决意归隐江湖,追求不存世俗机心、自由洒脱的生活。
【2】本诗颔联与杜甫《登高》颔联都写登高所见秋景,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显宗大怒,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解,问范曰:“卿廉颇后邪?与右将军褒、大司马丹有亲属乎?”范对曰:“褒,臣之曾祖;丹,臣之祖也。”帝曰:“怪卿志胆敢尔!”因贳之。由是显名。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建中初,迁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世伏其好义,然依倚大将军窦宪,以此为讥。卒于家。
【1】下列对加框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B. 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C. 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D. 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唐宋以后专指具有某种技艺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B. 显宗,汉明帝刘庄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有的皇帝会有多个庙号。
C. 茂才,汉代推举人才的科目之一,西汉时作秀才,东汉时因避刘秀的讳改为茂才,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D. 传檄,传布檄文。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廉范为人孝顺。他的父亲因战乱客死他乡,他不远千里接回父亲的灵柩,守孝期满后才外出学习。
B. 廉范重情重义。他受业薛汉,在薛汉获罪被杀后为薛汉收尸;他被邓融礼遇,在邓融下狱后变换姓名,侍奉邓融。
C. 廉范有勇有谋。他在担任云中太守时亲自领兵抵抗,用疑兵之计击败匈奴军队,让他们不敢再侵犯云中。
D. 廉范善于治民。他在担任蜀郡太守时勤政爱民,废除了禁止百姓夜间活动的不合理法令,获得百姓的称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2)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有些人过上了“佛系生活”: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与其说是无欲无求,不如说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说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淡然心态。
面对佛系生活,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保有一种生活的旷达与平和,也有人说,云淡风轻固然好,但别忘了世上还有长河落日的雄浑壮丽,年轻人还是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对于上述看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