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铜陵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名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从而师之   D. 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 3、和“明月逐人归”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并可成为对联的一句是

    A.白云随鹤舞 B.新晴原野旷

    C.冰壶含雪魄 D.一天秋似水

  • 4、下列对新词新语的相关理解,错误的是( )

    A.“卖个桃子,商家也是蛮拼的。”——“也是蛮拼的”表示“挺努力”或“即使很努力了,却没有成功”。

    B.“今天看到网友妹子真人了,跟自拍照一比,我也是醉了。”——“也是醉了”是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表达方式。

    C.“我家的小狗超级萌萌哒。”——“萌萌哒”是可爱的意思,形容长得可爱的事物或人。“萌”源自日本动漫用语。

    D.“不作死就不会死,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作死就不会死”指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结果死得很惨。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C.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得历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落入了瓷罐,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

    B. 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 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D. “日影在悄悄地移。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 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3“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两人的神态,可窥见他们此时的内心怎样?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诗人的感情由喜悦转为悲苦,出奇制胜,极为传神。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六朝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未曾给当朝留下教训和反思。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定风波》中写词人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从容前行,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描写水天相接,凄凉辽阔南方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中写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不知如何是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

    (2)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3)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

    (4)肴核既尽,____________

    (5)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_

    (6)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

    (7)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

    (8)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香菊韵的名 句,是“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历史影射现实,用“  

          ”三句话来表现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 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实。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2)生乎吾前,__________。(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羽扇纶巾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7)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前村深雪里,___________。(齐己《早梅》)

    (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注】①罗隐:晚唐诗人,大中十三年(公元859)抵达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后自编其文为《谗书》,遭统治阶级憎恶。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始终不第,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②青女:神话中霜雪之神。③行藏:即行止,出行或停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近岁末的深秋,几枝菊花在篱笆边绽放,它们自我欣赏的姿态触发了作者的诗情。

    B.颔联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刻画了菊花雪白花瓣、金色花蕊、香气流溢的美丽形象。

    C.颔联“裁”“拆”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突出表现菊花的动态之美。

    D.“白衣”“青女”写出菊花美丽高洁、不畏寒霜的形象,表现菊花坚贞不屈的傲岸品格。

    【2】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江陵(向下)

    B.举匏樽以相属(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C.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

    D.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古代一种文体,用韵严整,句式整齐,内容上侧重写景状物以抒情或说理。

    B.壬戌,前面的“壬”是天干,后面的“戌”是地支,天干一共十个,地支十二个。

    C.美人,本指容貌姣好的女子,古诗文多代指自己倾慕、怀念的人,本文指君王。

    D.孟德,是曹操的字,孟仲叔季指兄弟长幼顺序,“孟”排行最长,“季”为最幼。

    【3】下列对第③段选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主客问答是赋常用的传统手法,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寄蜉蝣于天地”体现了作者善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短暂的感叹表达得具体可感。

    C.第③段实质是苏轼苦闷心绪的流露,但纵观全文,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一世之雄”的豪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二十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成为高素质人才离不开学习”。

    中国的古诗文中蕴含着诸多有关学习的启示。孔子曾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了应多学习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不足;孟郊在《劝学》中写道“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阐述了学习的作用;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到“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体现了学习要讲究方法……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