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秦相较(应当) 缦立远视(久立)

    B. 河东亦然(收成不好) 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C. 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陈力列(担任)

    D. 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 吏民,封府库(登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顷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⑧“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⑨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辫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⑩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②段连用“忽然”“钻出来”“闪入”几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突然看到昙花花苞时的惊喜。

    B.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称呼昙花,把昙花拟人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喜爱、赞美。

    C.作者描述昙花的生命历程,解读其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昙花一现”这个古老词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D.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

    E.文章多次写到昙花对“我”一次次的神秘呼唤,在强化主观色彩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比较浓重的宿命论思想。

    【2】从全文看,文中第①段的叙述有何作用?

    【3】昙花的开放“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从文中看,作者“触目惊心”和“怅然若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第④段划线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进行赏析。

    【5】本文的题目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请联系文本,点评汪峰的歌曲《怒放的生命》歌词的节选部分。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像矗立在彩虹之巅

    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根据提示补写出对应的名句。

    屹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神圣彼岸之上的诸葛亮,名播天下,誉满古今,睥视群雄,超凡人圣,成为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前有杜甫《蜀相》中以凝练笔墨写出其“________”的不朽功勋,后有陆游以高亢的声调歌颂其“_________”的举世无双,这是因为在诸葛亮身上几乎集中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全部美德,他正是封建社会理想人格的真正化身。这种理想人格,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匡世济民的价值取向,睿智卓越的处事能力,知难而进的人格力量,高风亮节的道德懿范。因这种美德的集中,使得其肉身如杜甫所言“________”(《阁夜》),但其精神却为后世人铸成了一座丰碑。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⑵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⑶《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写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长期以来秦蜀不通往来的现状,极言出行之难。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体现陶渊明不期富贵,不望仙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滕王阁序》当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中“ ______________ ”两句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

    (3)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庄子在《逍遥游》中,引用《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力渲染大鹏往南方大海迁徙时的气势,境界雄奇阔大。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馆陶李丞旧居

    皇甫冉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

    词藻世传平子①赋,园林人比郑公乡②。

    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只应来者为心伤。

    (注)①平子:张衡,字平子,曾作《二京赋》。②郑公乡:郑玄受人崇敬,人称其乡曰“郑公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两联扣“李丞”,介绍李丞其人;后两联扣“旧居”,描写旧居环境。

    B.李丞虽在天下享有盛名,但他清高自守,不屑为官,宁愿做闲适的隐者。

    C.颔联运用典故,赞扬李丞文采如张衡一般斐然,品德如郑玄一般受人崇敬。

    D.颈联写景由近及远,描绘了一幅落叶飘零、夕阳斜照的凄冷萧瑟的秋景图。

    2简要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庚申,太后欲造大像,使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又曰:梁武、简文舍施无限,及三淮沸浪,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又曰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又曰: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太后曰: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遂罢其役。太后信重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尝从太后游幸,遇风吹仁杰巾坠,而马惊不能止,太后命太子追执其羁而系之。仁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仍免其宿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辛丑,薨,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束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初,仁杰为魏州制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

    [注]①伽蓝,指佛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B.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C.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D.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擢柬之为/洛州司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中国封建社会对君王母亲包括嫡母、生母、养母的尊称。

    B.生祠,旧时指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修建的祠堂,以此作为祭奠的场所。

    C.勤王,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时,臣下起兵救援君王。

    D.宫阙,指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因宫门外有双阙,故有此称。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想建造大佛像,狄仁杰极力加以谏阻:他认为建造佛教寺院既需要百姓出力,又需要百姓出物,不符合佛教慈悲的主张。

    B.狄仁杰认为,近来水灾早灾时有发生,加之边境不宁,如果此时又因为建造佛像而耗费国库,用尽民力,将难以应对突发情况。

    C.在狄仁杰看来,张束之属于出类拔萃的奇才,是宰相之才;虽然狄仁杰一再坚持,但是太后最终还是没有任命张柬之为宰相。

    D.太后特别看重狄仁杰,一直称呼他为国老;陪同太后巡游时,狄仁杰的马受到惊吓狂奔不止,太后命令太子快速追上,将马拴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2)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5】太后为何会发出“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的感叹?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富尔格姆《信条》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老人与海》

    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对以上3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认识?请任选角度立意写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8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