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故今具道所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C.以兴利除弊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D.不为侵官 为天下理财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罪愆(qiān) 症结(zhèng) 寒喧 古陌荒阡
B. 埋怨(mái) 妝害(qiāng) 国萃 冠冕堂皇
C. 枭首(xiāo) 凝噎(yē) 炫耀 混淆是非
D. 蟊贼(máo) 给予(gěi) 尸骸 残羹冷灸
3、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A. 失期,法皆斩 B. 夜缒而出
C. 其一犬坐于前 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华文化主张“和合”,倡导“世界大同”,描绘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同心圆,它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深入人心。
②不管在哪个岗位,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③前90分钟,法国队占据优势,但加时赛中葡萄牙队埃德尔低射打进全场唯一进球,最终反戈一击,战胜劲敌,历史上第一次捧起了欧洲杯。
④《舌尖 3》第一集介绍了纯手工打造的“天价不粘铁锅”——章丘铁锅后,观众纷纷抢购,一时间,洛阳纸贵,章丘无锅。
⑤25日上午,方怀瑾委员在专题会议上,建议政府要理性面对节假日“拥挤踩踏”等重大突发事件,不要因噎废食,取消正常的游览观光活动。
⑥徜徉在戒备森严的荆州博物馆里,有如漫游在悠久的荆楚文化长廊中,精选展出的展品件件都是承载着荆楚文化的吉光片羽。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一些女大学生为了让自己在求职道路上一马平川,“先整容后求职”己经逐渐成为她们追求的风尚。
B. 日前,由团委、学生会组织排练的话剧《雷雨》在学校大礼堂上演,这次演出我们校长也粉墨登场,出演了主要角色周朴园。
C. 这部书从全新的视角反映了农民工的生活,并深刻反思了一些“城市病”。这部书于上周上市销售,一时洛阳纸贵。
D. 1949年初,他和进步教授一起,箪食壶浆,欢迎解放军进驻北平,热情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如今且说凤姐儿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屋里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是常有的事,就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办这件事么?”凤姐儿听了,忙陪笑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那里就舍得了?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右一个的放在屋里。头宗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二则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成日和小老婆喝酒。’太太听听,很喜欢咱们老爷么?这会子回避还回避不及!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经,做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邢夫人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我劝了也未必依。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做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做屋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了一篇的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说去。你倒说我不劝!你还是不知老爷那性子的!劝不成,先和我恼了。”
②凤姐知道邢夫人秉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线一经他的手,便克扣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如今又听说如此的话,便知他又弄左性子,劝也不中用了,连忙陪笑说道:“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一个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背地里的话,那里信的?我竟是个傻子!拿着二爷说起,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爷太太恨的那样,恨不得立刻拿来一下子打死,及至见了面也罢了,依旧拿着老爷太太心爱的东西赏他。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这么着。依我说,老太太今儿喜欢,要讨,今儿就讨去。我先过去哄着老太太,等太太过去了,我搭讪着走开,把屋子里的人我也带开,太太好和老太太说,给了更好,不给也没防碍,众人也不能知道。”
③邢夫人见他这般说,便又喜欢起来,又告诉他道:“我的主意,先不和老太太说。老太太说不给,这事就死了。我先悄悄的和鸳鸯说。他要是妥了,再和老太太说。老太太虽不依,搁不住他愿意,常言‘人去不中留’,自然这就妥了。”凤姐儿笑道:“到底是太太有智谋,这是千妥万妥。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放着半个主子不做,倒愿意做丫头,将来配个小子就完了呢。”邢夫人笑道:“正是这个话了。别说鸳鸯,就是那些执事的大丫头,谁不愿意这样呢。你先过去,别露一点风声,我吃了晚饭就过来。”
④凤姐儿暗想:“鸳鸯素昔是个极有心胸气性的丫头,虽如此说,保不严他愿意不愿意。我先过去了,太太后过去,他要依了,便没的话说;倘或不依,太太是多疑的人,只怕疑我走了风声,叫他拿腔作势的。那时太太又见应了我的话,羞恼变成怒,拿我出起气来倒没意思。不如同着一齐过去了,他依也罢不依也罢,就疑不到我身上了。”于是娘儿两个坐车过来。凤姐儿又说道:“太太过老太太那里去,我要跟了去,老太太要问起我过来做什么,那倒不好。不如太太先去,我脱了衣裳再来。”
⑤邢夫人听了有理,便自往贾母处来。和贾母说了一回闲话儿,便出来,假托往王夫人屋里去,从后屋门出去,打鸳鸯的卧房门前过。只见鸳鸯正坐在那里做针线,见了邢夫人站起来。邢夫人笑道:“做什么呢?”一面说,一面便过来接他手内的针线,道:“我看看你扎的花儿。”看了一看,又道:“越发好了。”遂放下针线,又浑身打量。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色绫袄,青缎掐牙坎肩儿,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鸳鸯见这般看他,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心里便觉诧异,因笑问道:“太太,这会子不早不晚的过来做什么?”邢夫人使个眼色儿,跟的人退出。邢夫人便坐下,拉着鸳鸯的手,笑道:“我特来给你道喜来的。”鸳鸯听了,心中已猜着三分,不觉红了脸,低了头,不发一言。听邢夫人道:“你知道,老爷跟前竟没有个可靠的人,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些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因满府里要挑个家生女儿,又没个好的,不是模样儿不好,就是性子不好;有了这个好处,没了那个好处。因此冷眼选了半年,这些女孩子里头,就只你是个尖儿:模样儿,行事做人,温柔可靠一概是齐全的。意思要和老太太讨了你去,收在屋里。你比不得外头新买了来的,进门就开了脸,就封你作姨娘,又体面,又尊贵。你又是个要强的人,俗语说的,‘金子还是金子换’,谁知竟叫老爷看中了!你如今这一来,可遂了你素日心高志大的愿了,又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跟了我回老太太去!”说着,拉了他的手就要走。鸳鸯红了脸,夺手不行。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悄向凤姐儿道”,说明邢夫人明知求娶羞耻,却又不得不完成的矛盾心理。
B.王熙凤担心邢夫人疑她“走了风声,叫他拿腔作势的”,暗示王熙凤跟邢夫人之间的婆媳关系并非十分融洽。
C.节选部分第一段写邢夫人的“冷笑”,表现了邢夫人对王熙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告的不满。
D.贾赦想纳鸳鸯为妾,让邢夫人去说媒,而邢夫人首先找王熙凤商量,暗示王熙凤在贾母心中的分量很重。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段中,王熙凤对贾赦纳妾之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一正一反两套说辞,足见王熙凤察言观色的本领超绝。
B.小说第四段中对王熙凤的心理描写,既正面刻画了鸳鸯的心高志大的特点,也暗示了贾赦纳娶鸳鸯之事必然失败的结局。
C.小说通过邢夫人的视角对鸳鸯有一段肖像描写,其中“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可看出鸳鸯独具魅力的容貌,作者人物刻画之用心可见一斑。
D.邢夫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为做妾是“体面”“尊贵”的事,体现了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思想,也是《红楼梦》中众多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3】请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4】请结合文本分析邢夫人的人物形象。
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从5个小题中选择4个作答)
①___________,所宜深慎;__________,其可忽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②________,_________,不为拒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③在《答司马谏议书》的开篇,王安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点明自己与司马光政见不合的原因所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用倒置的暗喻,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和清晨梳盘的长发,将喻体放在前,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__________,开妆镜也;____________,梳晓鬟也。(杜牧《阿房宫赋》)
⑤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8、名句名篇默写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____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通过音乐渲染凄凉悲怆氛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一词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雨巷》中,诗人把自己的理想描述为一个姑娘,诗人说:“我希望逢着/____________________/结着愁怨的姑娘。”
(6)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慷慨赴秦。(《荆轲刺秦王》)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
(2)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11、默写。
(1)请依次补充完整下列名句。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③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⑤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琵琶行并序》)
(2)请根据给出的情景,补充完整下列句子。
①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②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②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魏万:唐肃宗上元进士,李颀的后辈。②砧声: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深秋时节送别友人,“微霜”二字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烘托出离愁别苦。
B.颔联实写友人魏万前往京城途经云山时,听到大雁叫声顿时生出让人难以承受的愁情。
C.尾联用长者的语气嘱咐魏万:莫要沉迷享乐蹉跎了岁月,而应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显得真切而自然,表现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
【2】本诗颈联手法精妙,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谍密策,知无不为。及徒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
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士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尝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永嘉末,迁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导上笺曰:“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 ① 乎!导忝荷重任,谨送鼓盖加崇之物,请从导始。”帝下令曰:“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拜宁远将军,寻加振威将军。愍帝即位,征吏部郎,不拜。
(选自《晋书·王导传》)
【注】①局迹:谨慎小心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B.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C.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D.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古代官名,一般指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历代地位与职务有不同。文中指将军的属官,理军事。
B.禊:古代风俗,一种祭祀活动。人们于三月上句的巳日(三国魏以后是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C.江左:即长江以东的地区。中国古代以中原为文化中心,因而地理上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比如“豪右闾左”。“闾左”指富家大户。
D.魏武即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朝廷追封给曹操的谥号。谥号一般分为美谥、恶谥和平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导自小气质不凡,深受赏识。他少年时代就风度出众,被当时的社会名士张公预言有将相之才,后在东海王司马越处任参军。
B.王导善于审时度势,直言正谏。他劝谏元帝要笼络江南人心,应先礼遇顾荣贺循这两位江南名士。意见被元帝采纳,江南归附。
C.王导致力安抚百姓,安定国家。洛阳沦陷后,他建议收服、任用避乱的中原难民,从而使荆扬二州人民富裕,被元帝视同萧何。
D.王导为官清廉,反对封侯过滥。王导旁征博引,指出封赏应该谨慎施行,并主动交还朝廷的赏赐和荣誉,以身作则,纠正时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
(2)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印象中,我们总是在拥挤的人群中挣扎。抬头、转身间,都是我们认识或不认识、想见或不想见的人。那么多的人,行色匆匆地来了又走,那么多的人在我们生命中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那么多的印记又在时间的磨砺下褪色、消隐或者愈发清晰。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记?请任选一个引发你人生感悟的人,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