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自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假令仆伏法受诛   B.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 意气勤勤恳恳   D.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2、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已(凶恶)   B. 凿户以为室(窗户)

    C.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萌芽)   D. 知人者智,自知者(圣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流浪汉

    侯发山

    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是相机专卖,尼康啦,佳能啦。这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汽车。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他的年龄大约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膙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走的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踅摸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了。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悠闲悠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似的,便气不打一处来,走到跟前,抬脚去踢流浪汉,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流浪汉身上,一边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他也并没有杀小康的父亲、夺小康的妻子,不明白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气。

    “看什么看?你聋吗?再不滚我揍死你!”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的脸上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台索尼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当警察赶到后,小康就说出了自己的直觉。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见此情形,小偷也屙稀屎了,转身逃了……

    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

    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摘编自《天津文学》2017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展现人物美好的心灵作了铺垫。

    B. 小说中小康的父亲虽然没有出场,但是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含蓄不尽的想象空间,足以使读者浮想联翩,感慨不已。

    C. 小说以流浪汉为报恩而暗中保护店面为明线,以小康对流浪汉的态度变化为暗线,双线交织,行文错落有致,摇曳生姿。

    D. 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2你觉得小说情节发展上的转折点在哪里?该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小说以“大叔,您在哪儿呢”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内心哀伤、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燕歌行》中突出边关军情紧急、敌人来势凶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凭箜篌引》中以声写声,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诗句是:“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船的轻轻飘荡等,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极大的释放。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

    (3)李密《陈情表》的结尾“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将来要不惜性命为国出力,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词以寄好友师伯浑为名,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以及理想破灭之慨。

    B. 词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作者的词境里来。

    C. 上片举雁门西、青海际这两个地方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D.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

    E. 作者将梦中与梦醒的所闻所见加以对比,由悲凉转入豪迈,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2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答案】

    1DE

    2相同点:都表现了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1)“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抒发了不被理解的感叹,“鬓虽残,心未死”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则表达壮志未酬却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词人不胜悲凉,充满了自怜自伤之情”错误,下片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E项,“由悲凉转入豪迈”错误,此词上片豪迈,下片悲凉,由豪壮跌入凄苦,再转升为亢进,不仅形成了语势的跳跃顿挫,而且更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2试题分析:这道题要求是把同一诗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诗句与课本所学诗句进行对比题中点明了对比内容和对比点。本词中我们由自许封侯万里有谁知可知作者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未能实现鬓虽残,心未死可知作者虽烈士暮年但壮心不已。“塞上长城,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抒发了作者对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感慨再结合陆游的身世,表达感情的同异便很明显了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时可先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情感,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型】鉴赏

    束】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李白通过“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青春易逝、人生苦短。

    (2)《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这篇文章的写作主旨。

    (3)《湘夫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洞庭秋景,被誉为写秋千古名句。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作者用木材经过墨线的比量而取直,金属制的刀斧经磨砺而变得锋利设喻,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朝钳民之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居所如今毫不起眼,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

    (2)《论语·雍也》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指出兴趣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慕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切诗题“暮雨”,一个“里”字,既写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送别场面,低迷压抑。

    B.颔联“重”“迟”二字用意精深。重,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迟,则移情于鸟,鸟亦感怀伤别,迟迟不愿离去。

    C.颔联不写离舟而写来帆,别具匠心,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诗人久留不归。对来帆的关注,正是对去帆的遥念。

    D.从结构上来说,全诗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联联写雨,一脉贯通,浑然成境。

    【2】这首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题材相似,但情景关系的处理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醉于市。帝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②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阻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靧(huì):洗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B.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C.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D.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与“因求假暂归”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

    B.“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与“秋以为期”两句中的“以”字含义不同。

    C.“帝赐食,亲为调羹”与“为仲卿母所遣”两句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与“徒留无所施”两句中的“徒”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年轻时就才华出众,益州长史苏颋见到他惊为“天才英特”,认为“少益以学”完全能赶上汉代的司马相如。

    B.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C.安史之乱时李白曾在永王李璘幕下当僚佐,李璘失败李白论罪当斩。由于当初李白救过郭子仪,这时得郭子仪全力营救,终于免于被斩。

    D.李白和吴筠关系友好,吴筠被诏进京他也到了长安;后经吴筠引荐得玄宗赏识,进而供奉翰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②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

    班级计划举行“学习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讨论会,请结合以上材料中的一则或多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