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文言语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刘夙婴疾病 遂见用于小邑
B. 接孟氏之芳邻 宇文新州之懿范
C.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彼且奚适也
D. 农人告余以春及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参与) 抢榆枋而止(碰,撞)
B.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边)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整个,全)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闻名) 而绝江河(横渡)
D.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招致)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舷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的颈子上轻轻地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儿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取材于夏衍《包身工》)
材料二
解放之后,在镇反运动的一次诉苦大会上,我听到过一个老年的纱厂女工说:“你们说,我们给资本家做牛马,其实呀,连牛马也不如,我们是苍蝇、蚊子一样的虫豸。东洋老板和带工头打死一个工人好像在地上踏死一个蚂蚁一样,一点也不算稀奇。”这是实话,一点也不夸张。
解放之后,我去看过上海的曹杨新村、控江新村,我也曾陪外宾去看过工人医院。看到这些,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却总很自然地联系起包身工的生活。包身工的形象,想起来会使软心肠的人流泪。什么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这些话,都是不能形容她们的情况的,没有病的包身工是很少的,最多的是肺病、脚气病、皮肤病。有些包身工的两只脚已经肿得像碗口一样粗了,还是成天成夜地站在机器旁边工作。去年冬天我在北京参观了一处女工宿舍,看到她们床边有书籍、报刊、雪花膏、香水等,我替她们感到了幸福。最初我混在包身工群中观察的时候,最使我受不了的是那种难闻的臭气。那时正是上海的5月黄梅天季节,包身工们是成年累月不可能洗澡洗头换衣服的,请你们设想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我写那篇《包身工》是在1935年(发表是在1936年春),离开现在已经二十四年了,这样计算一下,对现在的青年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工人给资本家当牛马、当虫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制度,我们的先人曾付出了无数的生命、血汗和眼泪。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取材于夏衍《从〈包身工〉所引起的回忆》)
材料三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作品描述的社会生活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辉、人文关怀,如今读来依旧使人震撼,发人深思。
好的文学作品能真正触及社会的灵魂。在特殊的年代,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作者都需要巨大的勇气。20世纪30年代,社会的环境极为特殊,作家要深入生活现场,付出的艰辛与惊险,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可想而知。夏衍凭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在黑暗中探索光明。
《包身工》充满感情、带有温度,其旋律是积极向上的博爱。这种爱积蓄了力量,震撼读者的心灵世界,点燃读者的情感火焰。作者笔下散发出博爱情怀,对女童工有着深切的同情,对她们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进行直接揭露。夏衍的笔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解剖着那个时代的“脓疮”,对那个社会进行“刮骨疗毒”,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以形象的方式记录下来,他要告诉世人那里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是怎样的真相,进而呼唤善良的人起来抗争。
报告文学创作,如果不是基于对社会的真情实感,不是基于发自内心深处的召唤,那么作品就是苍白无力的。在今天,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无数或激动人心或发人深省的事件不断上演,作家也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火眼金睛”。无论是讴歌时代,还是记录社会,报告文学作家都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文学力量,以有温度的作品感动读者,进而凝聚人心,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
(取材于曾散《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读夏衍的〈包身工〉有感》)
【1】填入材料一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 光 温情 希望
B.光 热 温情 希望
C.光 热 希望 温情
D.热 光 希望 温情
【2】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被饲养的小姑娘的境遇和墨鸭的境遇是不完全相同的。
B.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与体制没有给被饲养的小姑娘带来希望。
C.“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暗喻不合理的制度一定会消亡。
D.“锭子上的冤魂”是指在铺设枕木的劳作中被压榨至死的奴隶。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身工在资本家眼里只是单纯用来谋利的工具。
B.包身工只有成天成夜工作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C.解放后,工人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水平。
D.没有先人的付出,吃人的制度就不可能被推翻。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夏衍用“饲养”一词表明包身工是不被当人看的,以此来揭示剥削者丧失人道的罪行。
B.夏衍在混入包身工中观察的时候曾因包身工身上散发的难闻的臭气而对他们心生厌恶。
C.夏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深入生活现场的时候,虽然需要付出艰辛,但是不会有危险。
D.夏衍通过含蓄揭露女童工遭遇的不公和悲惨命运来反映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
【5】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夏衍能写出“带有温度”的《包身工》的原因。
4、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①人人尽说江南好,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②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③_________,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④泻水置平地,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⑤_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⑥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⑦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⑧天台四万八干丈,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⑨脚著谢公屐,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⑩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用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来写杨玉环的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表现自己忠孝难能两全,左右矛盾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相》中引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与“金”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流水为喻,告诉客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道理。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远望所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震撼人心,如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2)《离骚》中描写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很多古诗词中善用“空”字,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2)《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
(3)《书愤》中描写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____________”直切题意,不疑而问,增强了语势;“____________”则对此做出了回答,指出丞相祠堂在那松柏葱郁之处。
(2)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暗示古代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开辟出蜀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山曲
谢眺
天明开秀愕,澜光媚碧堤。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升峤既小鲁①,登峦且怅齐②。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③。
[注]①小鲁,语出《孟子·尽心》“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②怅齐,语出《晏子春秋·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涛去此而死乎?”。③末二句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招隐士》极言深山老林环境险恶,招募隐士出山做官。尚,爱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以“光”喻水,以“碧”写岸,“媚”字活画出“澜光”“碧堤”的生机。
B.三、四句写风使莺乱,行云被芳树吸引,写出了风的顽皮和云的多情。
C.五、六句由写景转叙游。“暮春”总括前四句写景,又暗示此时节正合登临游赏。
D.七、八句由叙游转抒情。诗人登山想到孔子和齐景公,感慨应该建功立业。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枢,字纪圣,御史大夫裴寅子,咸通十二年登进士第。宰相杜审权出镇河中,辟为从事,得秘书省校书郎,再迁蓝田尉,直弘文馆。大学士王铎深知之,铎罢相失职,枢亦久之不调。从僖宗幸蜀,中丞李焕奏为殿中侍御史,迁起居郎。中和初,王铎复见用,以旧恩徙为郑滑掌书记、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入朝历兵、吏二员外郎。龙纪初,擢拜给事中,改京兆尹。宰相孔纬尤深奖遇。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乾宁初,入为右散骑常侍,从昭宗幸华州,为汴州宣谕使。
初,枢自歙州罢郡归朝,路经大梁,时朱全忠兵威已振,枢以兄事之,全忠由是重之。及枢传诏,全忠皆禀朝旨,献奉相继,昭宗甚悦,迁兵部侍郎。时崔胤专政,亦倚全忠,二人因是相结,改枢吏部侍郎。未几,换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其年冬,昭宗幸华州,崔胤贬官,枢亦为工部尚书。天子自岐下还宫,以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出为广南节度使。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崔胤诛,以全忠素厚。相位如故。从昭宗迁洛阳,驻跸陕州,进右仆射、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充诸道盐铁转运使。
哀帝初嗣位,柳璨用事,全忠尝奏用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诸相议,枢曰:“廷范勋臣,幸有方镇节钺之命,何藉乐卿?恐非元帅梁王之旨。”乃持之不下。俄而全忠闻枢言,谓宾佐曰:“吾常以裴十四器识真纯,不入浮薄之伍,观此议论,本态露矣。”切齿含怒。柳璨闻全忠言,寻希旨罢枢相位,和陵祔享,拜尚书左仆射。五月,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寻再贬泷州司户。六月十一日,行及滑州,全忠遣人杀之于白马驿,投尸于河,时年六十五。初,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全忠笑而许之。
史臣曰:枢因盗而振,盗憎而亡,宜哉!君子守道远刑,盖虑此也 。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六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B.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C.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D.制出朱全忠/保荐之/言枢有经世才/不可弃之/岭表寻复拜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累兼吏部尚书/判度支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表征召、征用之意,与《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意思相同。
B.“幸蜀”的“幸”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而君幸于赵王”的“幸”意思不同。
C.“兄事”的“事”与《张衡传》中“衡因上疏陈事”的“事”意思相同。
D.“素厚”的“素”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枢中进士后得到权贵人物杜审权、王铎、李焕、孔纬等的赏识,升官一直很顺利,很快做到了给事中、京兆尹等职。
B.裴枢结识朱全忠以后受到赏识,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及工部尚书等高级官职。
C.崔胤在朝廷专政,依靠朱全忠,而这时裴枢与朱全忠交好,故裴枢同崔胤二人相交很好,崔胤被贬后,裴枢依然身居高位。
D.裴枢虽因朱全忠而身居高位,却又终因朱全忠而遭遇杀身之祸,可见依附朱全忠这样的“盗”并非全身远祸的良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顺中,纬以用兵无功贬官,枢坐累为右庶子,寻出为歙州刺史。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制造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标签:
①下海,“下海”指青年跳入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海”,自主挣扎和生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这一大批“下海”的青年之中,诞生了非常多的优秀企业家、卓越经营人才,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②创客,“创客”是近年来青年中流行的名词,具体说来,“创客”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社会传播之后,“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青年人。
③世界范,“世界范”指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铺垫,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越来越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敢于站上国际舞台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