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昌吉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中常见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的一种新闻体裁,人物通讯就是用通讯的笔触写的人物报道。

    B.《诗经》又称“诗三百”,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C.《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古体诗,和律诗、词等相比,篇幅可短可长,句式灵活,音节格律较自由。

    D.《劝学》选自《荀子》,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C近日,简阳市警方和工商等部门上下其手将隐匿于东城新区鳌山国际社区内的一处生产假烟窝点捣毁,当场将四名嫌疑人抓获。

    D国内团购行业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一年多的时间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团购网站5000多家,这样的发展速度让所有行业都望洋兴叹

     

  • 3、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其愈奇   ②顺流而   彭殇为妄作

    ④古人云:“死生亦矣”   济而夕设版焉   ⑥又而为歌曰

    孤舟之嫠妇   ⑧此亡秦之   ⑨群臣

    A.①②⑥/③⑦/④/⑤/⑧/⑨⑨ B.①/②⑤⑥/③⑦/④/⑧/⑨

    C.①⑧/②⑥/③⑨/④/⑤/⑦ D.①/②/③⑨/④⑧/⑤⑥/⑦

  • 4、对下列行业对联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架上丹丸长生妙药,壶中日月不老仙龄。(药  店)

    B.珠玉光辉琉璃世界,中天皓月太空明星。(灯具店)

    C.不遇知音众声俱寂,偶然雅集百乐齐鸣。(乐器店)

    D.竹树楼台弹指即现,烟云邱壑着纸而成。(照相馆)

     

  • 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58年,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从此,他的一生与核潜艇结缘。

    在此四年前,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首次试航;一年前,苏联第一艘核潜艇下水。1958年6月27日,聂荣臻元帅向中共中央呈送的《关于开展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报告》获批,拉开了中国研制核潜艇的序幕。1959年秋,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遭到拒绝。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然而,当时连核潜艇长什么样儿也不知道。黄旭华他们只得带着“三面镜子”找有用信息:用“放大镜”搜索相关资料,用“显微镜”审视相关内容,用“照妖镜”分辨真假虚实。就这样,中国核潜艇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在一波三折中发展。

    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白天养猪、修猪圈、接受批判,晚上黄旭华和同事们潜心于核潜艇事业。没有计算机计算核心数据,就用算盘和计算尺。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就用磅秤来称。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的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关键问题。核潜艇的形状是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一度困扰着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美国发展核潜艇分三步走,先是采用适合水面航行为主的常规线型,同时建造一艘常规动力水滴线型潜艇,摸索水滴型体的流体性能,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先进的水滴型核潜艇。依据大量试验和科学论证,黄旭华提出,“三步并作一步走”,研制中国的水滴型核潜艇。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先后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和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信、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7项技术。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

    1981年4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成功下水。两年四个月后,交付海军训练使用,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核潜艇上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深潜后承受的外压是1吨多。这么大的艇体,有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不严,都是艇毁人亡的结局!”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小压力,这位64岁的总设计师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核潜艇不断向极限深度下潜。海水挤压着艇体,舱内不时发出“咔嗒、咔嗒”的巨大声响,直往参试人员的耳朵里钻。黄旭华全神贯注地观察并记录着各种数据。

    成功了!当核潜艇浮出水面时,现场的人群沸腾了。

    1988年下半年,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完成水下发射导弹试验,意味着中国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核潜艇横空出世,使我国从此摆脱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

    “为了工作上的保密,我整整30年没有回家。”黄旭华说。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埋头苦干的人生,正是中国核潜艇人不懈奋斗的缩影。

    (摘编自刘诗平等《人生,为祖国深潜——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注】黄旭华,中国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20年1月10日,黄旭华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大国重器,令中国人民挺直腰杆;高铁、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夯实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技术创新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并逐渐向“领跑”发起冲击。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品质得以彰显、传承和发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汇、彼此影响,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从外部看,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前夜,科技竞争愈加激烈,各国在能源与资源、信息网络、新材料、医药健康等研究领域持续发力,期望通过重大科技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弘扬科学家精神,就要让科学技术更好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并通过营造科学氛围和科学环境,在全社会集聚起不懈攀登的力量,实现科学精神的代际传承,助力科技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摘编自丁奎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较多笔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主要目的是说明我国提出导弹原子潜艇制造计划的由来。

    B.文章介绍当年核潜艇研制的恶劣环境和简陋条件,凸显了主人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C.文章将我国当时的研制方案与美国发展核潜艇的方案进行对比,旨在表现我国方案更加可行。

    D.首次深潜试验时,64岁的总设计师黄旭华亲自随核潜艇下潜,是为了展现身先士卒的带头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选取黄旭华“荒岛求索”的事迹,集中表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体现了选材的典型性。

    B.材料一以核潜艇研制时间为线索,既利于展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过程,又利于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C.材料二首段选取多个标志性事件,目的是论证“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这一观点。

    D.材料二第二段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可以激发读者的使命感,体现了新闻评论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科学家精神的一项是(     

    A.王振义院士不仅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还培养了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

    B.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毅然回国,成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C.焊接工高凤林屡次攻克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难关,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

    D.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津在故宫专心修复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基于材料二中“我们在内外环境上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你认为材料一这篇人物通讯有何社会现实意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古诗文默写。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佩空归月夜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蟹六跪而二鳌,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庖丁解牛》中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依据是“_________ 。”

    (3)《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 9、(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2)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4)香草美人是屈原开创的一个传统。《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楚辞·少司命》的“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表达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隐隐流露出些许政治上的失意和哀伤。

    (5)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此曲只应天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花卿》杜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逼真地展现出了秋风中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5)《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_______________”,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屈原面对小人们的种种丑态不为所动,宁死也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葡萄[注]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这是徐渭的一首题画诗。

    1“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试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说,字道济,永昌中,武后贤良方正,诏吏部尚书李景谌糊名较覆,说所对第一,授太子校书郎,迁左补阙。张易之诬陷魏元忠,援说为助。说廷对“元忠无不顺言”,忤后旨,流钦州。中宗立,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二侍郎,以母丧免。既期,诏起为黄门侍郎,固请终制。时礼俗衰薄,士以夺服为荣,而说独以礼终,天下高之。除丧,复为兵部,兼修文馆学士。睿宗即位,擢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谯王重福死,东都支党数百人,狱久不决,诏说往按,一昔而罪人得,乃诛张灵均、郑愔,余诖误悉原。玄宗为太子,说与褚无量侍读,尤见亲礼。逾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素与姚元崇不平,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说雅与苏瑰善,时瑰子颋为宰相,因作《五君咏》献颋。其一纪瑰也,候瑰忌日致之。颋览诗呜咽,未几,见帝陈说忠謇有勋,不宜弃外,遂迁荆州长史。俄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入朝以戎服见。帝大喜,授检校并州长史,兼天兵军大使,修国史,敕赍稿即军中论撰。朔方军大使王睃诛河曲降虏阿布思也,九姓同罗、拔野固等皆疑惧。说持节从轻骑二十,直诣其部,宿帐下,召见酋豪慰安之。由是九姓遂安。时降胡康愿子反自为可汗掠牧马西涉河出塞说进讨至木槃山禽之俘获三千以功赐实封三百户。说倡封禅议,受诏与诸儒草仪,多所裁正。东封还,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诏说撰《封禅坛颂》,刻之泰山,以夸成功。十八年卒,年六十四,赠太师,谥曰文贞。

    (节选自《新唐书·张说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降胡康愿子反/自为可汗/掠牧马西涉/河出塞/说进讨至木槃山/禽之/俘获三千/以功赐实封三百户

    B.时降胡康愿子反/自为可汗/掠牧马/西涉河出塞/说进讨/至木槃山禽之/俘获三千/以功赐实封三百户

    C.时降胡康愿子反/自为可汗/掠牧马西涉/河出塞/说进讨/至木槃山禽之/俘获三千/以功赐实/封三百户

    D.时降胡康愿子反/自为可汗/掠牧马/西涉河出塞/说进讨至木槃山/禽之/俘获三千/以功赐实/封三百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汉代以后取士将问题写在简策上让应试者对答,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如《史记》中“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

    B.廷对,文中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后汉书》中“(邳)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也指廷试。

    C.夺服,按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如果官员守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就称为“夺服”。

    D.封禅,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禅只在泰山举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说性情耿介,刚正不阿。张易之诬陷魏元忠,想要张说作伪证,张说仗义执言,为魏元忠辩护,因此违背武后旨意,被流放钦州。

    B.张说明辨是非,手段凌厉。谯王李重福党羽众多,案件久未判决,张说受命审讯此案,很快就审理清楚,诛杀重犯,释放无辜之人。

    C.张说极具文才,深受重用。他任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时,皇帝允许他带着书稿在军中修撰;他还受命作《封禅坛颂》。

    D.张说智计超群,勇敢果断。在九姓同罗、拔野固等部落人心不稳之际,张说手持符节,只带二十轻骑,前去安抚慰勉,使九姓稳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狱久不决,诏说往按,一昔而罪人得。

    ②说雅与苏瑰善,时瑰子颋为宰相,因作《五君咏》献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公输子砍削竹木做成喜鹊,喜鹊极为灵巧,飞上天空,三日不落。 墨子认为,这喜鹊比不上工匠做的车辖。车辖只需要三寸木料,即刻做成,却可防车轮脱落, 保证车辆载重五十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