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战国中后期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

    B.王实甫,中国元代戏剧家,其最著名的作品《西厢记》全名为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

    C.《记念刘和珍君》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后收入《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与《故事新编》等都是鲁迅先生的杂文集。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等。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累了一天的郭明义不顾疲劳,下了班就到职工浴池为大家义务搓澡,同时不胜其烦地宣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常识,呼吁大家积极捐献。

    B.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C.1月的雾霾天气总算过去了,可关于其产生的原因仍众口难调,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不利等是重要因素。

    D.一年半前,两艘中国商贸船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区水域遭劫持,13名中国籍船员遭遇山高水低,今天制造湄公河10·5惨案的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也最终被执行死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

    ---王向荣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如果树园、蔬菜园和葡萄园等,形式也是几何式的。

    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只是到了1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多追求意境美,不追求逼真的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而是用写意的手法来模写和提炼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西方造园艺术则多致力于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但是东西方园林艺术也存在着深层次的同一性: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就是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也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模仿。所不同的是,东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天然的自然,是秀丽的山川,而西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农业景观,是经过人类耕作的田野和牧场。  

    18世纪开始,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1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圆明园中有西洋楼、颐和园中有石舫,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

    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但是,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传承优秀的园林传统,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7日12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园林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起源于人们对于秀美山川的景色的理解。

    B. 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以写意的手法来模写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 自中国园林形成以来,尽管朝代几经更迭,但是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D. 中国传统园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在宋朝进入成熟期,到明清进入没落期。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起源时期的西方园林,多为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果树园、蔬菜园等实用性的园圃。

    B.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

    C. 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D.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都是为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18世纪,欧洲的园林中,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等中国园林的片段随处可见。

    B. 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颐和园中的石舫说明中国园林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C.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从它们的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D. 中西园林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小中见大”,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了早莺和新燕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战士拼死力战,将军纵情声色,对比鲜明,力透纸背。

    (3)古代诗人总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以酒寄意,诗酒结合,常借以抒写人生豪迈的洒脱快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杜甫《阁夜》中写夜哭、夷歌之凄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邦彦《苏幕遮》荷花触动诗人思乡之情,写梦中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将抽象的“愁思”形象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将进酒》中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写时光易逝,转眼青丝白头的句子:____________.

     

  • 7、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据传衡阳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回。《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借用了这个典故。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在文章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明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在《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个意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用对偶句 “___________ ,__________ ”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 9、名句默写。

    ⑴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描写与家人相见却无法被认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们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

    ⑶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出藐视富贵利禄只愿沉醉酒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承诗题,写梦中携手同游的热闹与欢乐,和晨起的悲伤哀痛形成巨大落差。

    B.颔联自现境况,说自己在微之去世后的生活和生命状态,暗示彼此离别之长之苦。

    C.尾联说阿卫韩郎也相应从官场离去,借此含蓄地表达自己已对官场不报什么希望。

    D.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的是对微之的思念之情告慰之意,抒情方式主以间接抒情。

    【2】从“寄”和“雪”切入,对“我寄人间雪满头”进行有深度的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有大志,通贯书术。当是时,河北州县往往曹伏思乱。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征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征。征见帝,谢曰:“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征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先是,帝尝叹曰:“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征曰:“大乱之易治,譬饥人之易食也。”帝曰:“古不云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邪?”答曰:“此不为圣哲论也。圣哲之治,其应如响,期月而可,盖不其难。”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后幸洛阳,次昭仁宫,多所谴责。征曰隋惟意不献食或供泰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照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帝惊曰:“非公不闻此言。”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后复与太子至征第。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

    B.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

    C.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

    D.征曰/隋惟责/不献食或供奉/不精为此无限/而至于亡/故天命陛下代之/正当兢惧戒约/奈何令人悔为不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双腿跪地,低头弯腰施礼,头不叩地。

    B.陛下: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C.期月:可以指一整月,也可以指一整年。在本文中应指一整年。

    D.尚书省:曾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与门下、中书并称“三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深受赏识,毫无保留奏事。他认为太宗对自己的信任和赏识是不世之遇,因此毫无隐讳地上奏了很多恳切又符合太宗心意的提议。

    B.魏征虽受责让,坚持不浮于事。他因做事不避嫌疑而被责备,但坚持认为,要注意形迹,也要关注国事,否则人人效仿,对国家不利。

    C.魏征善用譬喻,揭示道理形象。他认为大乱后治理国家就像喂食饥者一样容易,认为圣哲治理天下的功效就像回声一样很快便可显现。

    D.魏征病中逝后,很受太宗重视。他病重后,太宗给他建正寝,赐素褥布被和很多药物膳食;他死后,太宗亲临痛哭哀吊,并为之罢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

    (2)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王者荣耀》是一款大热的英雄对战手游,已经拥有超过2亿的注册用户,玩家每天超过5000万。《王者荣耀》里几乎每一个英雄或多或少都有些被恶搞的成分。荆轲竟然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了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这样的角色设定会不会让你大吃一惊?

    一篇小学生关于荆轲的作文里面提到,在他的认知里,一直以为四大刺客是荆轲、韩信、李白、兰陵王,其中荆轲还是唯一的女刺客。有网友讲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年轻妈妈给自己四五岁的小孩讲三国的故事时,孩子却大喊:“周瑜是好人,我玩过!赵云是坏人!张飞是坏人!《王者荣耀》里面说过的!”

    对此有人认为:这样娱乐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还将对青少年产生严重误导,还有人认为"游戏就是游戏,就是娱乐,不能对它要求太高。"还有一种言论说:"游戏从另一个角度能激发起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不必对游戏戏说历史大惊小怪。"

    对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游戏演绎历史的现象,你怎么看?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