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言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巡船所物色 ②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③请罪于母,母不许 ④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⑤死生,昼夜事也 ⑥激昂大义 ⑦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⑧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A. ①⑤/②⑧/③④/⑥/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⑧/⑦
C. ①⑥/②⑧/③④/⑤/⑦
D. ①③/②⑧/④⑤/⑥⑦
2、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出”,指京官外调。
B. 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
C. 六艺,一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如“通五经,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六合”,天地四方;“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不过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押
B. 臣等不肖,请辞去 请求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全,都
C. 独畏廉将军哉? 难道 见犯乃死,重负国 更加
D.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最终 如惠语以让单于 责备
4、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七录斋集》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诗文集。张溥,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B.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春秋三传”之一,又称《左氏春秋》。
D.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编撰的,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中的“刷脸”应用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B.你一条,他一条,一共提出了五六十条建议。
C.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
D.你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参与抽奖活动。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衣
聂鑫森
农历的六月初六,民间称之为晒书节。
江南悠长的梅雨季节早已过去,到了晒书节这一天,读书人把书拿出来晒,去霉祛湿,书香满院。晒书节晒的当然不仅是书,还有被褥、衣服及其他该晒的什物。在古城湘潭,家家都遵循古俗,格外珍惜这一天的阳光。
今天是星期日,来加班的高声,正孤零零地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发愁。高声是个优秀的小生,自从当上团长,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京剧团红火起来。现在京剧团真是凄惨,只有几出让人看厌了的戏,经济效益差,人心也散了。几个月前,他请编剧,将老本子《西厢记》改写成青春版的《红娘》,人物不变,名段不变,力图在音乐、服装、道具上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戏排好了,专家都赞不绝口,只对戏衣特意交代,要重新设计,既要古典,又要时新,要让人眼睛发亮。弄好了,争取一炮走红。
说得简单,钱呢?光戏衣就要十几万,文化局没资金,拉赞助没门路。“怎么办啊!”
就在他连连叹气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是寇晓丹打来的。
“小高啊,我快退休了。今天想请你、演红娘的文雯,还有操琴司鼓的几个乐手,十点钟,带上乐器到我家来一趟好吗?”
“好……吧。”
他不能不重视这件事,谁都有退休的这一天啊。可为什么还要演员、乐手带乐器去呢?
寇晓丹是团里的检箱人。京剧后台设有大衣、二衣、三衣(靴包)、套帽、旗把五个“箱口”,演员需要什么东西,由检箱人拿给他们并帮助束装;演出完毕,再由检箱人分类清点入箱。寇晓丹把这些烦琐的事,做得认真细致,从不出乱。平时她满脸微笑,话语轻柔,再傲气的名角也对她尊重三分。她原是花旦,眼看着大红大紫时,一场大病让她倒了嗓。不能成角儿了,她就当起检箱人。一辈子没结婚,孑然一身,一干就干了三十年。
准十点,这一群人都站在小巷中这个庭院的门外了。高声正要敲门,院门忽地开了。
寇晓丹笑吟吟地拱了拱手,说:“惊动各位的大驾了,请进!”
一进门,所有的人都惊得敛声屏气,眼都直了。
院里立着好几个高高的木架,木架上横搁着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晾晒着五彩斑斓的戏衣,蟒、靠、帔、褶,竟有两三百件。戏衣“上五色”的黄、红、绿、白、黑,“下五色”的紫、蓝、粉红、湖色、古铜色,交相辉映,炫人眼目。
文雯惊叫起来:“寇老师,您居然收藏这么多戏衣,今天晒霉,您是让我们来开开眼?”寇晓丹矜持地一笑,说:“大家请坐,让大家来是请大家吃个饭。”
高声说:“您要退休了,应该团里请客,怎么还让您破费?”
“团里困难哩,由我做东吧。新排的戏多好,可惜没钱置办戏衣。这些戏衣,大部分是我那铁杆戏迷的爹收藏又传给我的,其余的是我自个儿置办的。可惜式样老套,青春版的《红娘》用不上,要不,我都捐给团里。”
院子正中的大树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大家谦让着围桌而坐,默然无语。
文雯的眼圈忽地红了。“我都想改行了。有模特队找我加盟,可我不甘心啊!”
高声坚定地说:“这个戏一定要演下去。家里还有几万存款,再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十万……”
寇晓丹连连摇头,说:“不行!戏衣的钱,我有办法了。”
大家都直瞪瞪地看着她。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晒这些戏衣了。我爹收藏戏衣,是因为他太爱京戏了。我呢,不能上台唱戏啦,看着戏衣算是我最大的安慰。京戏是我的命根子啊!”
说着说着,她眼泪也出来了,连忙揩去。
“团里缺钱,我不能袖手旁观。这些戏衣,我卖给外地的一个收藏家了,二十万,全捐给团里。约定明日在这里钱、货两清。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高声说:“这怎么行?就算团里借的吧。”
“不!若是借给团里,你们有了压力,戏还怎么能演好?是捐给团里!我一个老婆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文雯嘤嘤地哭了起来。寇晓丹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柔声说:“小文,别哭!我还有件事拜托你们哩。我要退休啦,这么多年,就没当着人唱过戏,今天劳烦大家陪我彩唱《红娘》中的几段,再让我过过戏瘾,好吗?”
“好!好!”
“那我们化妆、穿戏衣去”……
锣鼓声、京胡声响了起来。晾晒戏衣的庭院成了舞台和布景。年过五十的寇晓丹,此刻成了风情万种的崔莺莺。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片叫“好”声。原来巷里的老少爷们,被锣鼓的声响引来一起听戏。高声忙把人都请进院来。今天寇晓丹,正正经经地面对众人唱一回戏……
青春版的《红娘》,轰轰烈烈地上演了,红了大半边天。
退休了的寇晓丹,早就搬出了那个世居的庭院,悄悄地住在城郊两小间简陋的平房里。
一天,文雯哭着跑到办公室,“高团长——寇老师没卖戏衣,卖的是那个庭院。她现在的住房是租的!”
高声沉默了一会,朗声道:“我们都像她一样,这京戏不兴旺才怪!”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衣”是京剧的文化符号,用它做小说的标题,既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对象,又寄托了京剧人的情感,同时也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B.文章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寇晓丹的经历,展现了她对京剧事业的热爱,也为后文她卖房捐钱给京剧团解困做铺垫。
C.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团长高声的形象,他既推动情节的发展,也衬托寇晓丹的美好形象。
D.《红娘》的演出经费不足,折射出当下京剧的困境。在众人协力下《红娘》最终成功上演,寄予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的期盼。
【2】文雯作为年轻一代京剧演员,在文中着墨不多,却别具匠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雯在文中的作用。
【3】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是小说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中对华美炫丽的戏衣的描摹,看似闲笔,实则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巧妙的安排,请简析作者安排这处闲笔的意图。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大行不顾细谨, _______________。 如今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2)荆轲在易水送别时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 ,不仁;失其所与,________;________,不武。”
(4)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横眉冷对千夫指, 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词人年轻时评论时政,书写激浊扬清文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9、默写。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侍坐》)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礼运(节选)》)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过秦论》)
(6)始皇既没,__________,__________,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7)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__________。(《阿房宫赋》)
(8)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六国论》
(9)爱而不见,__________。(《诗经·静女》
(10)王于兴师,__________,与子偕作。(《诗经·无衣》)
(11)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12)人生如梦, 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13)想当年,金戈铁马, 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慨叹个人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两句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美的享受。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 ①沈绍姬:浙江钱塘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②前劫事:前世事。
【1】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尾联写得绝妙。你如何看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短。帝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帝顾准厚,既行,念之,常不乐。语左右曰:“寇准在青州乐乎?”对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数日,辄复问。左右揣帝意且复召用准,因对曰:“陛下思准不少忘,闻准日纵酒,未知亦念陛下乎?”帝默然。明年,召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贰,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天圣元年,徙衡州司马。初,太宗尝得通天犀,命工为二带,一以赐准。及是,准遣人取自洛中,既至数日,沐浴,具朝服束带,北面再拜,呼左右趣设卧具,就榻而卒。
(选自《宋史·列传四十》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B. 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C. 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D. 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B.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状元,二甲第一名称榜眼,三甲第一名称探花。
C. 吏部,古代三省六部制之一,又称天官,隶属尚书省,主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侍郎。
D. 天圣,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年号”是从汉朝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使用了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建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寇准才智出众。少年时通晓《春秋》三传,19岁就考中进士。在讨论国事时,他极力陈说利害,深得皇上器重。
B. 寇准忠义厚道。皇上贬他于青州,后念及他的厚道,多次问及他在青州的情况,并于第二年将他召回了京城。
C. 寇准正直敢言。冯拯劝皇帝立太子而被贬黜到了岭南,寇准建议皇帝立襄王为太子,却被立即采纳了,可见其仗义执言。
D. 寇准忠诚敬上。皇帝曾经赐他一条通天犀做的腰带,寇准临终前非常庄重地穿上朝服,朝北面叩拜之后才离开人世。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
(2)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某大学一门卫大爷因要求晚归的同学进行登记并劝导早回,不但遭拒而且还遭到该学生辱骂。对此,该大学的学院书记撰写道歉书张贴在学院内,并代表老师向门卫大叔道歉。该大学官方微博将道歉书发至网上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针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大学生、门卫大爷以及学院书记的具体做法,选择其一,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