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的人是
A.郭沫若
B.朱光潜
C.鲁迅
D.徐志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 乃为装遣荆轲 (替)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是)
B. 终已不顾 (顾及)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C. 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实)
D. 自引而起,绝袖 (身子向上,牵引)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举起)
3、同学丁不能确定所写对联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一袭白衣① 逆行②
下联:③ 华夏同戮力 众志④
A.①秉初心 ②迎春风 ③中原 ④倾大爱
B.①危难刻 ②倾大爱 ③中原 ④迎春风
C.①危难刻 ②迎春风 ③九州 ④倾大爱
D.①秉初心 ②倾大爱 ③九州 ④迎春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些高考“过来人”表示,选择专业一定要慎重,这不仅关系到大学期间学什么,也关系到毕业后从事的工作。
B.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量,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C.“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诗词。
D.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居安思危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时、将来时,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和改革发展稳定全局,而且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5、选题2 ( )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呕心沥血之作。他的作品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 )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孙少平的恋人( )在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救落水的小孩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A.孙少平 孙少安 田晓霞
B.孙少安 孙少平 田润叶
C.孙少平 孙少安 田润叶
D.孙少安 孙少平 田晓霞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拌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犒劳你的。”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小说以麻婶出事开篇,用交代麻婶借钱一事,引出下文马兰花去医院看望麻婶、夫妻俩因还钱引发冲突这一情节。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感人,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青年学子撰写文章评论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说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讲小的谦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作者仰望和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一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李自《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屈驾来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主人公怅立船头,徒劳望乡的情状,充满羁旅怀乡的愁绪。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下列诗歌。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七八句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开荒南野际”的农耕生活,“暧暧远人村”的农村景象,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性本爱丘山 性:天性、本性 B.池鱼思故渊 渊:河流
C.暧暧远人村 暧暧:温暖 D.依依墟里烟 墟:废墟
【3】“尘网、樊笼” 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彦谦惊曰:“无妄言!”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仇秘书省。汉王谅反,坐累,徙上郡。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封临淄侯。征伐未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高祖曰:“若人机识,是宜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帝尝问:“创业、守成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征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之。国繇此衰,则守成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成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成之难,方与公等慎之。”居宰相积十五年,女为王妃,男尚主,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顷之,进司空,仍总朝政。玄龄固辞,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晋王为皇太子,改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以母丧,赐茔昭陵园。起复其官。会伐辽,留守京师。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凡粮械飞输,军伍行留,悉裁总之。玄龄数上书劝帝,愿毋轻敌,久事外夷。固辞太子太傅,见听。
(节选自《新唐书·房乔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
B.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C.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阅/终当内相诛夷/
D.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坟籍,泛指古代典籍。在文中是说房玄龄通晓古代文献典籍,知识广博精深。
B.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C.檄,即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D.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文中指太子老师,地位和权力堪比宰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眼光独特。别人都认为隋朝会长治久安,只有房玄龄认为隋朝将因内乱而走向灭亡,令其父亲惊讶。
B.房玄龄深谋远虑。李世民担任太子时,与其他人争先收取珍怪之物的做法不同,房玄龄重视帮太子网罗人才。
C.房玄龄才能杰出。皇帝把房玄龄比作萧何,征辽的时候,皇帝特意让房玄龄留守京城以保证后勤供给。
D.房玄龄不贪权位。房玄龄位高权重之时多次想辞掉宰相之职,都因为皇帝对其非常倚重,而没得到允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
(2)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成之不为易。
【5】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唐太宗李世民对待创业与守成的认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己高中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学习之道”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