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英国《金融时报》指出,2015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了预定目标,中国经济在主动调控的背景下取得了增长,这样的成绩可圈可点。
②廖凡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参演了多部影视剧,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中不瘟不火的表演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③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最美教师”“最美农妇”等舍身救人的事迹,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④这次修志工程前后历时10载,六更篇目,四易其稿,众手共襄,玉成其事,凝聚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血和关爱,渗透着编修人员的艰辛和智慧。
⑤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⑥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玫瑰露失窃案爆发以后,平儿为了顾全大局,也为了不让探春生气,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当然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
B.柳嫂子对怡红院等人格外照应,却因此得罪了丫头司棋等人。玫瑰露失窃事发,她与五儿都受到冤枉。司棋的婶子秦显的女人趁机买通林之孝家的,接管了厨房,次日,柳嫂母女俩冤情大白,才又回到内厨房管事,秦显的女人只好卷包溜走。
C.香菱的新裙子被草地上的积雨弄脏了,众人一哄而散,宝玉知道后便赶忙拿了晴雯的一条一模一样的新裙子给她换上,又把相邻的夫妻蕙和自己的并蒂莲挖坑埋了,方才离去
D.小说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午大家欢聚后,袭人和宝玉房中的其他丫头决定凑份子单给宝玉过生日,遂早早的关了门,卸了正装,准备喝酒,一群女孩子和宝玉在没有家长的约束下,通宵夜宴欢乐,猜拳饮酒,这是唯一没有拘束的一回。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墨子、惠施、公孙龙等人就以“辩”为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探讨了与“辩”有关的诸多问题,在此时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派——名家。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名之曰名辩的中国逻辑植根于中华文明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独创性。
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汉语是以象形符号作为基本元素的独立表意文字,这与表音文字不同,需要更多的符号单位来表达丰富的概念并描述其细微的语义差别。以表达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的“否定”为例,早在先秦典籍《诗经》中就“罔”“莫”“未”“微”“毋”“勿”“无”等十余个之多,并且这只是单独表达的否定,还不算组合式的否定,这在其他语言中是极其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
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与西方逻辑强调概念的确定性、重视概念独立性的静态分析不同,中国逻辑重视概念内涵的生成和变动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相互转化,重视对概念进行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密切相关。在《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阴阳五行”学说更是重视概念的相互生发和矛盾转化。
中国逻辑是基于汉语自然语言的逻辑。因为语言因素,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三段论研究就大量使用了符号语言;近代莱布尼兹更强调要使用人工语言进行逻辑研究;现代数学逻辑产生之后,形式化的人工语言更是成了西方逻辑的“母语”。同样因为语言的因素,中国逻辑始终基于汉语的自然语言。不仅对象语言始终是汉语自然语言,而且作为元语言也都使用的是汉语文字。中国的连接词是“并且”“或者”等,表达量词关系的是“皆”“都”等,表达时态的是“将来”“曾经”等,表达抽象模态的是“必”“可”等,均使用的是汉语自然语言。
中国逻辑是形义结合的逻辑。典型的如“白马非马”,若仅仅从语形分析,“白马非马”显属诡辩,但若从语义来分析,则自有其道理:“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这里的“非”是“不等于”的意思。作为中国逻辑的易学系统更加典型地体现了形义的结合,强调“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中国逻辑特质的理解和再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蕴,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复兴中华文明。
摘自《中国逻辑的特质》杜国平 《光明日报》2018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大量表达否定的词,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
B.福祸相依、五行相生相克等学说你体现了古人对概念相互生发与转化的认识。
C.与对象语言不同,中国逻辑中表达基本逻辑关系的元语言是汉语自然语言。
D.从语义分析,白马是对颜色和对形状的命名,在概念上并不等于马。
【2】相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辩”为研究对象,以名家学说为前提,论证中国逻辑的唯一性。
B.文章多处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中国逻辑和西方逻辑的不同特质。
C.文章先总后分,以并列方式,从四个方面多维阐释中国逻辑的独特特点。
D.文章在论中国逻辑的特质时,始终结合汉语言与文化的特点进行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逻辑的独创性,与中华文明独特的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B.西方逻辑一直采用形式化的人工语言,于中国逻辑采用自然语言不同。
C.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意思是言、象、意三者是分离的,难以融合
D.增强文化自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意蕴。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傲岸的性格,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作者揭露统治阶级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论述不会因外界评论而更奋勉或沮丧的荣辱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雎》中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贤惠的姑娘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面名句的空缺处。
(1)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庄子《逍遥游》)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了行人跋涉蜀道时屏住呼吸、咨嗟长叹的情形。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被宋人罗大经誉为“十四字含八意,对偶极其精确”。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设问引出动物哀鸣之声,抒发伤感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①_______ ,②_______ ”两句写出屈原诚信待人却受猜疑、忠心耿耿反遭诽谤的现实,这也是屈原心生怨愤而作《离骚》的重要原因。
(2)陆游《书愤》中“③_______ ,④______”两句,采用列锦手法,将名词有序排列,使意象两两相对,简洁而巧妙地描绘了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
(3)《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能借道给晋侯讨伐虢国时,借用谚语“⑤________”和“⑥________”,一正一反,来形象阐明虞、虢两国的密切关系。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
杜甫
夜来归来冲虎①过,山黑家中已眠卧。
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②当空大。
庭前把烛嗔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
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③。
(注)①冲虎:申时。②明星:即金星,因其傍晚出现在西方,古称长庚,黎明时分运行到东方,又名启明。③能那:口语,怎么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夜归的时间以及四周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归心之急。
B.路途之上,既见星垂又闻猿鸣,字字灵活,语语清亮,使人顿觉夜色凄然,夜景寂然。
C.黑夜中来到庭前的诗人手擎烛火张大两眼,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回到家中的喜悦之情。
D.全诗围绕“夜归”这一线索,描摹了诗人归来之所经、所见、所闻、所感,真切自然又令人动容。
【2】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论诗歌尾句道“对家人促睡之语,亦见深夜无聊之况”,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康王(赵构)至相,飞因刘浩见,补承信郎。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从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
康王即位,飞上书数千言,欲复中原。书闻,以越职夺官归。诣河北招讨使张所,所待以国士,借补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命从王彦渡河,至新乡,金兵盛,彦不敢进。飞独引所部鏖战,夺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飞自知与彦有隙,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
泽卒,杜充代之,飞居故职。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充遣飞等迎战,王燮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
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斫营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驻军钟村,军无见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桧遣使捕飞父子。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时年三十九。
初,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诸酋闻其死,酌酒相贺。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B.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C.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D.翌日/战侯兆川/身被十余创/士皆死战/又败之/夜屯石门山下/或传金兵复至/一军皆惊/飞坚卧不动/金兵卒不来食/尽走彦壁乞粮/彦不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阵图,古代军队作战时兵力部署、队形变化的图式,中国古代有十大阵图。
B.纛,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C.《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撰而成。
D.莫须有,意为也许有,形容无中生有,罗织罪名。后用以表示凭空捏造诬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飞出生时有异象,黄河决堤他也逢凶化吉。年少有气节,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是文武全才。
B.岳飞勇猛善战,有韬略有胆识,多次克敌制胜。受到留守宗泽的赏识,并对他进行阵法指导。
C.岳飞意气风发,欲收复中原;无奈不是被人弹劾,就是有人不听进谏抑或临阵脱逃甚至投降。
D.岳飞治军严格,在将士见不到粮食时,依旧秋毫无犯,金兵都称“此岳爷爷军”,争相归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2)敌猝至,飞麾其徒曰:“敌虽众,未知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
【5】结合文本,概括岳飞的性格特点。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雏燕,在灌木丛中安了一个窝,它觉得十分温暖,就对灌木丛说:我爱你,让我们永不分离。可是,过了两年,雏燕长大了,它觉得灌木丛已经太矮,便将巢迁到了一棵白树上,新家令它更加满意,它对白杨树说:我爱你,让我们永不分离。再过两年,燕于变得成熟矫健了,它渴望到大海去搏击风浪把巢安在了高高的海边悬星,那个巢的舒适温暖是前两个不可比拟的。可是,燕子却不想对悬再说任何话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