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锡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

    B.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

    C.燕相受书而说之。

    D.王说之,益车百乘。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灌河(众多的)               今吾睹之难穷也(指海神若)

    B.秋水至(指按时令、季节)        崖渚(水边)

    C.其面目(转)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危险)

    D.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缺少)      闻道百,以为己若者(没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初高祖、惠帝遵从黄老思想,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和崇尚节俭等较为宽舒的统治政策,迎来了“汉接秦弊”后政治的稳定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时期。“文帝本修黄、老之言……其治尚清净无为”(《风俗通义校注正失》);景帝时期,对黄老思想更是推崇备至。黄老思想“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哲学,为文景时期的社会带来了轻徭薄赋、节俭缓刑的宽舒政策,也带来了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兼采百家之长的学术氛围。新王朝的诞生,为经过秦暴政而浴火重生的士人提供实现抱负、施展才能的机会,学术经典的渐次复出、收集、整理与研究,使昌盛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历秦火后再度繁荣。

    陆贾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提出“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新语》)的治国理论;贾谊受荀子、李斯之学影响,又出入百家,在文景盛世不断道出社会的潜在危机;晁错遵从法家,又向伏生学习《尚书》,由此成为太子舍人。而《淮南子》的成书更将这种学术的吸纳与兼容推向高峰,其学术以黄老道家为基础,兼采儒、法、阴阳、墨等学说而形成新的哲学体系。文景时期的学术繁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有所不同,汉初的各家各派不断探寻实现王朝长治久安的举措。

    文景时期充满博大、包容、进取的文化气息,令经历了暴秦的汉初文人重新唤起积极进取、立功扬名的愿望。陆贾对时人渴望实现“垂大名于万世”的功业,提出了“必先行于纤微之事”的主张。张良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则十分显露,“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汉书•张陈王周传》),尽显汉初文人期盼乘时立功而耻于贫贱平庸的心态。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汉初文人一切建功立业目标的设定无不与大一统的现实政治紧密相关,陆贾的《新语》、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等,都在直面社会现实症结,提出治国良策。汉初文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兼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敏锐地洞悉王朝初安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深刻揭示了文景盛世下的社会潜在危机,以深切的忧患意识彰显出个体生命的光彩。

    “务为治”,因时事而权变,是汉初文人安邦立国建功立业的途径,儒学由汉初被排拒于政治中心之外到武帝时“独尊儒术”,60余年中与汉初社会政治之间的成功互动,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发展特点。

    汉初,“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若不是陆贾有据理力争的勇气和辞令本事,不是以汉高祖最为重视的长治久安问题作焦点,不是因时制宜地吸纳黄老之学来阐释儒家的治国理论,是无法动摇汉高祖对儒家的侮慢态度的。叔孙通谙悉儒学,为高祖制定朝仪,建立礼仪制度,朝廷秩序由混乱--变而井然有序。从高祖排斥汉儒观念,到文帝颇征文学之士,再到景帝虽不任儒者,却在辕固生与黄生“汤武革命”的论争中暗助辕固生,汉儒社会地位的改变,是文人一直致力于解决汉初社会现实问题而努力的结果。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孙弘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弟子考试合格可以为宫入仕,汉初文人完成了由士到士大夫的转变。从此,代表文人主体的儒生作为一个群体,不断在政治上传达着他们的强音,在历史上持续留下深痕,学术风气也因儒学对主体地位和政治话语的把握而表现出儒家气象。

    (摘编自隋丽娟《汉文景时期的文人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在战国时期一度繁荣,在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之初再度出现繁荣气象。

    B.《淮南子》的成书更将这种学术的吸纳与兼容推向高峰,其学术以儒家为本、融汇黄老道家及法家、阴阳家、墨家等学说而形成新的哲学体系。

    C.陆贾的《新语》、贾谊的《过秦论》和晁错的《论贵粟疏》,都提出了治国良策。

    D.仅凭据理力争的勇气和辞令本领,陆贾恐怕难以改变汉高祖对儒家的排拒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围绕汉初实行的较为宽舒的政策进行阐述,为论述中心论题提供了现实和政治背景。

    B.文章将文景时期学术繁荣和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争鸣作比较,指出汉初各学派服务政治的特点。

    C.文章运用大量典型的名人事例作为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汉初文人积极进取这一中心论点。

    D.文章多处引用文献资料,这些引用准确地阐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为读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汉初在经历秦朝暴政之后,遵从黄老思想,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等政策,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有积极影响。

    B.陆贾兼容儒道,贾谊出入百家,晁错遵从法家,又向伏生学习《尚书》,《淮南子》吸纳众家学说,这些现象足以显示出文景时期学术繁荣的景象。

    C.张良建功立业的目标有极强的功利性,他希望自己能做帝王的老师,被封为万户侯,这种缺乏远见的理想目标是不足取的。

    D.儒生不断在政治上传达他们的强音,与公孙弘建议为五经博士置儒生弟子员,弟子考试合格可为官有密切关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名句默写。

    (1)《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__________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南宋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人蜀》词中有“儿女泪,君休滴”,是化用了初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而来。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在于:“古之圣人”虽然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远不及圣人,却“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当时老百姓忘却国耻、安于现状的沉痛之情。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直接提示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2)自伐者无功,___________。(《老子》四章)

    (3)__________,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大学之道》)

    (4)王于兴师,__________,与子同仇。(《诗经·无衣》)

    (5)__________,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

    (6)__________,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7)李白用“白发”与“青丝”来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

    (8)司马迁为了论证“父母是人类根本”的观点,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例子进行论证。(《屈原列传》)

    (9)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天下人热烈响应陈涉起义的情况。(《过秦论》)

    (10)贾谊指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过秦论》)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夸张和侧面烘托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峻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暗示人行走之难。

    (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3)在白居易《琵琶行》中,直接描写了琵琶女的演奏结束而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回肠荡气,久久不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相关小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此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宫阙名。

    (1)下面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衣》每章首句都提问:”岂曰无衣?”然后分别以“同袍”“同泽”“同裳”回答,表达了士卒之间患难与共、互助友爱的情意。

    B.《无衣》全诗语言华美,委婉含蓄,四字一句,铿锵有力: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诗中主旋律充满战斗的激情。

    C.杨炯《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整首诗既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雄劲。

    D.杨炯《从军行》中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表现了英雄的气概。

    (2)面对外敌入侵,人们同仇敌忾,誓死保家卫国,两首诗都表现了可贵的家国情怀。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有明显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说,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注】文帝:和下面的武帝分别指司马昭和其子司马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B.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C.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D. 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来成为官署属员的通称,表官署属员的词语还有“曹”“属”等。

    B. 文中“口不臧否人物”中“臧否”与诸葛亮《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中的“臧否”含义相同。

    C. 九赐,是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文中“让九赐”是司马昭辞让帝位的委婉说法。

    D.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的坐姿,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刺秦失败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又喜好饮洒,善于弹琴,高兴时经常不顾自己的形象,很多人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 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也因此害苦了自己甚至获罪,不过后来被授予了官职,不久又得以提升。

    C. 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几次恸哭吐血,因过于哀痛而瘦骨如柴,以致得病差点丢了命。

    D. 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而对于朋友则用青眼相看,尽管因此遭到嫉恨,可文帝总是保护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2)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说,乃见青眼。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大的孩子从正在进行水管作业的工人们身边路过,边走边告诉孩子:“多亏了叔叔们辛苦地劳动,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水哦。来跟叔叔们说句谢谢再走吧!”又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孩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她这样对孩子说:“宝宝要是不学习,长大就只能干这种活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