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通辽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B. 瓦缝参差

    C. 左右皆泣   D. 因其固然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珠

    魏继新

    小镇多吊脚楼,旧称干阑。此屋沿溪而建,时传为避毒豸虫蛇而筑,人居其上,可眺山水岚雾,倒也有十分情趣。且房屋鳞次栉比,多为木柱板壁,街道为麻石路面,凹凸不平,就有了几分古香古色。镇口岩头上的老藤粗枝,盘虬错节。小镇位于深山之中,极少人来往的。村野田埂之中,常见老牛慢慢地吃草咀嚼岁月,仿佛日子也凝固了;只有小路上日子覆盖着日子,脚印覆盖着脚印。连风,也很难穿透时间凝固的墙壁,为这方圆百里惟一不通公路的小镇,送来些山外新鲜的气息。

    小镇有一屠夫,生得膀粗腰圆,每日里杀头肥猪,烫了刮毛开膛,然后用担挑了,步行几十里山路,到城去卖。却也不知何故,他的猪肉极好卖。他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于是,便沽些酒,买些油盐柴米,顺了山路回去。当然,担子里便捎了些镇人托买的东西,或油或盐,屠夫总是把它们用信包包了,作上记号。他虽看上去五大三粗,心却极细,从不会错,加上有的是力气,也乐此不疲,如此一来,人缘极好,镇上人把自己喂的猪,也往他那儿赶,所以,日复一日,小日子倒过得十分滋润。

    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一日,镇上来了一老客,此人打扮倒也入乡随俗,穿了蓝布罩服,布底沿口鞋,只是银须飘飘,颇有些风骨。据云:此人乃名中医,回祖籍省亲的,偶尔也给镇上人看病。不知何故,却对屠夫的杀猪感了兴趣,一连数日,流连不去。屠夫为赶生活,杀猪时间是极早的,其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老者便来了,目不转睛地看。屠夫是个直人,见状,便嘿嘿地笑了,说:“让老人家见笑了,我手艺不精呢”。

    老者微微一笑,说:“你手艺倒是极好,人也不错,不过,我不是看你杀猪的”。

    屠夫大奇:“那你看什么呢”?

    老者说:“我是看你案桌呢”。

    屠夫不解。老者问可否转让,愿出钱购买。屠夫说:“区区一破桌,你愿要,便拿去吧”。老者便说:“那我代病家谢你了。不过,我将赔钱给你置买一新案桌。我隔七日后来取,这七日,你仍在此桌上杀猪吧”。

    七日后,老者至,见屠夫亦置新案桌,并言:“你既为病家故,我何可让你破费,并置这新案桌送与你吧”。老者大惊,急问旧案。屠夫曰:“我已劈矣。且见一巨大蜈蚣,伏于案内”。

    老者遂长叹一声,仰天曰:“民风淳朴如此,我何言?”

    于是,老者告知屠夫:“此蜈蚣伏案内,已愈数十年,且日日以猪血为食,到今日,已愈百年,取出剖开,腹内有一珠,名曰定风珠,可治百种之疾。我存有私心,怕说出来被你敲竹杠,故此未言明,谁知竟毁于一旦矣!我要这新案桌,又有何用呢?以我这等褊狭之心,如何治世救人,真让人汗颜!老夫碌碌一生,看来仍是心不达,艺不精矣”!言罢,大笑而归。

    倒是屠夫,常听人言及,他到手的富贵,竞被丢了。屠夫听罢,也无懊悔,只笑曰:“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天意也”。屠夫依然每日杀猪卖肉,乐此不疲。

    倒是老者,闻听此言后,仰天叹曰:“求不可求之求,吾何止心不达,艺不精,而是枉读药理诗书,不如一屠夫矣”!遂摘牌罢医,不再悬壶矣。

    (选自《四川文学》,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古雅,状景描物,言简意赅。定风珠本是神话传说中的除妖降魔的法宝神器,作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新的阐释和含义,结尾令人回味。

    B.小镇屠夫每日里杀一头肥猪到城去卖,因为从不要高价,也不扣斤两,所以,常常不到一个时辰,肉便卖完了,这充分表现了城里人对屠夫人品的信任。

    C.老者看屠夫杀猪时,山洼里云摇着破碎的夜晚,山顶上刚流出血红的黎明,这两句景物描写极富特色,既渲染了悲凉气氛,又暗示宝珠被毁的悲惨结局。

    D.老者将给屠夫置买一新案桌,隔七日后来取杀猪旧案,且要求屠夫这七日仍在此桌上杀猪,这主要是怕蜈蚣断了猪血喂养,定风珠被毁,也怕被屠夫敲竹杠。

    【2】小说第一段所写小镇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全文,分析这篇小说以“定风珠”为题的用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尽头的思想。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雨后积水消尽,山水间光影色彩变化的 景象。

    (3)杜甫在《蜀相》中表现诸葛亮赍志而殁,引千古同悲的句子是“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思妇愁深意切,想要赶走那恼人的月色而不得的句子是“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采集香木香草作比,表达诗人对嘉德懿行的追求。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3)《蜀相》中作者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借用乌鸦作喻,孝敬祖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蜀道难》中写古蜀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客至》《登快阁》中都写到“酒”,这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杨意不逢,___________;钟期既遇,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 8、《鱼我所欲也》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只见自己长处的人,目光短浅而不明事理,自以为是的人,会被现象所遮蔽而是非不彰明。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描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仍然派精兵良将驻守要害之地、盘问过往行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南宋]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①居士:指未作官的士人,当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1下面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设宴饯行,借酒浇愁,抒发词人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意,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但使”句,承上启下,与“无情”句形成对比,突出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C.下片中,词人寄语建康之水,言自己归退闲居,全然不怕什么“风波”了,这里的“风波”双关,暗指宦海浮沉的政治风波。

    D.词人奉劝友人,此行前往建康,可以好好游玩,即便无鸥鸟相伴,也应效仿渔翁垂钓的生活,远离是非之地,放下功名利禄。

    E.本词为送别诗,表现的情感较为丰富:上片点明送别题意,直抒胸臆,情真意切;下片叙写生活状态和追求,情感婉转深沉。

    2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梅直讲①书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然,不容何病?不容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非亲旧为请属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①梅直讲:即梅尧臣,字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苏轼参加礼部考试时,梅尧臣任参评官。②请属:请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窃周公之不遇               悲:同情

    B. 其后益                   壮:强壮

    C. 非左右为之先                容:介绍,推荐

    D. 人不可以富贵                苟:苟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然,不容何病               夫天下不能容

    B. 执事爱                 名而不得见者

    C. 非亲旧为请属于               苟其侥一时

    D. 不容后见君子               意其飘脱去世俗之乐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所说“周公之不遇”主要指的是无人理解他。

    B. 孔子听到颜回的劝慰后,不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C. 苏轼将梅公和韩愈并提,表达自己对梅公的敬仰。

    D. 苏轼为自己成为欧阳、梅二公的学生而感到高兴。

    4下列为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B.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C.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D.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5将下面的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②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9月6日,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清华教授梅赐琪把失败演绎出了人生中的另一种可能,他说:我发现,真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直都是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失败本身。我特别想跟各位同学分享的是失败在大学生活中可能发挥的几个功能:首先,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你们应该会愿意,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和更充裕的自主时间里,试探一下失败何时到来。第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第三,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

    读了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