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京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植在建安诗人中成就最为突出。他的五言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被誉为“诗中之圣”。

    B. 西晋时期,文人诗歌创作走入低估。代表作家只有陶渊明、谢灵运。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山水诗歌则由谢灵运开创。

    C.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造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D. 唐宋两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李白主要生活正在唐朝最为辉煌的年代,被杜甫称为“天上谪仙人”。

  •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元曲剧本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角色有末、旦、净、丑等,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

    B. 司马迁,字子长,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创作了《史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时代,下至光武皇帝刘秀太初四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分本纪、列传、世家、表、书。

    D.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作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怀石投江

    曹尧德

    这一夜,对屈原来说是多么短暂,时光的流逝如闪电,似流星,若瞬目,不觉东方已经泛白,雄鸡已经啼鸣。

    白马咴咴嘶鸣,并不断地用前蹄刨那栏厩,发出一阵阵单调而枯燥的“嘣嘣”声。这声音提醒了屈原,该给白马添些草料了。然而当屈原来到马厩一看,槽里的草料满满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点未少。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惊,他认为白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饮不食。屈原并未掌灯,借着从木窗棂透进来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见那白马扇着两耳,喷着响鼻,双目半睁半闭,焦躁不安地拽着缰绳走来走去。屈原又在草中多撒了些麸皮,加少许水,用料权搅拌均匀,亲切地拍着白马的黄脑袋说:“吃吧,我的老伙计,吃饱了好有力气赶路……”白马摇摇头,嗅也不嗅、闻也不闻,伸出长舌舔着主人的手背,两眼挂着混浊的泪水……

    回到房中,屈原满脸泪痕地坐在窗前,整理着他那一大堆写满了诗文的简牍。响动将小媭从梦中惊醒,她迷迷糊糊地问道:“爹,天亮了吗?”

    屈原信口答道:“早着呢,尚可睡一大觉。”

    小媭低声催促道:“爹,您好几夜不曾合眼了,还是上床睡一会儿吧。”

    “这就睡,这就睡。”屈原这样应着,重返马厩,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断头低的白马,然后到角落的乱草堆里取出那对硕大的石锁,这是他请石匠毛老爹专门加工的,一个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经在这里掩藏了多日。他将石锁装进了被套里,一头一个,不偏不倚,放在马的鞍背上。一切准备停当,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时小媭睡得正香,她身体微胖,肌肉松弛,脸皮浮肿,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大约正在做着什么美梦。见了女儿的这一美滋滋的睡态,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太阳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内的灯盏,然后走到外间舀一盆清水再次洗脸,为的是洗净满面泪痕,不让女儿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间静静地站了一会,想想还有些什么未尽之事或处理得不甚周到之处,然后返回西间,踱至女儿床前轻声唤道:“儿呀,快快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华夏大地处处皆祭图腾,爹应友人之邀,欲到遥远的地方去主祭。你给我缝的那件长袍置于何处?快些拿来我穿。”

    小媭闻听爹爹喊她,一个骨碌爬了起来,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着自己亲手缝的袍子过节,还要出远门去做客,主祭,甭提心里有多高兴啦,急忙打开木箱,将折叠得规规整整的长袍,双手捧着交给父亲。

    屈原接过长袍,抖开,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头上,然后将那柄陆离长剑挂在腰间,似欲出征的将军。

    屈原打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缓缰而前,沿着罗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们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体,没有一个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断地和他打着招呼,询长问短,但今日屈原的话却特别少,很令众人吃惊纳闷儿。

    一位渔翁手拿渔网,站在江边问道:“大夫,近日身体可好?您可千万莫太伤心了啊!”屈原点了点头。

    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剜野菜,见了屈原,硬是要拉他进屋去歇一歇,屈原摇了摇手。

    正在这时,曾经将屈原安置到桃花园去避暑养病的那位老渔父从湘江打鱼归来,见了屈原连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说道:“听说秦军要过扬子江了,我们可往哪儿逃啊!…”

    屈原望着老渔父满脸忧伤的表情,嘴唇动了几动,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他咬了咬牙,猛然把缰绳一勒,在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马腾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远,很远……

    屈原骑着马走了一阵,翻身下马,攀上悬崖的顶峰,面对巨谷深渊而立,上顶天,下柱地,岿然崛耸,似巨峰,若山崖,类石雕。

    屈原踱至崖边,面向西北,仿佛见到秦兵已渡过扬子江,长驱直入,往南方奔来,遍地烽火,四处狼烟,尸骨狼藉,血迹斑斑;洞庭湖上浊浪排空,玉筒山头乌云滚滚,脚下则是山摇地动,泥沙软绵;举首环顾,天是昏濛濛的,地是黑沉沉的……

    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归与乐平里的方向,他伫立许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礼,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从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

    拜过之后,屈原用尽平生之力将被套从马背上掀了下来,从中取出石锁和麻绳,用麻绳系紧了石锁,一头又系紧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对硕大而沉重的石锁,纵身跃入罗渊。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跃啊!就在这纵身一跃的刹那间,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转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峦坍塌。正当这风暴雨狂之际,一颗明星划破铅灰色的苍穹,流向西北——她陨落了!

    (有删改)

    【注】①节选自《屈原传》第36章,题目为临时所加。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马不饮不食、焦躁不安甚至两眼含泪的表现,既折射出它与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着屈原的一场悲剧即将到来。

    B.面对熟睡的女儿,“屈原不觉一阵酸楚,热泪把抓般地涌出,滚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示了他刚强背后也有一片柔情。

    C.文中用“接”“抖”“戴”“挂”等一系列动词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装扮过程,仪式感很强,表现其对过往政治生涯的眷恋。

    D.在屈原投江的刹那,“一道耀眼的闪电蜿蜒长空”“山崩地裂”,作者极尽浪漫的笔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义。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对石锁在乱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说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

    B.屈原对女儿编织了自己受友人之邀去远方做主祭的谎言,实属无奈之举。

    C.屈原攀上悬崖面对深渊而立,一个刚正不阿、顶天立地的形象跃然纸上。

    D.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对当权者的警示,也是对其生命价值的完美诠释。

    【3】文中两次写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屈原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围绕屈原“何故而至此”的问题,重点描写了渔父和屈原的对话,突出了屈原刚正不阿、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渔翁”“老渔父”和屈原的表现却与之有很大不同,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蝉来比喻,表明屈原远离世俗污浊的高洁品质;“_____________”一句将屈原志趣的高洁与日月类比,对其进行高度评价。

    (2)《离骚》中,屈原想到草木飘零凋谢,恐怕有才德、有作为的人逐渐衰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列锦,或称“名词铺排”,是指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排列在一起,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修辞手法,唐宋诗歌中常见运用这一修辞手法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感慨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大战时周瑜儒将风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战役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2)《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大鹏对风依赖的结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作者描写对小石潭的总体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 ________________ ”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的闲适之情。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君子敬小慎微,重视“小”处,如司马迁《屈原列传》“______”,表明“小”也可以表达深远的意义;又如欧阳修《伶官传序》“______”,指出“小”也会酿成大的祸患。

    (2)暑假时,小齐和家人一起去长城游玩。看到雄伟壮观的长城,他不禁想到贾谊《过秦论》中,秦始皇通过派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的举措,在国内外起到了“____________”的震慑作用。

    (3)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地名对举表示空间距离的遥远与阻隔,以此写一方对另一方的深情,或写彼此的牵挂和无奈,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是很典型的一例。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木要受绳墨的规整,金属要磨砺,那么文中表现君子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一片春愁待酒浇”点出全词“春愁”的主题。“一片”,极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B.上片后五句描绘“舟过吴江”的情景。“摇”字,带出主人公的动荡漂泊之感;“招”字,透出主人公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

    C.下片首先点明“归家”的情思,然后通过想象归家后的“调笙”“烧香”等温暖生活场景,衬托出主人公思归的急迫心情。

    D.下片中“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为具体,以植物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时光的奔驰,抒发了年华易逝、功业无成的感叹。

    【2】这首词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请简要分析“余音绕梁”效果产生的原因。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邹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人。第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守,皆礼遇之。纯仁属撰乐语,浩辞。纯仁曰:“翰林学士亦为之。”浩曰:“翰林学士则可,祭酒、司业则不可。” 纯仁敬谢。后哲宗亲擢为右正言。有请以王安石《三经义》发题试举人者,浩论其不可而止。陕西奏边功,中外皆贺,浩言:“先帝之志而陛下成之,善矣。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京东大水,浩言:“频年水异继作,虽盈虚之数所不可逃,而消复之方尤宜致谨。不以为数之当然,此消复之实也。”章惇独相用事,威虐震赫,浩所言每触惇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未报。章惇诋其狂妄,乃削官,羁管新州。蔡卞、安惇、左肤继请其祖送者王回等。徽宗立,亟召还,复为右正言, 迁左司谏。改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言:“陛下善继神宗之志,善述神宗之事,孝德至矣。尚有五朝圣政盛德,愿稽考而继述之,以扬七庙之光,贻福万世。”迁兵、吏二部侍郎。初,浩除谏官,恐贻亲忧,欲固辞。母张氏曰:“儿能报国,无愧于公论,吾顾何忧?”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瘴疾作,危甚。杨时过常州,往省之。萧然仅存余息,犹眷眷以国事为问,语不及私。卒,年五十二。高宗即位,诏曰:“浩在元符间,任谏争,危言谠论,朝野推仰。”复其待制,又赠宝文阁直学士,赐谥忠。

    (节选自《宋史·邹浩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B.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C.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D.然兵家之事/未战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难/惟其时而已/苟为不然/将弃前功而招后患/愿申敕/将帅毋狃屡胜/图惟厥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授”,官职名,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与现代“教授”的含义不同。

    B.在“蔡卞、安惇、左肤继请治其祖送者王回等”一句中,“治”应解释为“惩罚”。

    C.“七庙”,古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用以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后来也代指“朝廷”。

    D.元符,皇帝的年号,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浩正视灾情,重视消灾关键。面对京东的水灾,邹浩认为虽然不能逃脱自然的变化,但是要谨慎地施行消灾的方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天理所致。

    B.邹浩心系国家,病中关切国事。杨时经过常州,邹浩抱病前去探望友人。邹浩身体已十分虚弱,但在谈话中,他仍关切询问国事,说话不涉及私事。

    C.邹浩坚守职分,拒为越职之事。范纯仁待之以礼,嘱咐他撰写乐语,且以翰林学士也写乐语加以劝说,而邹浩以祭酒、司业不能写乐语为由推辞了。

    D.邹浩忠君尽责,死后获得荣耀。在元符年间,邹浩担任谏诤的职位,他为人正直敢言,被朝野推崇敬仰,死后被皇帝赞赏,获得朝廷追封的荣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所言每触惇忌,仍上章露劾,数其不忠慢上之罪,未报。

    (2)及浩两谪岭表,母不易初意。稍复直龙图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以“最美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