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七台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难求   确实 B.天姥连天向天 遮蔽

    C.艰难苦恨繁霜鬓   痛苦遗憾 D.君翻作《琵琶行》 给,替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云青青兮欲   ②假舟楫者,非能

    B.①汶水西          ②下江陵,顺流而

    C.①是故益圣       学而大遗

    D.①吾从而       ②而学于师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1)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_____的青年;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 

    (2)某地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强调,打造一支_____的作家队伍是当地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3)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可谓_____,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A. 年轻有为     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B. 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年富力强

    C. 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年轻有为

    D. 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 4、下列不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而耻学于师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周国平

    ①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名篇是通过描述日常小事阐明大道理的。即使是那些宏大叙事的巨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占据大量篇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在一生中也许会遭遇大事,但遭遇最多的还是日常小事,不论伟大与平凡,概莫能外。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

    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要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还需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如何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呢?“功夫在诗外”,陆游此言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唯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

    ④而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平时生活中,心灵始终要保持一种活泼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越是使我快乐或痛苦、感动或愤怒的事,我越不轻易放过,但也不沉溺其中,而是把它们当作认识人生和人性的宝贵材料。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对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要对这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这样的描述,己经隐含大道理了。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需作画龙点晴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陈词滥调。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己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问被点破,发出会心的微笑。

    1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第③段中,作者用泰戈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________        的观点。

    3对第④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作要能引发读者深思。

    B. 写作时保持心灵的活泼。

    C. 写作前做好行文的构思。

    D. 写作前要注重平时积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作者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君子的本性跟—般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两句是“   。”

    (2)韩愈《师说》中开宗明义介绍老师的作用的一句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刘裕北伐的英雄业绩的两句是:“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比喻和双关表达厌恶官场,感叹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也是本诗的主题诗句。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心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李白从美好的仙境突然惊醒看到眼前只剩下觉时的枕席后而产生的联想。

  • 10、默写填空。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__”。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4)《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客人觉得只能驾一叶扁舟,以瓢为杯,举酒属友,个人之卑弱,不言自明,为后文生命之慨继续蓄势。

    (5)《赤壁赋》中写客人听了苏子的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极尽赏饮之乐:“________”以桌面餐具之情景衬饮酒之乐;“________”以酣睡之场景衬超然之乐。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赋得秋日悬清光

    王维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

    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

    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注】①此诗是王维应科举考试而作的试律诗。②“宋玉”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凄凉)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坎廪(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孤独)兮羁旅而无友生(知心朋友)。”③馀辉:即余晖,比喻天子的恩泽。④云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喻仕宦显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寥廓”、“凉天”皆点出物候变化,照应题目中的“秋”。

    B.“圆光”两句,上句正面写日光,下句以水中之倒影暗指日光,且一“碎”字,形容出水波摇动,更显生动。

    C.“迥与”两句从近处着笔,分“青冥”“江甸”上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浮”字极富动态感。

    D.“昼阴”两句诗人自如地切换写景角度,描写树荫和楼影,并以“昼阴”“斜影”衬写日光。

    【2】秋总能引人遐思,不同的诗人对秋的定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王维和宋玉眼中的秋景有何不同,并分析其情感内涵。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耕孙,宁国路推官,死长枪贼难。焘孙,常宁州学正,死僚寇。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洪武十八年,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尝赐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燕享,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意,礼遇亦渐轻。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其怠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死,三吾以老戍边,琮亦遣戍。帝亲赐策问,更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选自《明史﹒列传﹒卷二十五》)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吾博学,善文 属:撰写

    B.往往意 忤:违逆

    C.帝益怒,信蹈等死 论:判决

    D.六十一人 擢:审阅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B.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C.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D.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武,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B.燕享,亦作“燕飨”,指以酒食祭神,泛指以酒食款待人。文中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殿中宴饮。

    C.户部尚书,“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赋税、科举等事的机关。长官称为“户部尚书”。

    D.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在京师举行,应试者为“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三吾历经动荡,大器晚成。与其两兄皆在元代做官,两兄均死于贼寇,明初经茹玮的推荐,被征召到京城为官,此时已七十三岁。

    B.刘三吾博学善文,深得倚重。很多礼令由他修订,皇帝所制曾由他来作序,一些重要著作的修撰也由他总管,亦常随皇帝写诗唱和。

    C.刘三吾胸无城府,颇有气节。面临大节,他立场坚定,志向不改。太子死后,进言说服皇帝立太孙承统,并且认为这是合乎礼制的。

    D.刘三吾年老力衰,几经贬降。曾因怠惰职责而被官员弹劾,因女婿贪赃获罪而被朝廷革职,后因会试事件,触怒皇帝,被发配戍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

    (2)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是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是电话那头轻柔的呼唤;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伪装,会带你走进过往的回忆;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启迪你人生的意义;

    ……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