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①端午节、②清明节、③元宵节、④春节、⑤重阳节、⑥中秋节:(只填序号)___________
2.《“贝”的故事》中,贝字旁的字大多与____有关。
3.《中国美食》中,你最喜欢的两种美食是____和___。
4.十二生肖我知道:_____鼠、丑牛、寅_____、卯____、辰____、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___、亥___。
2、变一变,根据例子变成新字后再组词。
【1】加一加,例:未——(味)(味道)
直——(_____)(________) 主——(_____)(________) 弯——(_____)(________)
【2】减一减,例:冲——(中)(中心)
茄——(_____)(_______) 晌——(_____)(_______) 炒——(_____)(_______)
【3】换一换,例:锋——(峰)(山峰)
悔——(_____)(_______) 精——(_____)(_______) 作——(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
遮掩 遮遮掩掩 叮咚 ________ 认真 ________
躲藏 _______ 仔细 ________ 高兴_________
4、积累与运用。
1.春天,万物复苏,看到柳树抽出新的枝条,我们会有感而发。“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咏柳》)
2.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一写读了这两句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六月的西湖,“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画面:______________
3.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他最常说的一句谚语是:“平时肯帮人,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栏(_______) 慢(_______) 刨(_______) 埋(_______) 彩(_______)
拦(_______) 漫(_______) 抱(_______) 理(_______) 采(_______)
句(_______) 格(_______) 详(_______) 脑(_______) 玲(_______)
甸(_______) 胳(_______) 样(_______) 恼(_______) 岭(_______)
6、会把字写得又漂亮又正确。
wū hēi chuí liǔ dǎo shī rónɡ yì yù shì
zhǐ zhēn bānɡ zhù pènɡ jiàn qí tè jī jí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绦”是一种丝织的带子,“万条”指的是“万条丝织的带子”。 ________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柳树的柳叶比作“碧玉”,不仅写出了柳树的绿,还让绿有了亮度;“ 绿丝绦”中把柳条比作“丝织的带子”,写出了柳树柔美的样子。两个恰当的比喻表现了柳树的生机勃勃。 ________
8、判断对错,的打√,错的打×。
【1】《我不能失信》赞美了宋庆龄守信用。 _________
【2】英英变成了一颗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_________
【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美国爱因斯坦说的。 _________
【4】《一支铅笔的梦想》说明了铅笔只有五个梦想。 ___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秋季的早上荷塘的美景。(____)
(2)《绝句》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_____)
10、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绝句》描写的都是冬季的景象。(______)
2.“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是个比喻句。 (______)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得慢的是北方。 (______)
4.“垂”和“容”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压”是半包围结构。 (______)
5.太空生活有那么多趣事是因为在太空中没有地球引力。 (______)
11、阅读理解。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这一段话有(_____)句话。
【2】这段话中的“她”是指(______)。
【3】这段话写到的春天的景物有( )、( )、( )、( )、( )和( )
12、我会读短文,完成练习。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听说佛(fó)教有正月十五日僧(sēnɡ)人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民间群众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在汉文帝时,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祭(jì)祀(sì)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热闹非凡,非常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qiāo)、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______就有。赏灯的习俗始于______。
(2)______的元宵节的活动只有一天;______的是三天;______的是五天;______的是十天。最热闹的是______。到______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和扭秧歌等活动。
【2】元宵赏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请在原文画上横线。
【3】“精巧、多彩的灯”一句让你想到了哪些形状哪些颜色的灯?请你至少写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1】比一比,再组词。
迷_________ 那_________ 雪_________
谜_________ 哪_________ 雷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太阳中午的时候在_______,地上的树影指着________。
北极星高挂在________。
阴雨天,大树树叶稠的一面是________,树叶稀的一面________。大自然有很多________指南针,只要你________,________就能发现。
【3】你知道哪些是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找到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谁 最 美
这一天,森林公园要召开一场“谁最美”的比赛。大清早,大家就向会场走去。比赛时,大家忽然发现小山羊家着火了。梅花鹿怕烧坏她的花衣服,吓得躲了起来。小狐狸怕烧坏他的皮大衣,悄悄地溜走了。
大熊猫急急忙忙地跑过去,勇敢地冲进屋里,救出了小山羊。他自己的眼圈却被烟火熏黑了,身上也被烧出一块块黑印子。
会上,大象当众宣布:大熊猫最美。
从这以后,大熊猫不管走到哪里,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1】参加“谁最美”评比的小动物有 、 、 等。
【2】小山羊家失火,小动物们都是怎样想、怎么做的?用“ ”画出来。
【3】为什么最后大象宣布大熊猫最美?( )
A. 因为大熊猫被烧伤了,大家过意不去。
B. 因为大熊猫的心灵最美。
【4】你的身边有没有像大熊猫一样的人?他做的哪件事最令人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欢乐谷。
萤(yíng)火虫
夏天的一个晚上,大家坐在院子里乘凉。爷爷摇着蒲(pú)扇,奶奶拍着弟弟小宝,轻轻地唱:“萤火虫,挂灯笼(long),飞到西,飞到东……
我问爷爷:“萤火虫怎么会挂灯笼呢?”爷爷笑着说:“萤火虫的肚子后面有一粒能发光的东西,两边有许多小孔。晚上,空气进入小孔,就会发光,远远看去,就好像挂着灯笼。
这时,一只萤火虫飞来了。我轻轻用手一打,它就掉在地上。我拾起萤火虫,在灯下仔细瞧(qiáo)。萤火虫全身黄褐(hè)色,两只触(chù)角像两根头发丝,肚子后面有一粒能发光的东西,发光的时候,肚子一动一动的。
忽然,萤火虫从我手里飞走了。我正要去捉,爷爷说:“不用去捉,你用手电筒一亮一灭地照,萤火虫以为是它的伙伴,就会向你飞过来。”我按爷爷说的办法去做,果然引来了许多萤火虫,有的还撞(zhuàng)在手电筒上,真好玩!
我捉了几只萤火虫,奶奶说:“把它们放了,让它们打着灯笼送我们回家吧!”
【1】萤火虫全身____,两只触角像_____,肚子后面有____。两边有______。晚上,空气_______,_________,远远看去,就好像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没有 后悔 听 劝告 街坊的 养羊人 很
___________________
2.它 味道 的 难道 特别 很 吗
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写句子,我也来找春天。
1.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仿写词语)
窗外的雨一直________地下着。
楼道里传来__________的脚步声。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我的去路,我……我过不去。”
同桌(_____)地说:“这次运动会,我们班得了第一名!”
2.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很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在你看过的动画片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喜欢动画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我印象最深的动画片是《_________》。_____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他(她)______,我要学习他(她)________。
20、写话。
小朋友,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呢?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