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凉山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C.“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中的“淮左”指淮水西面。

    D.“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中“河”指黄河。

  • 2、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五年,吾妻来   出嫁

    B.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本

    C. 迨诸父异爨   分家

    D. 异乎三子者之   才能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收条

    李立泰

    在抗战艰苦的岁月里,奶奶为缴党费犯愁。缴啥啊?别说钱,连一点值钱的东西也找不到了。虽然半年党费仅六分钱!区委同志讲,缴党费没钱,实物也行,有的东西可直接上缴区里。

    奶奶入党是拼出来的。爷爷的抗日武装被围,爷爷被鬼子杀害。奶奶擦干眼泪,忘我地工作来排遣痛苦。她救治过多名伤员,特别是救活了重伤员桑谷华。奶奶把情报藏到纂儿里,背着草篮子,顺马颊河大堤树丛走,累得浑身大汗,把褂子都湿透了,及时把情报送到县大队。天黑前她还要背着一篮子草回家。奶奶小脚疼得进家就累瘫了。她积极组织妇救会员做军鞋,带头交军粮……区委批准奶奶为党员。

    晚上奶奶去村支书家开会。晚饭奶奶吃得潦草,刷完锅,洗脸梳头。镜子里的奶奶是漂亮人儿。奶奶身材适中,秀发高耸,大香蕉簪儿梳在脑后。中式裤子,大襟褂子,可身。奶奶眼不大,可亮,眼珠黢黑,放光。她的妯娌、姐妹们夸奶奶好看,好看到眼上了!

    奶奶走黑影拐俩胡同,到支书家。一进屋,奶奶感觉今晚开会不同往常,气氛严肃,且有区委的同志在场,还跟奶奶握手。一贯好抽烟的支书,这次没叼烟袋。

    村支书对奶奶说:“你的入党申请,批准了。”奶奶心里一阵激动,脸立马红了,说: “我合格吗?”“合格。但是,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继续努力,起先锋模范作用。”奶奶点头,记到心里。区组委说: “欢迎你,李王氏同志。”

    支书把党旗挂墙上,奶奶看着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手宣誓。奶奶站在组委一侧,面对党旗,重复的句句誓词铿锵有力:“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按时缴纳党费,积极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献出一切,永不叛党!”小小棉油灯,如豆的灯火,照得几人影影绰绰。但鲜艳的党旗映红了脸,照亮了心。会场虽小,意义重大。党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起点就在那间小屋。

    奶奶说:“解放后参加那么多次市县的党代会、妇代会、积代会,都没我入党的会刻骨铭心。我是党的人!俺听党的话!不折不扣按党说的做!绝不讨价还价。”

    每月一分钱党费,一年一毛二。若放到今天一毛二还叫钱吗?地上丢一毛钱甚至一元钱,年轻人懒得下腰去捡。可当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一年未雨,旱得冒烟,赤地千里。人们成群结队地逃荒要饭,拆房卖屋,卖儿卖女。村庄荒芜,兔狐出没,饿殍遍野,荒凉凄惨。兵荒马乱,日伪顽杂抢粮,已没可抢之粮。看见烟囱冒烟,闯进家去就掀锅,菜窝窝抓起来就吃。

    县委指示,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共度灾荒。

    奶奶思忖,区队战士吃饭也成难题,吃了上顿愁下顿,甚至饿着肚子打鬼子,那怎么行啊?奶奶抬头看院里的大榆树。春天吃了它一串串榆钱儿,分期分批地撸榆钱儿,吃了将近月余。现在榆叶碧绿,奶奶还没舍得吃它。当时就想着榆叶派上用场。

    奶奶叫父亲爬树,捋榆树叶。父亲捋一篮子榆叶,放下来。叔叔抓榆叶就往嘴里塞,奶奶叫他别吃。叔叔“哇”地哭起来:“我饿,我饿。”奶奶眼里含泪,说:“小儿不哭,我蒸菜给你吃。”

    父亲多想吃把榆叶啊,鲜嫩的榆叶在手里过了一遍,也没敢尝尝。奶奶蒸了一锅榆叶窝窝,那点儿可怜的高粱面,几乎蒸不成个儿。给父亲、叔叔蒸了几个野菜杏叶团子,奶奶实在蒸不成窝窝了,就团揉团揉放到锅里。

    榆叶窝窝熟了,锅上冒出香甜的热气。叔叔瞪着大眼看锅,他们瘦得皮包骨头,三根筋挑着头。出锅了,绿绿的榆叶窝窝,香啊,热气扑脸。

    村支书批准奶奶把一锅榆叶窝窝作为党费上缴。奶奶提起榆叶窝窝走时,叔叔又哭了。奶奶想放下一个给父亲和叔叔吃,可是战士也在饿肚子,吃一个也凑不够整数了!她心一横,坚决地走出家门。

    一直到解放,奶奶还保存着当年李区长写的收条。在全市“纪念建党90周年图片巡回展”中的“难忘的岁月”展室,我看到了皱巴巴烂乎乎的(放大若干倍)奶奶的党费收条。

    收条

    今收到豆腐梁村李王氏今年全年党费,一锅高粱榆叶窝窝。

                       区长:李善亭

        九四三年农历五月十七日

                        (选自《小小说》2017年5月版,略有改动)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很讲究前后情节的铺垫和照应,开篇写“缴党费没钱,实物也行”,为后文奶奶用高粱榆叶窝窝作为党费埋下了伏笔。

    B.小说中,作者详细描写了干旱、逃荒、村庄荒芜、兵荒马乱等艰苦的生活环境,主要是为了衬托“我”的奶奶的形象的伟大。

    C.小说善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比如“奶奶提起榆钱窝窝走时”“想放下一个”“她心一横”,表现奶奶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D.小说以奶奶缴党费为主要线索,这样安排有利于组织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并能凸显奶奶形象。

    【2】小说是如何叙述奶奶入党的情节的?这样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3】有人说李区长写的收条应该放在开头。你认为放在开头好,还是结尾好?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停止的状况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自己坎坷的命运,不幸的遭遇。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诗人表现个人潦倒穷困、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自己飘飘然像脱离了人世,升人仙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2)战士军前半死生,____________________。(高适《燕歌行》)

    (3)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贾岛《题李凝幽居》)

    (4)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嗟余听鼓应官去,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7)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0)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11)____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1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13)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14)泪眼问花花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蝶恋花》)

    (1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6)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7)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一剪梅》)

    (18)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作者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自己品格更加高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3)《氓》中借写桑叶凋零暗指女子青春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⑷《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阐述学习需要积累的观点时以马作比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用于警示人:即使聪明绝顶,如果只是短时间学习,也无法取得好成绩。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秦朝统治者“爱纷奢”的表现,照应了前文的“朝歌夜弦”之语。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节奏都为“二二三”,如“岁暮/阴阳/催短景”。全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慨,故应用低沉、顿挫的调子来诵读。

    B. 首联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图景。“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

    C. 此诗写了诗人多种感慨:既有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的凄寒;既有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D.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声音来写战争,更加痛切地表现出战争带来的灾难。前两联着重写所见所闻,后两联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非常和谐。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诗句,从诗句的气象雄浑和具有丰富的言外之意两方面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 “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项羽本纪》)

    (二)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高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C.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D.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将军与臣有        郤:同“隙”,隔阂、嫌怨

    B.常以身蔽沛公        翼:像翅膀一样

    C.争持牛羊酒食献军士  飨:分享

    D.沛公其计            然:认为……对

    【3】下列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北,现指河北省,古属冀州、直隶,简称“冀”。文中指黄河以北地区。

    B.司马,官职名,将军手下的属官,掌管军事,司马有左司马和右司马之分。

    C.弃市,古代刑罚,是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人所弃。

    D.本纪,《史记》中体例的一种,西汉司马迁所创立,只用于对帝王的传记。

    【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写刘邦亲自赴鸿门向项羽谢罪,语气谦卑,诚惶诚恐,此举赢得项羽的宽容,并设宴款待。

    B.选文一中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审时度势,安排舞剑,想在席间杀刘邦,以除后患,但项羽不忍。

    C.选文二写刘邦先破关入咸阳,接受秦始皇投降,并与秦人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秦人喜欢。

    D.选文二写刘邦把守函谷关,此举触怒项羽,好在刘邦勇赴“鸿门宴”,历经艰险,方逃出生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