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湮没(yānmò) 杀青   脑髓(suí) 礼上往来   残羹冷炙(zhì)

    B. 参乘(cānshèng) 镶钳   付梓(xīn) 完璧归赵   摒(bǐng)弃偏见

    C. 逡巡(qūnxún)   赊账   平仄()   一笑大方   附荆(jīng)请罪

    D. 趿拉(tā·la) 荒冢   媲()美   索然无味   冠冕(miǎn)堂皇

  •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客(嘱咐) 半山雾若带然(停留)

    B.倚歌而之(和谐) 自京师风雪(冒着)

    C.而吾与子之所共(去,到) 绛驳色,而皆若偻(白色)

    D.与枕藉乎舟中(互相) 亭东自足下皆云(弥漫)

  • 3、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

    B.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D.“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日,七名湘籍知识界人士发出倡议:积极响应湖南省委号召,踊跃参与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从谏如流,为湖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②这篇文章短短数语,把大灾过后人间地狱般的悲惨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不忍卒读

    七月流火,高温提前引爆了今年夏日清凉经济,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冰点”广告。

    ④自从电影《疯狂的石头》以挟山超海之势席卷全国之后,轻松搞笑的影片收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⑤几代雷达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七十年筚路蓝缕,铸就了护卫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⑥她把市场定位为高消费的中产阶级,她相信只有私人订制的产品才能保持设计质量,而越稀少越精致的东西才会变得炙手可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 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幽壑之潜蛟

    A. 臣具以表   B. 鱼虾而友麋鹿

    C. 不知东方之既   D. 望夏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以下现代文作品,回答文后问题。

    仁慧

    汪曾祺

    小时候,我的母亲盼我能长命百岁,让我在观音庵里寄了名。庵里的住持我已经记不得她的法名,我的祖母叫她二师父。

    二师父是个面色微黄的胖胖的中年尼姑,是个很忠厚的人,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庵里的事不大过问。在她当家的这几年,弄得庵里佛事稀少,香火冷落,房屋漏雨,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庵里的尼姑背后管她叫“二无用”。

    二无用也知道自己无用,就退居下来,由仁慧来当家。

    仁慧是个能干人。

    二师父大门不出,仁慧对施主家走动很勤。谁家老太太生日,她要去拜寿。谁家小少爷满月,她去送长命锁。每到年下,她就会带一个小尼姑,提了食盒,用小瓷坛装了四色咸菜给我的祖母送去。别的施主家想来也是如此。观音庵的咸菜非常好吃,是风过了再腌的,吃起来不是苦咸苦咸,带点甜味。祖母收了咸菜,道一声:“叫你费心。”随即取十块钱放在食盒里。仁慧再三推辞,祖母说:“就算是这一年的灯油钱。”

    仁慧到年底,用咸菜总能换了百十块钱。

    她请瓦匠来检了漏,请木匠修理了窗镉。窗福上尘土堆积的福扇纸全都撕下来,换了新的。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四大缸荷花。正殿前种了两棵玉兰。她说:“施主到庵堂寺庙,图个幽静。荒荒凉凉的,连个坐坐的地方都没有,谁还愿意来烧香拜佛?”

    我的祖母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庵看看,她的散生日都是在观音庵过的。那天总要在观音庵吃一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冬菇)饺子。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仁慧募化到一笔重款,把正殿修缮油漆了一下。正殿完工,菩萨“开光”之日,请赞助施主都来参与盛典。这一天观音庵气象庄严,香烟缭绕,花木灼灼,佛日增辉。施主们礼赞拜佛之后,在过厅里设了四桌素筵。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使这些吃长斋的施主们最不能忘的是香蕈饺子。

    二师父对仁慧这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说:“这叫做什么?观音庵是清静佛地,现在成了一个素菜馆!”但是合庵尼僧都支持她。

    尤其使二师父不能容忍的,是仁慧学会了放焰口。放焰口本是和尚的事,从来没有尼姑放焰口的。仁慧想:一天老是敲木鱼念那几本经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尼姑就不能放焰口?哪本戒律里有过这样的规定?她要学。善因寺常做水陆道场,她去看了几次,大体能够记住。她去请教了善因寺的方丈铁桥。铁桥听说一个尼姑想学放焰口,很惊奇,就一字一句地教了她。她学会了,就找了本庵几个聪明尼姑和别的庵里的也不大守本分的年轻尼姑,学起放焰口来。起初只是在本庵演习。咳,还真像那么回事。尼姑放焰口,这是新鲜事。于是招来一些善男信女参观。你别说,这十几个尼姑的声音真是又甜又脆,比起和尚的癞猫嗓子要好听得多。仁慧正座,穿金蓝大红袈裟,戴八瓣莲花毗卢帽,两边两条杏黄飘带,美极了!于是渐渐有人家请仁慧等一班尼姑去放焰口,不再有人议论。

    观音庵气象兴旺,生机蓬勃。

    解放。

    土改。

    土改工作队没收了观音庵的田产,征用了观音庵的房屋。

    观音庵的尼姑大部分还了俗,有的嫁了人。

    有的尼姑劝仁慧还俗。

    “还俗?嫁人?”

    仁慧摇头。

    她离开了本地,云游四方,行踪不定。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有许多关于仁慧的谣言。有些谣言仁慧也听到了,一笑置之。

    仁慧后来在镇江北固山开了一家菜根香素菜馆,卖素菜、素面、素包子,生意很好。菜根香的名菜是香蕈饺子。

    菜根香站稳了脚,仁慧把它交给别人经管,她又去云游四方。西湖住几天,邓尉住几天,峨眉住几天,九华山住几天。

    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

    (摘编自《小说家》)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点出“二师父”,接着描写观音庵的衰败破落的景象,是为了引出主人公仁慧,并以二师父的无用反衬仁慧的能干。

    B.仁慧请工匠修理了观音庵的屋瓦、窗福,并以一己之力将原来败落的院子打理得生机勃勃,为香客提供了良好的朝香环境。

    C.小说语言平实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句式长短错落,情节跌宕起伏,富于节奏感,将仁慧的不寻常的一生叙写得有滋有味。

    D.小说结尾说仁慧“六十开外了,望之如四十许人”,以仁慧外貌超出常人的年轻暗示了她收入优厚、心无杂念、生活无忧的状态。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仁慧的性格特点。

    3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香蕈饺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乐视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整首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使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辛弃疾《永遇乐ˑ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建功立业。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让弟子各述理想,曾皙描述了一幅春日出游的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2)《归园田居》中,陶渊明以“鸟”与“鱼”自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达了他迫切希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心情。

    (3)《登高》中,杜甫感慨自己一生艰难,志业未成身已衰,颓唐失意又戒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化用左思《蜀都赋》里的句子写剑阁两山如门,形势险要的名句是   。”

    (2)杜甫《登高》中名句“   ,”描绘了一幅秋高风大猿啼、沙渚色彩如画、飞鸟盘旋的三峡秋景图。

    (3)荀子在《劝学》中以朽木金石作对比论述“不舍”对学习有重大意义的名句是   。”

     

  •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

    (2)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5)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莫春者,______,冠者五六人,______。”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老吾老,______;幼吾幼,______。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______,且贰于楚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4)如今人方为刀俎,______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5)大行不顾细谨,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6)________,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7)______,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8)有日月朝暮悬,______。关汉卿《窦娥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②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③宰:主管。④西畿县:地名。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各题。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

    荆轲逐秦王,秦王柱而走。群臣惊愕,起不意,尽失其。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刺秦王》

    1在下列选项中,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缒:用绳子拴着人从上往下送 ②亡:灭亡

    ③共:共同 ④阙:削减

    ⑤还:通“环”,环绕   ⑥卒:最终

    ⑦度:风度 ⑧创:剑伤

    A.②③⑤⑦ 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 D.①④⑤⑧

    2在下列选项中,与例句的特殊句式一致的是( )

    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夫晋,何厌之有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请根据课内文言文知识,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人居/进兵略地 B.踞以骂曰/封之

    C.群臣之/使使以大王 D.发尽指冠/越国以

    4请根据课内文化常识,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展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激愤。

    D.合纵,即战国时期以苏秦为代表的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

    5请把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126日,“躺平”被评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面对“躺平”的年轻人,很多人非常担忧,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科技封锁等多方面挑战,国家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南方日报》就“躺平”现象发文表示:躺平就是毒鸡汤,不仅不正义,而且可耻!

    然而,另一些人却认为,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但其实是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反叛裹挟。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超脱于加班、升职、挣钱、买房的主流路径之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北大教授梁永安表示:年轻人躺平的本质其实是因为没人想做拉磨的驴。

    躺平现象在其他国家也有体现:英国尼特族(NEET),日本低欲望社会,美国归巢族(Boomerang Kids)等等。

    对于“躺平”,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