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玉溪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的熏陶,呼唤生态道德;中国大自然文学热方兴未艾,必将迎来属于它的文艺复兴。

    ②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海军,作为曾经的海军大国的俄罗斯已经望其项背,中俄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③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肩头不可推卸的使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画家、诗人联手打造的“扬州好人”画像配诗展在扬州文化馆展出,参观者不绝如缕

    ⑤要把作风建设抓到底、抓出成效,狠刹吃喝风,让那些利用职务便利填饱酒囊饭袋的腐化分子无空子可钻。

    ⑥春节期间,在中央十套黄金时间连续播出10天的《中国诗词大会》精彩纷呈,从主持人、选手到嘉宾,甚至节目设计、舞美都广受称赞。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点(zhuì) 娜(niǎo) 训鸽 脉含情(mài)

    B.理(chù) 栗(zhàn) 背道而弛 蓊郁郁(wěng)

    C.混(dùn) 垝垣 房(lǐn) 苗助长(yà)

    D.闲情逸志 叶(jìng) 影(qiàn) 尘不染(xiān)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指点江山,心潮澎湃。

    C. 《东方红1949》以全新的角度诠释了那段观众早已熟悉的历史,带着观众重新回忆了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因此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D. 一匹脚踏飞燕、身姿矫健的骏马气宇轩昂,凌空奔腾,骏马矫健的身影与基石上镌刻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几个金色大字交相辉映。

     

  • 4、下列有关课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汉末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B.《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C.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中调。

    D.《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那些赴南极考察的同志们劳苦功高,他们不但建立了两个考察站,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标本。

    B.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C. 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D. 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一小件

    雷蒙德·卡佛

    他走了。她说着,继续轻拍他的肩头。在他的抽泣声中,安能听见厨房里咖啡壶的嘶鸣。好了,好了,她轻柔地说,霍华德,他走了。他走了,现在我们必须适应这点。适应孤独。

    就在午夜之前,就在他们处理完了很多事情之后,电话又响起来。

    你接,安说,霍华德,就是那个人,我知道。他们正坐在厨桌旁,面前摆着咖啡。霍华德的杯子边上还有一小玻璃杯威士忌。

    喂,他说,是哪位?喂!喂!电话断了。

    就是他,她说,那个混蛋。我真想杀了他。

    突然,她明白了过来:我知道是谁一直打电话来了,就是那个面包师。我在他那儿给斯科蒂订过一个生日蛋糕。他有咱们家的电话号码,一直打电话过来,为那个蛋糕骚扰咱们。那个面包师,那个混蛋。

    晴空,星斗满天。他们在面包房门前停下车。他们能看见里屋的亮光,有一个体积很大的男人系着围裙,在那片平静的白光里不时地进进出出。

    我们打烊了,他说,这可是大半夜。你们喝醉了,还是怎么了?

    安向前一步,迈进从敞开的门漫出来的光亮里。

    对于一个面包师来说,你可是够聪明的。安说,霍华德,他就是那个一直给咱们打电话的人。她握紧拳头,愤怒地盯着他。在她的体内,正有一种至深的愤怒燃烧着。

    等会儿,面包师说,你想来取走你那个放了三天的蛋糕,是不是?夫人,我可不想和你吵架。我就收你半价。你要吗?

    还说蛋糕!她说。她知道自己能控制住正在体内沸腾的情绪。她很镇静。

    夫人,我在这地方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面包师说着,现在,别闹事。

    他右手拿起一根擀面杖,开始一颠一颠地拍在左手的掌心上。你是要那个蛋糕,还是不要?我得回去工作了。面包师得在晚上加班。

    我知道面包师晚上加班,安说,他们晚上还打电话呢。你这个混蛋。

    面包师继续颠着擀面杖。他看了一眼霍华德,对他说:小心点儿,小心点儿。

    我儿子死了。她冰冷而决绝地说,他周一早晨被车撞了。我们一直守在他身边,直到他走了。但是,当然了,你不可能想到这个,是不是?面包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是不是,面包师先生?但他死了。他死了,你这个混蛋!就如同愤怒突然爆发一样,愤怒同样突然消弱,让位给了别的东西,一种令人晕眩的反胃感。她斜靠在洒满了面粉的木桌子旁,手捂住脸,哭起来,肩膀来回颤动。这不公平,她说,这不,不公平。

    霍华德的手放在她腰背上,看着面包师。你真可耻,霍华德对他说,可耻!

    面包师把擀面杖放回到台子上,解开围裙,也扔到台子上。他看着他们,慢慢地摇头。

    他从桌子下面拉出一把椅子,说:请坐。

    安擦干眼睛,看着面包师。我想过要杀了你,她说,我想过要你死。

    让我说说我有多抱歉吧。面包师说着,把手伸到桌子上,翻过来,露出他的掌心。

    我自己没有孩子,所以我只能想象你们的感受。我不是个邪恶的人。我不认为自己是。这个男人说,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谅我呢?

    面包房里很热。霍华德从桌边站起来,脱下外衣,也帮安脱下了外套。面包师看着他们,看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站了起来。他找到杯子,从一台电动咖啡机里倒出咖啡。又在桌上放了一盒奶油和一碗糖。

    你们可能需要吃点儿东西,面包师说,我希望你们能吃点儿我的热面包圈。你们得吃东西,像这样的时候,吃是好事一小件。

    他给他们端上来刚出炉的热肉桂面包圈,又在桌上放了黄油和抹黄油的刀子,然后和他们一起坐在桌旁。他等着,一直等到他们都从浅盘子里拿起一个面包圈,吃起来。

    吃点儿东西很好,他看着他们说,都吃光啊,想吃多少吃多少。全世界的面包圈都在我这儿呢。

    他们吃着面包圈,喝着咖啡。安突然觉得很饿,面包圈又热乎又香甜。她吃了三个,让面包师很高兴。

    面包师聊了起来,他们认真地听。虽然他们既疲惫又痛苦,他们还是听着面包师说的话。

    他告诉他们自己这些年里无儿无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讲起那些插在蛋糕顶上、象征新婚夫妇的小人。还有那些生日,光想想那些燃烧的蜡烛吧!他是个面包师,他很高兴自己不是个花匠。无论何时,面包的味道都比花要好闻。

    闻闻这个,面包师说着,掰开一条黑面包,这是口味比较重的面包,但口感丰富。

    他们闻了,面包师又让他们尝了尝,有糖蜜和粗糙的谷粒的味道。他们听着他说,他们吞下了黑面包。荧光灯下,亮得就像白昼一样。他们一直聊到了清晨,窗户高高地投下苍白的亮光,他们还没打算离开。

    (肖铁译,有删改)

    【注】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国小说家,小说界的“简约主义”大师。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面包师生活艰辛,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养家糊口,即使霍华德和安深夜来包到面包房与他争吵,他回应的同时也始终颠着擀面杖做面包。

    B.小说对斯科蒂的死着墨不多,着重刻画了活着的人们的悲剧,开篇写霍华德和安夫妇俩的失子之痛,但小说结尾却使人看到了生活的一缕曙光。

    C.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安的心理发生了细微变化,由失去儿子的悲痛到对面包师频繁打电话行为的愤怒,继而转变为面对生活苦难的淡然。

    D.“我能问问你们,你们是否能在心里原谅我呢?”一句表明,面包师对斯科蒂的死深怀愧疚,他讲述自己的不幸经历是为了博得霍华德和安的同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主要场景放在一间透着亮光和浸润食物芳香的面包房之中,这样的精心安排既让情节集中紧凑,又让面包等相关物象意味深长、耐人咀嚼。

    B.小说在表现人物突遭生活重创后的反应时,没有极力渲染悲伤的氛围,而是以传神的细节暗示他们的情感波澜,取得了一种言简义丰的艺术效果。

    C.小说的结尾仅是作者观察的结束,而主人公的生活仍在继续,本文打破了传统小说封闭的叙事结构,呈现开放的特点,留下想象空间,余韵无穷。

    D.小说体现了作者的简约风格,不重场景上的渲染,以工笔般的文字,对现实环境和情感背景进行极简洁的表达,故事简单,叙述平实,辞约义丰。

    【3】结合文本,探究“好事一小件”的意蕴。

    【4】这篇小说叙事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这样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与蚯蚓的专一形成对比,从反面强调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2)《赤壁赋》中苏子劝客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非己勿贪,对万物不要强求强取的豁达态度。

    (3)《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并不是茅草本身美,而是因为姑娘送的才美,很好地诠释了“爱屋及乌”的内涵。

    (4)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用是:“师者,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衬托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帽子、增长佩带来彰显品格更为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读《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写月出时候的美景。

    (2)李商隐的《锦瑟》诗中,通过营造倘恍迷离的意境,用美好的事物表达可望而不可即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境界开阔,点明送别之地和杜少府将要赴任之处。

  •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曹操对贤才渴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和荀子都关注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更加强调学习的作用。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通过两个场景来刻画周瑜的形象:先写“________________”,以美女烘托英雄;再写“__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反衬周瑜的谈笑自若。

    (3)荀子在《劝学》中以登高而招等为喻说明“________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广泛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______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疏于寻师求教,根源在于其对地位的敏感,他们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就束手束脚,不复师道。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徐志摩的诗《沙扬娜拉》,回答问题。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对这首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短诗表现了诗人和日本女郎依依惜别的深情,塑造了一位性情温柔的日本女郎的艺术形象。

    B. “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将两个意象妥帖地重叠在一起,人耶?花耶?抑或花亦人,人亦花?我们已分辨不清了,但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肺腑。

    C. “蜜甜的忧愁”是全诗的诗眼,是指诗人与女郎之间过去交往中的恩恩怨怨。

    D. 这首诗十分微妙而逼真地勾勒出送别者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短短五句,既有语言又有动作,更有缠绵的情意,真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功力。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彤管有炜,说怿女美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 B.②⑥ C.③⑧ D.④⑦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

    C.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言:自言自语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咎言:不吉利的话

    3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诗经》中大多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女主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则以“戒鸠无食桑葚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士耽也”

    D.《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古代未成年女子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特指少女时代。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国家高度繁荣的文化、高度自觉的精神;有人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也有人说,“文明”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健康的思想、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语言。《周易·贲卦》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你是怎样看待“文明”的?请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叙事,表达出你对“文明”的理解和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