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兴安岭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买五人之头而   B. 吾社之行为士

    C. 匹夫之有于社稷也   D. 亦以明死生之

  • 2、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秋以为期 而今安在哉

    C. 府吏见丁宁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客有吹洞箫者 长余佩之陆离

  •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也都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上热心,学术上严谨。提起师从钱七虎院士的经历,很多学生都体验过痛苦而有收获的煎熬。对学生的论文,钱七虎总是_____________,逐字逐句推敲。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_____________,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A.无可非议  不厌其烦  改换门庭

    B.无可厚非  不厌其烦  改弦易辙

    C.无可厚非  不胜其烦  改换门庭

    D.无可非议  不胜其烦  改弦易辙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就有这么一个令妹,我们一家人都宠着她,因此,她可能变得骄横了一点,希望您能谅解。

    B. 我刚到他家向他提出了帮忙的请求,他就说:“好的,我会鼎力相助,把这件事办好。”

    C. 外国语学院博导张先生给研究生助教留言道:“兹有要事面谈,周六下午三点请拨冗来寒舍一叙为荷。”

    D. 在展览现场,他对这位画坛名家的新作点评道:“这真是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信笔涂鸦,便自有妙处。”

  • 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吾从而师之   B. 赢粮而景从

    C. 君子生非异也   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丰富的阅读不仅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而且提供多样的语言形式和结构样板。由于通过阅读获得的积累是经过阅读者思考和淘汰之后留存下来的内容,因此,即便抛开阅读对写作直接的功利意义,单纯从写作对知识要求角度来说,阅读所得对于写作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比如热衷于千篇一律的武打小说和言情故事的阅读,不仅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相反,其模式化的情节极易造成学生视野的狭隘和思路的封闭。我们认为,广读博收、积累素材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通过阅读吸收和积累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如对阅读对象所记述的故事和事件的掌握和积累、对语言表述形式与技巧、文章结构与主题表达的特色等方面内容的记忆。这些积累下来的内容,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以借鉴的范例。二是通过阅读吸收和学习大家的思维方式、方法,进行思想素材的积累,提高透视生活现象的品味。我们决不可以单纯地积累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而忽略思想素材。

    广泛的阅读为写作奠定了充分的知识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要把这些前提性的条件变成实际的写作能力,还必须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阅读和写作上的训练。具体说就是:阅读时要根据写作上的需要精选阅读篇目,侧重于学习和积累当前情况下主要制约自己写作进步的内容因素,通过阅读解决写作中的困惑,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同样,写作时也必须将阅读所得有机地渗透到构思运笔之中,通过写作训练验证阅读感受,巩固阅读成果,并将其逐步化为自己写作的实践能力。这里阅读的针对性必须以发现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和阻力为依据,写作中遇到无法克服和解决的矛盾,只有求助于阅读实践,学习别人解决同类问题、甚至同样问题的经验和做法,沿着他们的思路,我们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阅读和写作的同步性,是要求我们阅读的数量、进程要与写作练习的数量、进程步调一致,这样就能够做到通过阅读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随时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写作实践,加强阅读中的理解,深化对阅读对象所蕴涵的微妙精湛之处的体会,并将理解和体会再渗透于个人的写作实践中,从而形成阅读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了阅读水平的提高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阅读和写作不能同步的问题,目前在广大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许多学生阅读大量知识性、文学性的中外名篇名著,对其中阐述的内容以及交代的主人公和情节也很熟悉,完全称得上阅读面广、积累丰富,但是因为懒于动笔,阅读所得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所以阅读的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结果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

    (摘编自杨泉良《实现阅读对写作意义的途径》)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与写作问题,论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B.文章论证严密,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C.针对有目的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文章分别从阅读和写作的角度作了辩证分析。

    D.文章末段从正反两面论证了阅读与写作在具体实践中步调一致的重要意义。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阅读获得的积累是经过阅读者思考和淘汰之后留存下来的内容,因此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阅读所得对于写作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B.在广读博收、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吸收和积累与写作直接相关的素材,然后再进行思维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思想素材积累。

    C.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阅读和写作上的训练,一方面要求在阅读的篇目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要求阅读所得要有写作实践性。

    D.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阅读能为写作奠定基础,但一个人的阅读面即使很广,阅读量即使很大,也不能决定其写作能力一定能够提高。

    【3】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名言名句默写

    (1)《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两句是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静中有动,生机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表现水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而海中景物突兀鲜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其一)中,作者用夸张的语句写宴席之奢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翔浅底,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纵一苇之所如 ,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认识到这一点。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阔大的胸襟和气魄。

    (2)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抗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表达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___________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问志,公西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答语,体现出他谦虚好学的态度。

    (3)苏洵的《六国论》中认为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但齐国因为“____________”而导致灭国;赵国不能始终坚持抗秦,也为秦所灭,作者感慨“____________”。

    (4)《红楼梦》第三回中,借宝玉“细看形容”来描写黛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林黛玉聪明颖悟、病弱娇美胜过西施的特点。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采药归来》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期间。②遮回:这一回。

    【1】这首词的词牌名最有可能是(     

    A.点绛唇

    B.念奴娇

    C.声声慢

    D.沁园春

    【2】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截取闲居生活的多个片段,描写别致又富有趣味。

    B.第二句意思是傍晚烟霭缭绕山间,渔舟唱晚声声入耳。

    C.“醉弄”两句虚实结合,虚指作者与官场抗衡的决心。

    D.全词从语言方面看,雅俗兼备,境界由清幽转为开阔。

    【3】诗人自嘲“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结合全诗分析“闲人”的含义。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榖、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窃冥昼晦,逢迎楚军。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萧:萧县。②榖:榖水。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或项王曰   说:劝说

    B.诸将相   王:称王

    C.五十六万人   凡:一共

    D.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   乃: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B.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C.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D.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手段残忍。为夺天下,他向西进军,屠戮咸阳,杀死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大火三 月不熄。

    B.项羽怀有私心,他为实现称王的目的,攻下咸阳后,就派人向怀王禀报战况,封诸将为侯王,封沛公为汉王,封自己为西楚霸王。

    C.项羽善于用兵,在彭城之战中,项羽的军队把汉王的军队打得四处逃散,杀死汉兵十多万人,把汉军追赶到灵壁东面的睢水边上。

    D.项羽做事迟疑,在睢水之战中,项羽的军队把汉军层层包围,但没有抓住有利战机,致使汉王借飓风从西北吹来之际得以逃脱。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些日子,网上热传一个视频:六年级男生明明连续三天未完成家庭作业,父亲为了“惩罚”孩子,让他回乡挑粪。这件事引起了网友们热议:

    甲:从小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吃苦是为了磨练意志,为了再前进。

    乙:不管什么样的教育,特别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因人而异,正确的方法是关键。

    丙:我觉得孩子不做作业,很大可能就是自制力欠缺,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为了锻炼他这方面能力,最好是惩罚他,练一些忍耐力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告诉他不做作业是不行的,另一方面增强他的意志力。

    ……

    明明的爸爸:我只想告诉孩子,读书苦,不读书更苦!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以学长的身份对明明及学弟学妹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