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被美国媒体誉为在对华关系上“长袖善舞”的奥巴马,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个人诚信与国家信誉,频频对中国发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2、( )这个典故与刘备有关。
A. 单刀赴会 B. 草船借箭 C. 煮酒论英雄 D. 群英会戏蒋干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体育扶贫是指国家通过实施特别体育政策,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从而保障贫困地区公民享有现实的体育权达到或接近全国同等水平。
对国家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保障义务的法定性。推进贫困地区体育事业、保障贫困人口享有体育权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职责,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贫困地区体育的政策投入水平需相应提高,体育政策在国家扶贫政策体系中的分量需进一步加重。三是实施机制的强制性。实现体育扶贫目标,以问责机制为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对贫困地区人口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权利行使成本的非排他性。体育扶贫不同于个体受益显著的财产性扶贫,贫困人口可以共同享受政策普惠,基本不存在权利收益排斥。二是权利实现效果的互补性。贫困人口的体育权与健康权、文化权等基本权利相互交叉,享有现实体育权的同时其他权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三是权利主体的参与性。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说到底是个体行为,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别人无法代理。
(摘编自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
材料二 从公元前8世纪起,在希腊诸城邦之间出现了一些泛希腊主义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是其中之一。完全不同的,甚至常常敌对的各城邦的希腊人都聚集在一起。在古希腊人那里,奥运帮助他们打破实际存在的“部落主义”(相当于今天的民族主义),而形成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身份意识。
不幸的是,现代奥运却反倒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最让人们深刻难忘的例子便是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在冷战时期,“金牌”被一些国家用作与敌对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和显示某种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工具,使得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奥运不止一次成为分裂而不是融合世界的运动会。体育国家政治化使得奥运发生了不仅可悲而且有害的异化。
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利维坦》(Leviathan)中,把全能的国家比喻成一个无所不想吞食、无所不能吞食的权力怪兽。体育一旦被国家政治吞食,它本身也会变成一个这样的怪兽,它取消体育对人的体格和心灵的培养作用,无视体育高尚的自身目的,把体育变成一种手段,一种显示国力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方式。这种国家政治化的体育,它吞食本应该属于全体国民的体育资源,吞食作为活生生个人的体育人员,它也同样吞食无数普通的“体育观众”,使他们无法有效地扮演自己在“竞赛”中的角色。
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每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常会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例如,在美国,人们一般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政治倾向,在竞选时积极投入,希望自己这一方能得到胜利。这是党派的角色在起作用。但是,公民们尊重公平法治的精神,不希望为自己一方的胜利而牺牲民主竞争的普遍规则。“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企图把国会对他的听证说成是“党派竞争”,煽动党派角色情绪,但是,无论是在政治上倾向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美国公众并没有站在尼克松一边,他们的裁判角色最后还是发挥了作用。
打破金牌心结和由此引发的与其他国家的敌对情绪,这也许是扮演好竞赛观众角色的第一步。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设想或期待一个完全去除民族主义情绪的奥运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尽量消除以我为中心,避免以敌对意识去看待竞赛或竞争,这却是办得到的。扮演好这种竞赛观众角色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好类似的角色能产生好的影响,也具有积极的训练作用。这种看来似乎是在体育之外的教育和收获,其实可以成为奥运对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小的贡献。比起金牌来,这不是更令人期待吗?
(摘编自徐贲《举国体制下的体育是“利维坦”式的怪兽》)
材料三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需大力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意见》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我国“简政放权”“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方 向决定了“社会”是将来办体育事业的主体。 群众体育行为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体育态度及具体的体育活动方式。它是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的黄金指标,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群众体育的进行除了少数是自发性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目前,非正式体育组织已经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正式组织具有的“明确目标、清晰边界、规范秩序、权威层级及追求效率最大化”等特征,非正式体育组织化水平较低、目标广泛而不明确,主要靠情感、道德等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控制。对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积极功效明显,反之则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及所属成员的利益。
(摘编自胡好、翟波宇、王传平《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中的行为表现及规范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施体育扶贫,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可以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公民的体育水平。
B.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体现在国家义务和公民权利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
C.“水门事件”论证了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的积极示范作用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公民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
D.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群众体育的进行绝大部分都是在其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要真正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就必须把体育与政治完全剥离开来,以免使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B.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因金牌被一些国家用作进行斗争和显示某种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工具而发生了异化。
C.将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体现了国家对群众体育的高度重视。
D.非正式体育组织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其加以规范就可以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
【3】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公元前3世纪的奥运会,运动员试用蘑菇、仙人掌的提取液(含致幻剂)来提高运动成绩。
B.英国青少年体育呈现出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工合作、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协同演进的特征。
C.“竞技体育要追求荣誉,但国家荣誉不能依靠体育金牌的获得。”
D.“体育是正义,是公正与公平;体育是勇气,是胆量与强健;体育是荣誉,是高尚与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从国家层面该如何实现体育事业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四围山色中, 。(王实甫《长亭送别》)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5)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6)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渔父》)
(7)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朱熹《朱子家训》)
(9) ,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实出有意。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屈原产生怨愤,他的作品《离骚》,便是怨生的体现。(《屈原列传》)
(2)到了秦始皇,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灭掉周王室并占有了天下。(《过秦论》)
(3)欧阳修引用《尚书》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示勤勉于治国之重要。(《伶官传序》)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因为生命的短暂,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东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陈情表》中表达李密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大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的政治引路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蜀道难》中找到关于“鸟”字的句子,并根据下列诗句的顺序完成飞花令:鸟宿池边树,飞鸟相与还,恨别鸟惊心,____________,处处闻啼鸟,____________。
(3)《临安春雨初霁》中表明诗人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登快阁》中巧用典故,其中“____________”化用阮籍青白眼事,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中的忧烦无端而来,感受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
9、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丰城村落小憩
陆游
霜信催寒力尚微,邮亭系马旋添衣。
平郊极目冬耕遍,小妇簪花晚饷归。
孤宦每随征雁远,故人已似晓星稀。
上书自劾①真须猛,菰正堪炊蟹正肥。
【注】①自劾,臣子给皇帝上书,揭发自己的过失,请求卸职还乡。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承接诗题,写作者路过丰城,在村落小憩,时值初冬正是霜期。
B.次句写尽管寒气力量尚弱,作者还是在邮亭系上马匹迅速添衣御寒。
C.颔联写诗人极目远望,翻耕完毕的田野平坦如砥,暗写百姓的辛勤。
D.头上簪花的小媳妇送饭的画面,诱发了尾句作者对丰美晚饭的联想。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可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虚词是( )
A.也 B.耳 C.矣 D.焉
【2】孟子用“孺子将入于井”一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话回答)的观点,逻辑推理中运用了归纳法和___________
【3】对画曲线的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由是观之”进一步推演美好天性应与生俱来。
B.运用排比并从反面强调了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品质。
C.进一步对人后天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提出基本要求。
D.以反复“非人也”突出人不同于他物的道德标准。
【4】划线句多用比喻,请分析其作用。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怎样让一个鸡蛋立起来呢?放任自流,是不可能让一个鸡蛋立起来的。把鸡蛋的顶端轻轻磕破,可以让鸡蛋立起来。做一个模具,把鸡蛋放在里面,可以让鸡蛋立起来。做一个支架,把鸡蛋放在上面,可以让鸡蛋立起来。鸡蛋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