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继亚马逊线下书店开张后,当当网也准备从线上走向线下,这一计划已处于实施阶段,线下书店将涵盖商场书店、超市书店、实体书店等多个类型。
B.摊开世界地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宛如舞动的两条弧线,一条沟通海洋,一条连接大陆,像老挝歌曲唱的“我们从此海陆相连”。
C.“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15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圆桌峰会,来自3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出席圆桌峰会。
D.今年高招艺术类考生人数呈现增长的态势,这促使文化课成绩水涨船高,一些艺考生开始为自己文化课成绩的优劣感到担忧。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司马迁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如蔺相如在秦廷所说的话,有时谦恭有礼,有时直言雄辩,有时有理有据地分析,有时咄咄逼人地斥责。
B. 蔺相如最终派从者怀璧归赵的原因除了认清秦王以城易璧的骗局外,还由于他在赵王面前做出的一定要完璧归赵的承诺。
C. 苏武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后来被放逐到北海牧羊。北海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D. 《张衡传》重点介绍了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从材料、形状、外观、构造到工作原理和实践功效,由外到内,从大到小,面面俱到。
3、下列各项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弄(lòng)堂 箕(jì)踞 衣钵(bǒ) 不容置喙(huì)
B.粳(jīng)米 修葺(qì) 泥淖(náo) 蓊(wēng)蓊郁郁
C.渐(jiān)染 韶(sháo)光 轻佻(tiào) 涸(hé)辙之鲋
D.遗(yí )施 鞭笞(chī) 濯(zhuó)足 夙(sù)兴夜寐
4、下列各组句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不拘于时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亦走也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通晓诗书音画。苏轼称他的艺术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时他精于禅宗佛理,有“诗佛”之称。
B.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属于古体诗,这种诗体押韵自由,对仗、平仄不拘,字数、句数不限。
C.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的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D.一月中有的日子有特定名称,比如农历每月的初一叫“晦”,每月的十五叫“望”,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朔”。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认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与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中国人因此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B.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的主流价值一直不变,是因为其传播方式是口耳相传。
C.“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应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一般观念认为,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即便是君主,也不应该贪图享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B.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两大特征,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C.厚德载物、刚健自强、仁义至上、民为邦本、辩证思维、经世务实等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
D.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是说老百姓理应地位高贵,君王要轻看自己。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理论依据诠释材料中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的一项是( )
A.《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D.《三国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材料二在论证上结构完整,思维严密。请指出结构特点,并简要概括各部分大意。
【5】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一句从侧面描写第一次听到琵琶女演奏时的神奇效果,“______________”一句又从侧面描写第二次听琵琶女演奏的神奇效果,都是通过对听众沉醉状态的描写,表现其高超琴技。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均写漂泊天涯的境遇和老病孤愁的心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_______________”的惨烈回忆和现实中“_______________”的热闹场景,含蓄的抒发作者对沦陷区百姓忘却战败历史的心痛之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泊,命运坎坷,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将读者带入一个奔马轰雷的奇险境界。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面对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之事,他只能“________,_________”。
(3)《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可能“_____________。”
(4)《谏逐客书》中,表明“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邻之厚,君之薄也”意思相近。
(5)《登岳阳楼》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7)《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前赤壁赋》有敲着船边唱歌的情景,同样的场景下,张孝祥则是仰天长啸,抒发出“_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
(9)《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_______”,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智、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从冉有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他比较谦虚。
(2)《齐桓晋文之事》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________,______”的道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衰弱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问结尾,巧妙地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
(4)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5)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感慨万千,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点题,点明时间是除夕夜。作者在外生活窘迫,守岁之夜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B.颔联,比之家中生活的贫困,作者深深感受到在外漂泊更加艰辛,因为除了旅人的贫困孤独之苦,还满怀刻骨的乡愁。
C.颈联,“惊”表现作者因年老感到时光匆匆,而因难以排遣的愁绪尤多,以致“恶春”,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D.这首五言律诗用语平淡朴实,但感情真切,表现出流落在外的诗人在佳节之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请简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文言文阅读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文言文阅读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文言文阅读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古诗词鉴赏。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 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给事中:古代官名。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B. 韩文于成化二年中进士,在朝为官多余年,经历了“成化”“弘治” “嘉靖”“武宗”为皇帝年号的四个时段。一生勤政为民,政绩卓著。
C. 青宫旧奄: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奄,同“阉”,太监。刘瑾,从后文推断,刘瑾原是太子身边的太监,后来太子即位,刘瑾即为皇上心腹。
D.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注民生,为政贤能。韩文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 坚决果断,才能卓越。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韩文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 嫉恶如仇,胆识过人。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韩文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 刚者易折,饱受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2020年10月27日,六旬老伯心脏骤停倒地。危机时刻,上海格致中学高一男生盛晓涵挺身而出,通过五分钟的心肺复苏将老伯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救人之后的盛晓涵说的几句话,戳中了很多人。他说:“如果看见有人倒在路边,如果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担心被讹,这个社会就输了。如果走过去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帮他,不管最后有没有起到效果,那么这个社会都赢了。”
材料二:2020年2月中旬,正值“战役”最关键的时期,记者卧底在一个微信“野味群”,群里讨论新冠病毒的传染源,大家认为应杜绝猎食野生动物,但是有一位成员竟然说:“我该吃吃该喝喝,病毒没那么容易传染到我身上,这些事与我无关。”
学校将要举行一次以“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